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
(2009-02-16 09:13:2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历 |
又是一年春来早,没觉着什么,就到了09年的春节了。
这每年的一篇,原本以为今年是没得什么好写了,殊不知“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总是有新的事情在发生呢。
三十的晚上,同学聚会的召集人给我来短信,确认我是否参加初一中午惯例的聚会。我回复“当然,请告知具体时间地点”。回“明天上午通知你。”并言明“只是小范围的聚聚。”及至初一的早上11:00,仅是通知了地点,具体的房间名称犹是无有,还是那一句“你可先来餐馆,或等通知”。还是我妈大明白人“你们同学这是还没定上房间呢,要不,估计你们就得等翻台了。大年初一的饭不早定,人家可不早就没了房间呀。”没想到,老太太倒是对外边餐馆儿的事儿门儿清啊,看来,这天天的小广播不白听啊。
大年初一,家里来了亲戚,都是长辈,我得陪完了才能走呀。等我到了,已是13:00多,离我家很远的说。一进门,呵,小范围?!偌大的包间,15个人的大桌子!这就是我们班的人!都这个点儿了,他们也是才刚刚坐下。菜上了,酒也倒好了,正在主陪的带领下,走着。
我坐下的第一件事儿,是拿出一份照片递给一位同学。这是1999年我们毕业十年聚会时,他的那一份照片。
当年,本人是召集人。60个人的理科班,20个女生、40个男生。大年初二中午,来了42个人,很是不错了。要知道,理科班的人,个个都有“个性”,现在也常用“各色”这个词,几个人就成伙,(最大的一伙号称“咱8个”,也就不过才7-8个人,他们几个中学生,晚上跑到山大新校的公教楼,又被称作八角楼的,混在人家大学生堆儿里上晚自习。据现在自己交代,虽号称去念书,也没好好念什么书,就光玩了。他们八角楼的故事我知道的有限。)还有更多的是“独立大队”的光杆司令,谁也不买谁的帐,42个人能都约了来,我容易嘛我。据说,也是我们那一届班级聚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了。嗯,算我也创造过一个第一吧,不论是什么范围了,总之我是真正用上心了的。
我本无山头,所以我亦众山头。毕业后,初一的早上,一般,我们班的人第一站到学校,第二站一定就是我家了。楼下的自行车一搁一大堆。想见谁,可以在我家等。当然,一旦过了点儿,呼啦啦的,我们就大队人马开出去了,去同学家转着走。现在想来,真是开心啊,也不觉得累的。
记得有一年,大家都还在上大学,初一下午,同学家转了一大圈,到了现如今召集人家里,在他房间里聊天。也忘了开灯,一直就聊到天色渐黑。主要是听一个男生给我们讲他恋爱的故事,听得,把我们几个女生那个感动得啊,不行不行的!
“你们女生一定得学会织毛衣!这最能抓住男生的心啦!看我这围巾就是我女朋友给织的!可暖和啦!”
“放寒假,我去火车站送她走的时候,都不敢看她的眼睛!我们开始好了以后,就一天也没分开过!到今天是第一百XX天。”
“现在,她的东西放在我家,我都不敢看,一看就会想她,心里就难受得受不了,跟过电似的!”
