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唱团不错

(2010-10-10 01:58:14)
标签:

韩寒

独唱团

文化

分类: 心说

    QQ挂上“独唱团不错”已经半月有余,看完韩寒编的这本杂志也挺想说两句,杂七杂八中间还夹着七天长假,一直拖到现在,竟还想说,那就说两句。《独唱团》(第一辑)是在北京西客站候车大厅买的,初看那个牛皮纸样的封面还以为是假货呢。早就听说过这个名字,韩寒在博客里屡次提到过,以为是那种新锐时尚杂志,顶多因为有韩寒也许装模作样的深沉或者尖锐一把,因为有他所以多了一份关注和期待。翻看后果然不同。

    韩同学真是太实在了,把杂志的字号弄得那么小,估计得小五号吧?密密麻麻挤挤挨挨,看着费劲不说,这要是把字号再弄大一号,得够出两期的了吧?独唱团不错

    首先蛮喜欢韩主编的卷首语,关于小诗、小吉他、小花的调侃,其实我看到了他对理想的执著和追求,只是他不愿意用传统的方式去表达。80后也近三张了吧?其实他们的青春也快要成晚霞中的红蜻蜓了,他们的感慨我们也刚刚有过,就象我们的昨天。

    其实这也是我翻看《独唱团》后最大的感受:这是80后的的创作和感受,与我们这些70后的感受方式和表达方式很不同,但我看得懂,能感受他们的感受。其实所有的青春都是相似的,既有青春的冲动和喜悦,也都会经历那些成长的烦恼。当然不同的年代会有不同的环境和背景,青春的滋味其实是差不太多的,人类的情感是有普世价值的,真诚的情感都会有共鸣。

    《独唱团》其实应该算做一本纯文学刊物,没有那些浅薄的时尚无聊的有趣,对韩总编顿生敬意:胆子不小,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敢如此坚守。独唱团不错也许这就是“文学青年”的可爱之处吧。想想80后挺可怜的,特别是这些“文学青年”们,在这样物欲横流的时代文学即便没死也已经成为植物人了,所有的坚守都或多或少有点可笑。也就是在十几年前吧,我们青春年少的时候,八九十年代的阶段,那时真是“文学青年”的好时光啊!那时候“我们如果能写点小诗,弹点小吉他,摘些小花,女生们都被迷倒了”可是现在呢?她们都宁愿坐在宝马里哭。韩寒说的真好,“无论多少的现实,多少的打击,多少的嘲讽,多少的鸽子都改变不了。我们总是要怀有理想的。”在他貌似坚硬的外表下,我感受到了他其实很忧伤的心,还有执著的坚守。令我心生敬意。

     点评一下第一辑中印象深刻的文章吧:

    《好疼的金圣叹》很有点穿越的味道,在犀利和调侃的表面下其实也是一颗柔软的心,跟韩主编的路子很像,其实大部分文章都和他的风格很像,不知是对路还是刻意模仿?

    《所有人问所有人》,不错的创意,坊间百态,一会天上一会地下,接地气,让你能感受到真实的生活气息。

    《你们去卅城》不太象80后的语调,多少象我们这些奔四的姿态,真实得让人冒冷汗。

    《幸福村》有点象夕阳文学了,跟整个杂志的风格不是太搭,不知道为什么会入选。

    《合唱》,典型的80后生活白描,不是太懂他想说的是什么,也许这就是代沟?

    《这个夏天你去不了》,虽然有点做作,但故事讲得还不错,拍个电影也许行。

    《耐克来兮》没看懂,也没继续看下去的欲望,但人家还“未完待续”……

    《一如玫红色的蔷薇之于夏日》,无法忍受的琼瑶腔,建议不要“待续”了。

    《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是韩主编的新作,虽然只是第一期连载,还是令人期待,但据说不会在下一期出现了,改出单行本了,我倒还没有单买的想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打靶归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