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石铁书画大家谈

标签:
书法讲座石家庄铁路文化 |
分类: 心阅 |
时间:2014年7月18日
(补记:这是三年前的听课笔记了,再度翻看依然有新的收获,听讲座就是有这样的好处,也许只是讲座者不经意的某句话就点燃了你,或者在听者的心田撒下了一
粒种子,你或许并未察觉,可是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萌发……每次整理笔记都有这样的感受,仿佛得到了意外的收获,譬如在收割后的田地里又额外捡到了遗落的麦穗、花生什么的,有赚到了的喜悦。
)(括号内文字为个人听课感悟)
1.“书法人”应该是“文化人”;书法“字内功”和“字外功”的关系?
(对于书法,本人算是99.999%的外行,基本属于千足纯金
。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书画的喜爱和欣赏,每遇有大家作品展览或者心怡的讲座,我都会去听去看,并且不是什么附庸风雅,只是喜欢,而已。这一次的主讲人李象岳先生,既是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又是个人文化修养颇高的学者,代表了我们石家庄铁路行业的人文水准。非常敬佩老领导的为人,欣赏他温文而雅不疾不徐的风采,应该也算是我心向往之的方向。)
2.什么是“字外功”?
陆游“功夫在诗外”,“书法”不等于“写字”。
(1)“字内功”:写字本身的技能;
(2)“字外功”:书写以外,又和写字密不可分的(内容,部分);书史-文字史-文化史;
传统文化:国学(古典文学、古文诗词),“古文,古诗,古画;
石庐:“画国画可以不学素描,但不能不学书法”;
民乐、武术(特别是太极);
共通之处:讲节奏、韵律、阴阳、形神。(总结得真好!虽然不懂专业,但是感觉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味儿”,节奏、韵律、阴阳、形神,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古典美。)
(3)书法人本身的修养、人品、性情。
“字如其人”(非常认可这个观点!前些天保定一发小微信聊天时让我发近期写的字看看,说是翻出了1992年我寄给她的生日卡,想要看看我的字变化成啥样了?惊出了一身冷汗啊!现在的字都这样,25年前得啥样啊?我自己知道 。虽然有心理准备,待她发将过来还是吓了一跳
……发小评价我如今的字比当年有进步,我知道,也就是在自己的路上往前走了走,还不一定是直路。但是字确实是如其人的,当然不是字写得好就是好人,否则我等就是关监狱了
。字的笔画、结构、包括书写习惯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表达着一个人或许都不自知的内心深处。我有时会看着自己的字想自认是个挺温和的人啊,怎么字却这样伸胳膊蹬腿的啊?或许,无声的字出卖了我。
)
写字是人心灵的表达。(说的太对了!貌似是对我上面疑惑的解答
。)
柳功权“心正则笔正”,历代注重书法家的“人品”。
2.“字外功”与“字内功”的关系。
(1)“字内功”需要“字外功”的滋养;
(2)字内功夫字外得( 李象岳);
(3)“字内功”是技术性,“字外功”是艺术性;
(4)写意,写神,写形;
“中国画,一看性情,二看 笔墨”;
书法的“到位”和“味道”
(5)书法最忌“俗”:
“俗气”:
“习气”:习惯动作;
“匠气”:缺乏个性、味道;
原因: 临帖不够,字外功不够;
“写字不是练出来的,是悟出来的”。
3.如何提高“字外功”?
(1)以享受书法的 心态学习书法;
(2)以平静的心态,书法是“修为”自己的手段;
(3)多涉猎传统文化,特别是 古诗文(唐诗,宋词,毛诗,古文观止);
苏东坡“腹有诗书气自华”。
4.对书法爱好者的要求
(1)知道写的是什么;
(2)背诵古诗文;
(3)能够自做诗词;
(4)把字外功与字内功结合起来。
5.临帖
传统笔墨+个人性情+时代风貌(虽然不懂,但是说得真好!
赞了个!)
总结:(书法)门槛低,成就难。“眼中字,心中字,手中字”。
地点:石家庄铁路文化宫
主讲:李象岳
讲座主题:书法爱好者的传统文化修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