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数学如何进行作业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009-04-09 14:28:23)
标签:

札记

分类: 教学札记

一年级数学如何进行作业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深入,“差异”已成为教学中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新课标提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师更关注“学生”,注重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并在不同层次上体验成功的快乐。真正实现“人人有才,人人成材”的教育理想。

曾几何时,做作业成了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程序。于是,我们的学生,变成了作业的奴隶。他们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家长回家后第一件就是问孩子:“作业做好了吗?”每天早上一来到学校,首先就是拿出作业给老师检查,如果做了,一切则无事,反之就要遭到责备。久而久之,作业也成了学生的一个包袱;成了一个枯燥而又不得不投入的活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受到压抑,他们为了完成任务,书写没有格式,计算没有用心,作业没有认真。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看待作业,设计作业,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让学生快乐地做数学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结合自己教学一年级时的一些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一年级的数学作业设计的尝试和体会。

一、运用“说一说”,超越书面作业

心理学强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有序调控教学的方法。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小,但已具备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加之一年级学生的手指发育还不成熟,所以强迫学生多写作业是非常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可一年级学生又是非常渴望与人交流的,为了让学生拥有轻松、愉快的心情,我使给学生布置一道“说”的家庭作业。即把当天学到的知识和数学课上有趣的事说给家长听。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新知,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二、立足“玩一玩”,进行有效练习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为了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我把一些作业设计成“玩”。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感受学和玩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如 “分类”的作业是回家帮家中的房间内的东西进行分类,看谁分得清楚、合理。再如:学生掌握了“0——10”以内的加、减法后的作业是回家和家长拿一定量的扑克牌,一人出一张扑克,利用扑克上的数进行加减法的运算,算对了,家长手中的的扑克就归孩子,算错了就要找出错因,直到家长手中的扑克牌被孩子赢光了为止,学生在玩中提高口算能力,掌握方法。

三、体现“用一用”,设计实践作业

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也是我们经常谈及的问题。然而,学习和体验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联系生活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这并不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数学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数学真正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从而体验数学的意义与价值。为了提高学生“用”的能力,在学完1——10的数后,设计了以下练习,如写一写你知道的一个电话号码,你知道的一辆车的车牌号码。你几岁了,用学过的数写一句话,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中的数和同学、家长、老师进行交流。通过以上练习,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多变的作业形式也使学生思路更加开阔。我发现学生在写数字的时候都能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有兴趣,也有信心把数字写好。

四、围绕“编一编”,进行自我编题。

在学习了“0——10”以内的加、减法后,我让学生每人制作一套“0——10”的数字卡片,运用数字卡片编加、减法的计算题。这样,学生也就兴趣盎然地自编自解了。

在学习了简单的一步应用题之后,让学生编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然后解答出来,学生积极性很高,很好的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这样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提高学习兴趣。

针对易错的题,我经常让学生编题练习,加强理解,切实把知识牢固掌握,为学习后面的知识奠定好基础,扎稳根基。

从以上作业中都能充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认为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学习上才会应用自如。一年级的学生思维层次比较浅,随着知识量的增加,学生的思维上升到一定的层次,才很容易分层。现在,一年级所有的学生关键是把双基掌握好,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在进行分层比较好。但是对于极少数后进生,就要比其他同学慢几拍,这时就需要针对每个人的情况,对他们进行分层作业,弄清楚每个人哪部分知识脱节啦,赶快补上。针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进行分层,对于后进生达到基本要求就可以啦,对于其他同学可以分层适当拔高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在练习册中,练习题也分层次,思考题可以让优生去做,后进生做一些基本题,但是这些思考题上课抽时间也要讲一讲,这样可以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另外还可以学习一些数学方法,使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进步与发展。

新课改走到今天,课堂教学有了很大改观,作业不应该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作业的形式是多样的,如文字符号、图画、调查等,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动手能力等融入作业中,从而有利于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到“每一次作业的过程都是一次思维的过程。”努力让作业丰富起来,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做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