看天色已晚,现召集人的爸爸热情的留我们在他们家吃晚饭,给我们做好了香喷喷饭菜,还都给端到同学的房间里来,让我们在房间里吃。彼时,我们犹是一群还在读书,尚未走入社会,毛头青青的孩子,父母一辈如此拿我们当大人一样的相待,心情还是很有些受宠若惊的意思。都发自肺腑的表扬他“你爸爸可真好啊!”。“啊?是吗?”同学自己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其实,估计心里美着呢。
那一辈知识分子家庭的父母,一般不会参与孩子的社交活动。比方我家,我来了同学,我的父母通常不参与招待。我只能在我的房间里请他们喝点儿水、吃点儿糖啊水果之类的,却不能在家里留他们吃饭。那个时代,大人手里没钱,孩子手里更没有钱,同学来往到家里是唯一的去处。不可能象如今的咖啡店、茶楼、餐馆等等则个。有去书店的,那是我们班的另一段故事了,有空再讲,也很是有趣的。我们去其他的同学家,也是通常如此。这是当时的常态。当然,及至年长些后,偶尔有,那也是很少的。唯一一次同学在我家吃饭,是高中有一年,我家搬家,几个男生知道了,主动来帮忙。他们在我家吃了一顿我父母招待的饭,可那是人家来辛辛苦苦给干了活的呀。他们到现在有时候还会提这件事儿,“自己家搬家都没干过活呢,给你家出了那么大的力。”当然,他们当时的行动,给了年少的我极大的面子。结果就是,他们几个后来再到我家,我父母认识他们了,会跟他们说几句话。一般我的父母认不过来我的同学,也没有什么可说的。那个时代,也没有搬家公司,我家就是我姐妹跟爸爸搬喽。当时,妈妈腰不好,不能让她再累着。现召集人的父母也是知识分子,只是他爸爸是个很热情的人,跟大部分知识分子家庭的爸爸不太一样,愿意理我们,并且还很拿我们当回独立的事儿招待,这份尊重(如果要我们出去到客厅跟他们家人一起吃,我们就不会留下吃饭了。那样会觉着尴尬。尽管跟他家人也认识,可还得说话什么的,麻烦。)让我们这些当年的大小孩颇受感动,至今难忘。
可是,沉浸在爱情中的幸福人坚决的要走,“我不能在这儿吃饭,我必须得走了!我们2个每天都要写信的,送信的邮递员下午5点到我们宿舍大院传达室,我必须得回去!你们就在这儿吃吧,谁谁谁他爸给咱们做了饭,咱们不吃就走也不大好。”他骑上自行车顶着寒冷的大西北风幸福的往家赶,接那封远方女友的来信去了。估计当时的其他男生,心里也会有些嫉妒吧。人家可是有那滚烫的情书等着呢啊。
我印象中,同学的爸爸做得那顿饭,特香,非常好吃。但是,再提起来的时候,我们几个印象深刻,反倒是现召集人自己却说都不记得了。嗨,这人的记性啊!他在自己家吃顿晚饭,当然不觉着什么特别啦!现召集人的爸爸几年前也已经走了,班里能去的都去送了,可惜我当时在外地,没能去送送这位曾经拿我们当大人待、做饭好吃的爸爸。“爱情幸福人”的这一段轰轰烈烈激动人心的爱情,又过了半年还是一年吧,灰飞湮灭了。再其后的多任女友,我都没见过,种种爱情故事仅略有耳闻,唯在超市偶遇过跟他走入婚姻的一位,是个钢琴教师。再后来,“爱情幸福人”去了另外的城市,再后来做着一份“中国”打头的工作,现在,据说是这第一任已经离完了。他们没孩子。他父母家也搬到了其他的城市,所以,过年他不会再回来这里,也就没再见过他了。
当时,那次聚会很成功。有不少人都是毕业10年后,头一回再见面。大家很开心的聊,正遇上有两个同学过生日,一男一女,于是,又派人立马去买了生日蛋糕,气氛很热闹,好像是记得那男生说,这是他过得最高兴的一个生日。40多个人,开了5桌。有人带了当时的女友来。可是,很多男生并不认识那姑娘呀,还跟我打听问“那女生是谁呀?当年跟谁坐同位的?我怎么不认识呢?”呵呵,你当然不认识啦,那是谁谁谁的女朋友呀!“女朋友”还跟着我们照了全体的合影,以至于到今天还有人问我,这个女生是谁呀?可惜,十年前的女友,几年前的媳妇,现如今已经是前妻了。他们没孩子。
递照片的时候,我说“这是99年咱们十年大聚会的时候,你的那份照片,去年就是忘了拿,今年是早早就放好在包里,想着是再也不能忘了。我一直给你留着呢,这么多年。都10年了呐,证明我是值得信赖的人吧?!”是啊,一句话,我才想起来,这已经是又过了一个10年啦!当年聚会后,拍了很多照片,我拿到照相馆,先冲洗出一套,然后,对着每一个人,再加洗。保证每一张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一张,那份认真啊。好几百张照片洗出来,再分袋,40多个人每个同学一个袋子,袋子上写明姓名,内有几张。然后,把男生的给了一个同学,女生的都是我给送的。但是,或许是匆忙,这个男生的就落在了我这儿,直到10年后的这个大年初一中午。
