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有资格亵渎中国海军的英魂吗?

(2006-12-01 21:28:01)
我们有资格亵渎中国海军的英魂吗?
    上面这本书的书名是《龙旗飘扬的舰队》,三联书店出版,作者是历史学家姜鸣。这本书的出版奠定了他研究近代中国海军的学术地位。尽管他今年1月在三联书店又出版了题为《天公不语对枯棋——晚清的政局和人物》的史学畅销书,但是对中国近代海军的研究仍是姜鸣先生最钟情的。当然,我要说的并不是他的学术水平,而他对近百年来的中国海军一种特殊的情感。我记得在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发生时,姜鸣当天就给我打了电话,问清楚情况之后,他很快就在《南方周末》的头版上发表一篇我认为当时最好的纪念文章——“十三亿人呼唤着一个名字——王伟”,随后他很快就前往海南陵水吊唁了王伟,接着又回到北京看望了王伟的妻子,并与几个朋友一起捐了2万元的款。四年后,当很多人都快淡忘了这件事情时,他又再次前往陵水,吊唁了他在《南方周末》的文章中称为“兄弟”的王伟。
我们有资格亵渎中国海军的英魂吗?
  姜鸣4年后前往陵水吊唁王伟时与王伟的战友合影
 
  我说这些主要是为了证明姜先生作为一个中国近代海军的研究者,对中国海军的一种特殊感情。昨天,我在《南方周末》再次看到了姜鸣先生的文章,这一次,是他就威海市的刘公岛建设规划对100多年前一代中国海军英魂亵渎所发出的呼唤。下面就是姜鸣先生昨天发表的文章:
 
   刘公岛:向左转?向右转?
 
   22年前,我大学毕业。利用暑假,我第一次来到山东威海,探访刘公岛的北洋海军遗址。当时刘公岛是个不对外开放的军事基地,我通过关系,联系上威海水警区。接待我的年轻军官安排了次日上岛的登陆艇。我还想去成山头看看日军当年的登陆滩头,他马上联络海军成山头观通站,却一直没有打通电话。于是两人坐下,一阵狂侃,讲的都是海疆、海权、海军。
  翌日,我登上魂牵梦萦的刘公岛。那会儿,北洋海军提督衙门被训练团当作教室使用,岛上也没有什么纪念设施,更没有如织的游人和小贩。我踏访一座座古老炮台,流连在一排排海军营房和铁码头之间,默默辨析着灰白而黯淡的历史陈迹。
我们有资格亵渎中国海军的英魂吗?
如今已经关闭的甲午海战馆
  
