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5/mw690/001nFSukgy6JxWve42Obe&690
例一:
发了薪水,小王开心地逛了一天的街,买了一大堆的衣饰,食物。当她兴冲冲地拿着大包小包进入家门,迎接她的却是LG埋怨的脸:“那么多的衣服,还买,你也太会花钱了。”小王一听就火了:“我花的都是自己的钱,不行啊。”于是,争吵开始,都认为对方无理。
例二:
小李的老公常年出差在外,大小事都是小李一人处理。家务到也没什么,可是读中学的儿子却让小李头痛不已:成绩不好,迷恋网游。小李在管理儿子一事本就一筹莫展,好不容易等到老公回家,迎来的也往往是老公的责备:“我在外忙着赚钱,你到好,儿子都管不好。”“儿子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你也应该多关心,儿子变成这样,你也要负责任。”夫妻大战开始。
以上的例子,大家一定不陌生。我经常听到女性朋友抱怨,自己的老公是如何的不会讲话,每天除了埋怨,还是埋怨,从来不会想到包容,夸奖自己。碰到问题,也只是埋怨自己,从来不会替安慰自己,更不会给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抱怨一番后,就会提出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能把他们的脾气搞好吗?”以柔克刚因此而横空出世。
以柔克刚的心理学原理:
投射性认同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概念,是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的行为模式。它源于一个人的内部关系模式(即当事人早年与重要抚养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的内化成为自体的一部分),并将之置于现实的人际关系的领域中。在家庭中最常见的就是权力性投射认同:丈夫总是显示出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对,妻子总是错的,不那么好的。夫妻就自然分成了两派,一派正义,一派错误。当妻子感受被划到了错误的阵营,自然怒火中烧,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争个不休。
幸好,投射性认同有好多类,既然可以把对方推到敌人的阵营,自然也可以把对方从敌对的阵营拖回到家人的阵营。我给取了个中国名字“以柔克刚”,再简单一点就是一个字“哄”。
以柔克刚的实际运用:
我们设想一下,当小王听到LG的埋怨:“那么多的衣服,还买,你也太会花钱了。”换个回应方式:“我老公对我可好了,由着我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习惯了。呵呵。”LG还好意思再说下去吗?从某个角度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很有心理学的味道。
那小李面对老公的指责如何回应才能化戾气为祥和呢?承认自己的错误(的确她的教育有些小问题)并且虚心“请教”:“是啊,家里没个男人还真不行,你替我想想办法,怎么管儿子,我都没折了。”即给了老公面子,顺手也把老公牢牢地拉回家中。
注意事项
首先:一招只能用在夫妻关系并没有恶化到要离婚的地步。也就是说这一招可以改善夫妻关系,会锦上添花,但不能起死回生。试想,都恶化到要离婚的地步时,看到对方就气不打一处来,即使话说出来了,这口气,这情境也会特别扭。
其次:多练习,因为彼此的互动模式都已成自动化了,要用新的模式去置换,谈何容易。所以一开始改变不了,很正常,坚持到底才会胜利。
最后:端正心态,别认为哄对方就是自己错。婚姻的经营不容易,为了婚姻更灵活一点,是一件极其勇敢和智慧的事。更重要的就是:在“以柔克刚”的招式下,老公真的会变哦。
推荐阅读:公厕里的百态人生
你经历过哪种
慎入!非洲巫师的恐怖祭品
娱乐圈罕见情敌合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