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桂林·长海散记

(2011-10-18 16:28:18)
标签:

桂林

长海

竹筏

泡凉

生死考验

分类: 野外生活

   我第一次到桂林是在六七年的五月二号。分队的同志们四月份就去了那里,我因故晚去了半个多月。

   桂林的任务在六六年下半年就接到了,由于桃花江上的桥还没竣工,大设备进不了现场,所以拖后了。那会儿我们还在贵州,知道桂林有任务大家伙都非常激动。队上有一本全国地图,那段时间的工余大伙就抢着看地图,看地图上关于桂林的简介。‘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些词太迷人了!大伙都盼着早日到桂林去。这一等就等了半年多。

   火车到达桂林站大约在凌晨四点多,天还没亮。车站的候车室没多少人,我就呆在候车室等待天明。五点来钟天亮了,一打听到芦笛岩方向的公交要到七点半才有。还得两个多小时,太难熬了!好在我带的东西不多,我决定走着去。边走边问,问桃花江,问芦笛岩。早晨的空气清新湿润凉爽宜人。我一路走一路看风景,这桂林的山还真的同别的地不同,好看!走到桃花江边,沿江一路北行。桃花江名字很美的一条小河,江面宽阔处也不过六、七十米,河水清澈。我找江面上的桥,可这桃花江上不止一座桥,哪座是到工地的桥?(那时候还不知道工地在长海)忽然想起,那桥应该竣工不久,桥上大多刻有建桥日期。继续顺江北去果然发现了一座新桥,一打听过了桥再上了坡,右手边的半山腰上就是芦笛岩。目的地快到了,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经过芦笛岩继续向西南方行约一里路,来到一个岔路口。正犹豫往哪儿走,抬眼四下望去,竟惊喜的发现了我们的钻机!

   第一次单独出远门,还算是顺顺当当。到了驻地支床铺、挂蚊帐铺凉席,就这么简单。到了桂林,三样东西不可少:蚊帐、凉席、铁皮桶。房子的前面三十多米处就是一片海子,这就是长海。长海东西宽约一里,南北长约五里,故名‘长海’,名副其实。长海的水质还比较清,水也不太深,平均深度不到两米,但多数都没过人的头顶。长海在现在恐怕也是个比较热闹的地方了,不过那时候还是比较冷清的地方。海子里有两只竹筏,不知是属于谁的,多数时候没人使用,我们就成了它的主人。桂林山多水多,我更喜欢桂林的水。在长海有两处好玩水的地方,一处是桃花江,另一处便是海子。没事的时候就撑上竹筏在海子里玩,一玩就是几个小时。玩的时候带上一个自己钉的小板凳,搁在垡子上当枕头。人就往竹筏上面那么一躺,拿条毛巾打湿了水,往头上脸上那么一搭,任凭竹筏在水面上漂。长海的水其实很静,看不到也感觉不到水的流动。那时候也没去考察过长海的水由哪里来又流到哪里去。所以只要没有风,那竹筏也就在原地呆着。太阳晒热了一翻身滚到海子里去凉快凉快。其实海子表面的那层水也被太阳晒热了,热乎乎的。要想凉快就得往下潜潜水或是游游泳,把水搅动搅动才成。

    除了在长海里撑竹筏,比较费力气的就是横渡长海了。为了显示耐力,游到对岸后不上岸接着就往回游,来回也就一公里的距离。为了安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两人以上结伴而游。也没有任何救生措施,互相壮胆而已。游泳救生那非得有好的水性,还得懂方法才行。一次我和小赵俩横渡长海,快到对岸的时候小赵喊道他没劲了,让我帮他。游泳的时候筋疲力尽没劲了是什么状态?我有过切身感受,那就是胳膊连抬一下的劲都没有,腿也蹬不动。小赵长的比我壮实,力气也大,我可没能力帮他。我对他说,你先别慌,我真的帮不了你,你先仰游,歇一下。仰游当然省力多了,长海的水风平浪静,呼吸也很好控制。小赵按我说的做了,在水上漂了一阵,终于缓过劲来游到了对岸。其实我也想了,如果小赵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怎么办?真能见死不救吗?当然不能!救生的方法看过一些书,知道,但是没有实践过。比如要从后方接近被救目标,甚至接近目标后猛击对方太阳穴将其打昏,或是等待对方拼死挣扎筋疲力尽后再行施救。万一被对方抱住又如何解脱等等,这些就像放电影一样在脑袋里过了一遍。好在最终化险为夷,一切都没发生,不然对于我还是小赵都是一场生死考验。

    长海的水不是太深,靠岸边的水更浅一些,齐胸深吧。队里其实有一半的人不会水,他们大都在边上泡泡凉。有的呢会点狗刨式,看别人游的时候心里痒痒,耐不住的时候就‘噗通、噗通’地来几下。然后呢停下来,水没过脖子脚却够不着底,心里一下子就毛了,有惊无险的事也不少。

    到了傍晚的时候,来海子里泡凉游泳的人就多了起来。有一位老同志,是桂电学校的校长,水性特好。每次来老先生都不太游,只是在水上漂着,一动也不动,想漂多久就能漂多久。我们这些年轻人很好奇,心想他的手和脚一定在水下划拉着。我们就游到他跟前去,摸摸他的手和脚,人家的手脚就是没动!每到这时老爷子干脆双手抱头,把一双脚也抬出水面,照样漂好久。这功夫我们愣是不会,虚心求教人家也不教。不过我倒注意到了一点,这是一个胖老头,兴许人家浮力大的缘故?!

    (待后续)

 

下面是电子地图的截图:我当年走过的桥叫‘飞鹰桥’

 

http://s9/middle/4b76573fgbc9e690eea0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