    组建北洋海军是清末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最重要成果。刘公岛作为北洋海军的主要基地被建设起来。岛上设有北洋海军提督衙门(海军公所)、军舰停泊的铁码头和6座大型防御炮台,还有水师学堂和众多生活设施。1895年2月17日,刘公岛的陷落,标志着大清王朝在甲午战争中完全失败。刘公岛见证着这段曲折屈辱的历史。
  1985年,海军将刘公岛交还地方,提督衙门旧址设立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这里成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甲午战争博物馆位于刘公岛旅游码头左侧,辕门前的旗杆上飘扬着黄色的龙旗,在摆渡的轮船上,隔着海很远就能看到它的建筑群落。为了扩大旅游资源,1990年代,又有人在码头右侧建造了一座“甲午海战馆”,里面陈设着模仿历史场景的塑像。这些年来,我经常登临这个小岛。多少次,记不清了。我目睹着威海市随着国家的开放逐渐走向繁荣,也目睹着岛上北洋海军遗址在文物工作者的努力下得到妥善的保护和恢复。刘公岛作为甲午战争历史纪念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渐渐成为旅游名胜。
  前些年,父亲随单位去刘公岛旅游,回来说,他们只去了甲午海战馆便下岛了。这在我听来,简直匪夷所思。我一直认为,去刘公岛不就是为了参观甲午战争博物馆吗?海军衙门、丁汝昌寓所、北洋海军将士题名墙、各种海岸炮台,都在博物馆门票的连线里。假如你时间富裕,顺便看看海战馆的塑像,只能算是补充节目。犹如参观西安兵马俑,周围有许多寄生的小展览,可看可不看,但岂有旅行社敢不带游客参观一号坑?通过这件事我才知道,绝大多数随团旅游的客人在刘公岛上的逗留时间甚为有限,踏上码头之后往左走还是往右走,其实只有一种安排。这个安排的秘密,是他报名的旅行社同哪家景点签了约。说得再透彻一点,是谁家给旅行社的门票回佣更高。
  去年,有关方面决定,作为系统开发刘公岛的一个步骤,收购海战馆,将北洋海军提督衙门里的甲午战争陈列内容全部搬入这个馆舍。这样,提督衙门可以完整恢复清代军事指挥机关的历史风貌。听到这个决定,我是高兴的。所以,母亲今年随单位游览刘公岛时,我对她说,这次你不至于重蹈覆辙了。
  没有料到,母亲依然败兴而归,没能走进海军提督衙门。上岛后,旅行社带他们右转更前行,参观刘公岛管委会开发的“刘公岛博览园”。她坚持要去看甲午战争博物馆,导游指着海战馆说:“你看不到了,这里已经关门了。”母亲说,我说的是博物馆,在码头的左面。导游说,那里就是几间旧房子,没有什么可看的。母亲是随着步履蹒跚的离休同事们一起旅游的,掰不过导游姑娘的歪理,只能远远望着提督衙门,再次与甲午战争博物馆,也就是与整个刘公岛上的真实的历史文物景点失之交臂。
  总投资1.26亿元凭空建造的刘公岛博览园,据说“展示了与刘公岛相关的三大主题文化———甲午文化、刘公文化、英租文化”。我孤陋寡闻,从前未曾听说过这种别致新颖的提法,但在甲午战争博物馆近旁的博览园内,再造一座甲午海战演示馆,显然就不属于“文化”,而属于对历史遗址的过度商业开发。博览园的讲解词中,浓墨重彩地编撰汉武帝、武则天和刘公岛的传奇故事,陈列着“刘公”、“刘婆”的塑像,恍如千年之前刘公岛已是海外仙山,游览胜地。这座AAAA级景区园内,还矗立着“定海神针”、“东海龙宫”,甚至造起一座外形酷似日本大阪古城堡的望海楼,以作为武则天曾在此处登楼观海的证据。夹杂在这片美仑美奂的新景色中,冷冰冰的铁码头、炮台、北洋海军提督衙门显得如此的陈旧、沉重和不解风情。
  由于我研究中国近代海军史,我对刘公岛有着特殊的感情,我十分感谢威海人民对于北洋海军遗址的保护。但是,对于重复开发、滥造景点的情形,我也忧心忡忡。起码,我的父母游览刘公岛,居然都无法进入甲午战争博物馆,就证明了刘公岛旅游所存在的漏洞,毫无疑问,他们遇到了不公正的误导和欺诈。同样,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旅行者,恐怕有一半人也有同样的遭遇。
  历史是激励每个民族前进的动力。刘公岛涉及到中国近代史上最沉痛的一页,也涉及到我们民族反思和民族复兴的核心价值观念,它属于全中国人民。100多年过去了,甲午战争已经远离我们,但它的失败和创痛依然值得后人记取。我一直不能忘怀1984年8月初的那个夏日黄昏,我第一次在威海东山眺望刘公岛的情景,刘公岛对我曾是那样的神秘。我当时没有想到,安排我上岛的年轻军官后来成了将军,但我一直记得与他讨论振兴国家海上力量的那些撩动人心的话题。我们当年曾经设想,把这个军事禁区开放为历史教育的场所,却没有料到,如今有人投资数亿,要往刘公岛修建一条长达4.2公里的跨海旅游缆车(称作世界第一条第五代“空中客车”),沿着缆车轨道,还要在威海湾中树立一座“世界上最高的海上观景台”。在威海湾建造索道和观景台是否影响环境和谐固然可以见仁见智,我不明白之处在于,这个项目,亟亟要将游客更多更快地运上刘公岛,是去缅怀昔日甲午战争遗迹?去看望刘公刘婆泥像?还是将这个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小岛变成一个娱乐消费的新乐园?我们的国家经济正在急速地发展,创收成了人们的直接动力,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地点搞开发,需要慎重再慎重。旅游业固然能够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沉甸甸的历史,毕竟不能变成婀娜多姿的摇钱树。
我们有资格亵渎中国海军的英魂吗?
博览园中新建的定海神针和望海楼
 
姜鸣先生的文章虽然温和,但是从中不看出这样的质疑:我们现在有资格这样亵渎中国海军的英魂吗?我们还有资格谴责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吗?就在姜鸣这篇文章发表不到24小时,日本众议院刚刚高票通过将防卫厅提升为防卫省的相关法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