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日子没有出去买馍馍了,今早去买馍才知道馍馍涨价了。之前是一块钱4个的馍,现在只能买3个了。也怪我这人迟钝,有什么好奇怪的?难道面粉涨了还不知道么!买完馍往回走的路上,心中开始盘算,3个馍,4个馍,这不就差了25%吗?我要还买4个馍得拿多钱?不得一块三毛三吗,得多掏33.3%。到底是涨了多少?纠结呀,这么点小账都拎不清!杯具呀,退休金涨了10%,那馍馍咋就涨了……,想得脑袋疼!不想了,算QIU!说不想吧,那‘一块钱’总在脑袋里挥之不去……
小的时候,那是还在四川老家的时候,一块钱叫‘一万块钱’。一万块钱是一百个‘一百块钱’。一百块钱能干什么?出了家的院门是一条小巷_,傍晚的时候常有一个挑担的小贩沿街叫卖‘牛肉bē!',就是一种切成薄片的麻辣牛肉,一百块钱可以买小小的一碟,小孩们爱买,吃得安逸哟!要是肯花五百块钱或一千块钱,就可以找家馆子饱餐一顿了!我母亲爱做水煮白肉片,一顿饭买两千快钱的肉回来,足够俺和娘吃的啦。一个月要是肯花一万块钱的话,每个礼拜都能打牙祭喽!俺家那房子,临街的两间木结构瓦房花了四十个‘一万块钱’买来的,可惜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父亲1000块钱给卖了!父亲拿着那一千块钱回到西安之后就有人找上门来说:西门外的3间房只要300块;东门里一院房只要800块钱。父亲听了后有些动心,但最终还是没买:都有单位呢,迟早都会分到房子,还买房干什么?到父亲去世时那1000块买个墙角都不够!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一块钱能干什么已经记不大清楚了。那时候钱不值钱。记得有这么几句:七级工、八级工不抵老农一捆葱;高价点心高价糖,高价姑娘高价粮。好像一个馍馍要一块钱吧,一个二级工的工资也就能买42个馍馍,可怕不?!
我干学徒工的时候,每个月18个‘一块钱’。再到一级工、二级工、直到四级工,已经是十六、七年工龄的老职工了,一个月能拿56个一块。这期间‘一块钱’能干啥?猪肉、鸡蛋、卫生油、白糖,都是零点八块一斤,面粉零点一六块一斤。一块钱可以买25个馍,相当于现在的50个馍。什么青菜萝卜大白菜西红柿之类的蔬菜就3、5分钱一斤,贵的时候也就毛把钱。西安人爱吃的羊肉泡馍也就3毛钱一碗,再加几个坨坨馍,不过五毛来钱咥个美!
八十年代初我到成都去学习,礼拜天去逛大街下小馆子,只花一块钱绝对吃饱吃好。一块钱吃什么?一份炒猪肝或炒腰花,或回锅肉,一碗豆花,一碟调料,一碗菜汤,米饭尽饱。这年的冬天,我们同学十人上峨眉山玩。下得山来饥肠辘辘,走到一个部队招待所吃饭。大伙的意思聚餐,我提议每人出2块钱,多数意见是一块钱,并推举我去办。我捏着10块钱走到服务台去,心想在旅游点10块钱能吃什么?于是我说:我们有十个人,就这10块钱,您看着给弄点什么吧!不大一会饭菜就上来了。嘿嘿,居然是六菜一汤,一大盆米饭!菜是五荤一素,肉菜还都是瘦肉且以肉为主,还都是大盘,鸡蛋柿子汤还上了双份。服务员还交代说,饭不够再打!就这样,一人一块钱个个吃得肚儿圆,精气神十足地继续向山下走去。
…… ……
就这么手里提着馍馍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到家了。到了家还要打拌汤呢,顾不得再想了。打拌汤么,两人的量,简单。一两面粉,少许的水,点点滴滴地加进去,搓揉成絮状;两碗水烧开,下面絮,滚两滚,再打进去两蛋花,得了!多少钱?让我算一算:一两面粉2毛
两只鸡蛋1块 2个馍馍6毛7
呵呵,不还得烧气嘛,毛算2块钱吧。这不,早餐平均每人一块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