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环球文章精粹 |
《环球》杂志驻布加勒斯特记者/林惠芬
孤独的一代
仅在人口2200多万的罗马尼亚,至少有十分之一的人在国外打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调查报告中称,罗马尼亚有超过35万孩子的父亲或母亲在国外打工,其中双亲都在国外打工的近13万,这些留守儿童被称作“孤独的一代”。而位于该国东部的瓦斯卢伊县是外出打工比例最高的县份之一。
8岁的贝利冈是瓦斯卢伊县府一所艺术学校二年级的学生。他哪里知道这么小就成为“孤独一代”中的一员。贝利冈最近写诗表达他对远在西班牙打工母亲的思念:“带着对你的思念进入梦乡,醒来却看到空空的家。妈妈,妈妈,赶快回家,全家团聚才是美好生活”。
瓦斯卢伊学校的一名教师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些孩子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对上学不感兴趣、经常忧郁、自我封闭、缺乏自信,特别是他们对价值观的认识有所改变,认为一切都可以靠钱买到,此外他们对家庭的理解也出现偏差。”许多夫妻因为长期两地分居最后家庭破裂,导致这些孩子性格更为孤僻。据报道,近年来留守孩子接受心理治疗的人数不断增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中还显示,父母外出打工的中学生通常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出问题,他们中抽烟、酗酒的比例也高于其他孩子。双亲都出国打工的孩子中,有16%的人至少曾与警察打过一次交道,而这个比例在其他孩子中只有10%。
“我因为偷手机被判一年零6个月监禁。5年前,妈妈去意大利打工……”科斯泰尔是罗马尼亚35万留守孩子中一个。“我弟弟在另外一个城市上学,我因为跟父亲没法沟通而离家出走。自那时起,我自己做饭子洗衣服。没有人跟我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自己想干啥就干啥。后来我跟几个哥儿们一起去偷手机……如果妈妈在的话,我肯定不会这样,”科斯泰尔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恼。
18岁的菲利普也是留守一族,今年本该高中毕业的他却还在上十一年级(相当于高二),不久前他又被学校处以留10级的处罚。
自从母亲到国外工作后,菲利普行为乖戾,成绩自由式下滑,最后只好留级。经常酗酒、打架,甚至上课吸烟的菲利普在学校是个出了名的问题学生。今年2月中旬,菲利普又在课堂上当着老师的面抽烟。34岁的女老师米哈埃拉随即加以制止。走进菲利普时,米哈埃拉发现他酒气熏天,便叫他离开课堂。就在菲利普站起身准备离开教室的时候,突然对老师拳脚相加。米哈埃拉被送进医院。学校对菲利普的留10级的处罚是该校有史以来最严厉的。
社会学家亚历山大·托赫认为,如果父母中有一个出去打工,孩子与留守的家长关系会出现紧张,此外,双亲都出去打工的孩子其忧郁症状更为严重。
畸形的“寄钱”文化
2007年10月,阿尔杰什县12岁的安德烈自缢身亡。安德烈是一个内向的孩子,他没有特别的嗜好,也不像其他男孩那样酷爱足球。他的玩伴是一群鸽子和一只小狗。安德烈有一个16岁的姐姐和一个同母异父的哥哥。姐姐一直在学校住宿。妈妈上次去意大利打工前,让住在数公里之外的外婆照顾他们哥儿俩。外婆一个礼拜过来一次,给他们做饭洗衣服。安德烈因为想妈妈而经常发呆。
终于熬到妈妈回来了。不料暑假刚结束,安德烈的妈妈说为了补贴家用,她还得去意大利打工,并且时间可能会更长。妈妈跟他商量,要么像上次一样呆在家里,继续由外婆照顾,要么跟父亲一起住。为了说服儿子,母亲说:“如果你同意我去意大利,我给你买更多的鸽子。”“我不要鸽子!”安德烈回答。
