肩负着采访报道任务和“游玩任务”,我和老妹用了两天时间逛了22个场馆。我在上海只待五天,老妹只有周五周六周日有空,于是,我们选择五月下旬人不算太多、天气不算太热的周五和周日前去世博园。从九点开园一直逛到晚上九点半离开,一天走十多个小时,确实很考验身体素质。两天转了22个馆,想看的基本上都进去看了,不太感兴趣的也走马观花地“望”了一下,算是够本了。
第一天行程 9点至21点30分
七点出发,地铁四号线换七号线,从长清路入口进
所参观的场馆:瑞典、芬兰、西班牙、比利时欧盟、希腊、冰岛、乌克兰、丹麦、美国、加拿大、荷兰
21点半从后滩离园搭乘世博专线至八号线地铁口,再换四号线回家
第二天行程 9点至21点30分
七点出发,四号线换七号线在高科新路5-1号口进入
所参观场馆:沙特阿拉伯、韩国、越南、老挝、缅甸、文莱、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英国、非洲联合(乍得、塞舌尔、莫桑比克、刚果等)。
21点半搭乘世博越江线至浦西,再换四号线回家
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确定要去世博了,首先要大体了解一下世博的情况,扫扫盲,对各个场馆的分布、园区地图、交通路线等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最好提前去网点买好门票,像交通银行、邮局、电信什么的一般都有门票出售。否则等到了上海再买,人生地不熟到处找网点浪费体力,说不定还得排队。顺便说一下,我在检票口除了看到一堆一堆等候排队入园的人,没看到售门票的窗口,打算到世博园门口买票的朋友要注意,还是提前买好,到园门口“专心致志”排队、争取尽快入园为好。再次,去上海的车票也要提前订好,想想就知道现在上海世博在如火如荼,车票不会那么闲,准备去的朋友要早做安排。最后,约上同伴。在世博园待十多个小时,没有同伴一是会很闷很累,二是也没人给你拍“到此一游”照。
确定重点参观区域
世博园里两百多个场馆在宝贵的时间内不可能都看完,也没有必要都进去参观,一是不可能你对所有场馆都很感兴趣。二是根本达不到“不出国门、看遍世界”的美好愿望,想到一个国家还是自己亲自“实地考察”,指望着通过看个展览就去那个国家了,不太现实。三是,场馆很多都是大同小异,完全可以在网上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参观”。
我和老妹都对外国馆比较感兴趣,主要行程放在了浦东。第一天,因为我要采访瑞典馆、芬兰馆和西班牙馆,所以参照地图,我们选择从7号口(长清路)进入,这个口距离C区的这三个场馆最近。检票入园后就直奔这三个馆了,由于认识几个瑞典朋友,我们不用排队就进入了瑞典馆,还顺便去了下不对外开放的VIP区域。完成工作后,主要尽可能多地把C区想看的馆看遍。热门场馆的参观策略是“赶早或赶晚”,要不一大早刚开园就奔过去,要不就晚上六七点钟之后去,否则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因此,建议大家热门馆+排队少的馆+热门馆来安排一天的参观时间,尽可能有效利用时间。于是我们白天剩下时间主要去队伍不太长的场馆参观,如比利时欧盟、希腊、冰岛、乌克兰、丹麦等。晚上结束欧洲之行往美洲方向走,到比较热门的美国和加拿大,晚上的队伍人要少很多,一两个小时之内就可以进去。出来后,再往后滩出口的路上可以选择一些不需要排队、自己又有兴趣进去的场馆看一下,反正顺路,不看白不看嘛。
由于第一天主要在欧美区域,第二天我们的策略是去亚洲,之后从东向西横穿浦东园区,再把一些第一天没来得及看的“重点场馆”(如德国、法国、英国等)看一下。
中国馆到底要不要去?我们是没去,原因有:一是中国馆只有用预约券才能进入,而预约券每天只限量发售,除非你打算凌晨四五点钟就赶到世博园排到入园队伍最前方,否则是没太有机会拿到的,基本上排到你的时候早已发放完毕。二是中国馆是永久保存的,世博后有的是机会看,何必急于一时。三是中国馆是最热门场馆之一,也是媒体报道重点,网上相关馆内视频多的是,在网上看看和实际进去看差不了多少。四是在中国待了几十年了,对没去过的国家兴趣更大一些。
亚洲区除了中国馆外,最热门的就是沙特阿拉伯,人们都想看看这个花了15个亿建成的场馆能“花哨”成什么样,所以其队伍和等候时间也是最长的,队伍蜿蜿蜒蜒,连排队的入口都很难找到。因此要去还是得赶早,不仅如此,还得找好最近路线,进园后直奔过去才能确保排在队伍较前端,节省等候时间。去沙特馆最近的入口是五号口第一预检口,最好五六点钟就赶去。但其实我们那天起得有些晚,九点多入了园,早已有不少人往沙特方向奔了,我们能在两小时内进去沙特馆是因为采取了点“技巧”。当时正好有一段排队护栏坏了,完全靠几个工作人员手拉手维持秩序,许多人逮准机会就以此为插队的“突破口”,因此这个地方拥了一大堆人异常混乱,我们依靠“身材优势”趁乱挤了进去,以至于大大节省了排队时间,至此我们也悟出个道理:插队也是一种把握机会的能力,哈哈。
之后又去了韩国等一下亚洲场馆,日本馆由于要排六个小时的队我们果断放弃了,然后沿世博大道一路向西穿行,去了文莱、澳大利亚等地方,傍晚时分前往热门的德国、法国,去之前先买好了KFC,我们一边排德国馆的队,一边大快朵颐,引得周围人口水横流,边解决晚餐边排队,一是节省时间,二是令排队也变得“其乐无穷”。晚上人少很多,以至于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进入了法国和英国馆,之后在非洲联合馆外搭乘越江线到企业馆所在的浦西“走马观花”了一下离园回家。
(顺便说一下,有的场馆外墙是通透的,其实是可以不用排队从外边就可以一看究竟的。)
关于装备
要从早走到晚,心理上、身体上、物质上都要有所准备。不想累死的一定要穿平跟鞋,不要带水,世博园禁止携带液体进入,可以带个杯子进去后接水,也可以去买饮料或矿泉水。食物建议大家也不要带了,提着不轻,进去买就可以,虽然有些贵(肯德基和外面价格差不多,性价比高)。五月下旬的上海已经挺热了,气温一度飙至30度,穿短袖,戴太阳帽。
参观完后的经验大概就这些,准备去的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下。另外,提醒大家现在每日世博入园人数都在30多万,可谓人越来越多了,七八月份学生放假且天气炎热,打算出行的朋友要安排好时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