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这是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他说的这个时期是18世纪的法国和英国,虽然是三百年前的事,但与我们的今天是何其相似啊!我不知道这样的判断是否适合任何一个年代,在不同的人眼中,以不同的角度来看,也许就是这样的充满矛盾,就是这样怪异,就是这样荒诞吧?但是我们的现在不就是这样吗?面对40天内发生的5起校园惨案,我迷惑至极,我们的时代究竟算是个什么时代?我从没有象现在这样怀疑,并且没有答案。
早晨送孩子上学时看到学校门口站着的警察、保安,我不知该喜还是该忧,不知道我的孩子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杀童”,这个血淋淋的字眼深深的刺痛了人心,刺痛了这个时代,也许正是这个时代黑色的注解。如此极端的事件,如此频繁的发生,它就不再是孤立的一个存在,它代表了什么和反映着什么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说实话,我从没象现在这样迷惑过,我总是很乐观的向前看;我也从没象现在这样充满无力感,甚至是忧伤的,是悲哀的。是因为无休止的“杀童”,又不仅仅是,我陷入前所未有的深度迷惑。如果说南平最初的“杀童”是偶发事件,无论凶手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和目的,精神有没有问题,我们在痛后扎紧校园安全的篱笆也算是一种补救的方式。可是之后一连串的事件呢?象是在复制南平,又象是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令人揪心,令人痛心,令人迷惑。每一个惨案的背后一定都有一个悲伤的故事,原因和内容可能各有不同,但是只能选择这样的方式吗?一个个弱小的孩子难道一定要成为你达到目的祭品吗?!这样的惨无人道在人类历史上也应该算是黑暗的一页吧?不管因为什么,不管想要什么,这样的行为都是不可原谅的!“杀童”是社会之痛,是时代之痛,痛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无一能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