礼拜天,妈妈对安德烈说:“嗨,我们去集市买鸽子吧!”安德烈明白,母亲是决意要去意大利了。安德烈没有跟妈妈去买心爱的鸽子,而是拿着妈妈列的单子到村里食品店里买回鸡腿、饮料、糕点,随后他悄悄去村里的小河边……下午1点,邻居在河边一颗树上发现他的尸体。
社会学家认为,由于缺少生活和精神上的关爱,缺少父母管教,孩子们的行为极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许多父母声称是为了孩子出去打工的,可是有的家长在国外几年,期间只回来过一次。好多家长以为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孩子留级了,寄钱;孩子闯祸了,寄钱;如果与收养人发生矛盾,还是寄钱。在他们眼里,不管家里发生了什么,寄钱是最好的办法,钱是他们关心孩子的手段。然而,他们却不知孩子最需要的不仅是钱和名牌衣服,孩子们更需要沟通和关心。
罗马尼亚盖洛普调查机构曾对800个父母在国外打工的孩子做调查,其中90%的孩子称他们拥有手机;而在800个父母在家的孩子中,只有75%的孩子拥有手机。此外,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其电脑、游戏软件、自行车、MP3和新款手机的拥有率明显高于父母在国内工作的孩子。尽管如此,很多孩子还是认为他们的父母并不爱他们,甚至认为父母抛弃了他们。
除了让老人、亲戚朋友抚养外,许多出国打工者还让家里的老大照顾弟弟妹妹。来自东部雅西县的鲁奇卡,尽管只有12岁,却已经扮演母亲的角色。因为妈妈出国打工,她不得不照顾两个弟弟和疾病缠身的外婆。鲁奇卡学习非常优秀,但沉重的家务迫使她放弃学业。令人不解的是,她的母亲很少跟她通话并过问家里的事情。鲁奇卡说,尽管家里不需要母亲的帮助,她完全能独立应付所有的家务,但她还是经常感到需要跟人说说心里话。
拯救留守儿童是新学科
最近几年,留守孩子因为孤独而自杀的悲剧时常见诸报端。安德烈的自杀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有专家为此提议设立一个“放学后”的计划,让孩子放学回来后可以通过踢足球、做作业、玩游戏等方式来忘记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孤独。
罗马尼亚一些欧洲议员表示,留守孩子引发的社会问题在包括罗马尼亚的东欧都十分突出,为此他们呼吁欧盟在解决少年心理问题、阻止儿童辍学、打击贩卖儿童和非法雇佣童工等方面制定一些相关计划。
据报道,罗马尼亚目前正在讨论出台关于儿童抚养的法案。根据这一法案,今后父母出去打工必须将孩子委托收养进行公证并提前通报当地政府;收养人需拥有足够的收入来源并需通过心理测试等,否则将被处以最多1万列伊(约2400欧元)的罚款。
心理学家克特利娜表示,正确对待留守孩子是一门细腻的新型学科,必须深入研究。父母的爱是不能用金钱和任何物品来替代的,挽救和弥补对孩子的爱,最好的办法是回到孩子身边。专家还呼吁在学校增设心理医生岗位。据报道,罗马尼亚中小城市以及农村地区85%的学校没有心理医生。
罗马尼亚儿童保护组织负责人马列埃拉·内亚古表示,对于孤独的留守孩子,除了当地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外,学校、社会救助机构以及其他民间组织等也应该为留守孩子提供更多的关注。
由于许多孩子由爷爷奶奶抚养,罗马尼亚一些城市专门为老人开设电脑和上网扫盲班,帮助老人和孩子与远在他乡的子女沟通。现在,不少过去从未摸过键盘的老人,现在已经会上网并使用视频通话了。
欢迎评论,将择优刊登在杂志上,一经选用,将会在您的评论后给予通知。
《环球》杂志——中国国际报道第一刊,每月1日、16日出版
环球杂志2009年第16期稿件,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