一下子,大家也都感慨了。取出照片来看一看,好像觉着就在昨天呀。过生日的一男一女,当日也都在场。再看起照片来,大家都不由得记起了那个大年初二的欢乐时光。
甚至有人还说,就连高中毕业照都已经找不到了,要求目前手里有的人,把毕业照传到同学录里去。年后,去同学录看了看,是传了,可惜分辨率大概太低了,所以,照片上的人好像都没有了鼻子,看起来怪怪的。
继续走着。
期间,一男生突然大声的说“你们知道吧,谁谁谁出事儿啦!”唬得我们几个女生,不敢应声。他提的是个女生,在金融行业工作,已是个头头。当年在班里,也曾是干部的。不象我,从来都在野,只是人缘好。不会是经济方面吧?我在心中暗想?这年头,在河边走的,鞋上的事儿难说呀!“啊?!她怎么了?”“她老公死了,在家里猝死!”喔吆,真是够爆炸性的消息啊!这位谁谁谁,不算是我们常见面的“小范围”里的。(因为,这个“小范围”基本上都是当年的“民”,而谁谁谁是当年的“官”。当年的“官”“民”两路,是不同的。“官”很少,“民”自然是多的。唯有今天的主陪,是当年我们“民”扶植上台的“奥巴马”。“奥巴马”上台后,却被“官家”收了,失去了“民”心,那是后话。好在他总也还是在多年以后,又回到了我们“民”阵了。当然,我们还是欢迎他回归的。哈哈,这都是大家每次的笑谈啦。现如今,班里的事情,都是“民”们在张罗,“官”们偶尔来参与。)但是,大家还是有走动。她的情况,大家也都还是知道些的。见面,也还是都挺亲的。她婚前和婚后,我们都曾遇到过。毕竟,我们的家,都住在学校附近,走来走去的时候,老同学见到是常事儿。好像,她儿子小时候,有个夏天散步的时候,也曾见过一面。
谁谁谁的老公,不到40岁,据说是比我们大几岁,他们是银行学校的同班同学。在家里,用减肥的什么机器做腰腹呢,就一下子走了。有人说是漏电,但是,最后,医生的判断是心猝死。真是的,才这么年轻啊。这个男生给我们讲述了一幕,大家听得都有些黯然。“出事儿之前不到一周,我跟她老公还打过一次电话(他们都是银行学校的同级同学),出事儿之后,有一次,我到她们行里办事儿,正好碰上她。从看见我,到走到面前的这几步路,她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眼泪哗哗地流下来了,让我也真是心里挺难过的。我也安慰她想开些。她就是跟我说,都好好地吧,钱挣多挣少是次要的,身体健健康康的比什么都强!”她老公原本也在银行工作,后来,辞职出来自己做公司。具体的情况如何,我们这些当年的“民”们所知不多。只是,这么年轻就走了,也还是让人喟叹的。我们班的谁谁谁不到40,她们的儿子12岁。
另一个新消息,是前几年离婚的女生,要去加拿大定居了。我是个直肠子,“好啊,到了那儿,找个老外,也给咱们班生个混血的洋娃娃带回来。”急得坐我旁边的女生,直拉我的袖子,悄声的跟我说“她是已经结婚了,是到那边儿团聚的。对方也是个山东人,去了有些年头。2月底再走就先不回来了。”啊?这么快呀,去年还没听说呢呀?原来,已经办好了一切的手续,已经去过2次啦。她的家人都在加国多年了,帮她也找到了新的夫婿,就此别过故土,国籍换成是加拿大了。据说,要一待2年,才能回我们中国来了。说是,到明年的三十晚上12点半,要从他们加拿大给我们每一个人打电话呢。去吧,恭喜,祝好运,有一个新的生活和新的开始,再生一个新的孩子。哪里黄土不是家呢!(她算是班里第1个第二次结婚的人啦。)就是我们这么60个人的班里,就有4个在加拿大了,3女1男。都是移民了的。都没了其后的消息。希望他们都过得好好的。另有一个女生在美国,生了3个女儿。前些年,那男生回国来结婚,我还和现召集人、另外一个男生去参加了他的婚礼呢。娶了一位在北京西门子工作的江西女孩。希望他们都幸福的在那儿生活着。
然后,已婚生子的,论了论,我们班下一代孩子的情况。男孩子居多。女生基本都生了男孩儿,男生基本也都生了男孩儿。目前,只有3个男生有闺女。差点儿忘了,在美国的那个女生,一个人就生了3个美国籍的女孩儿。
最大的一个下一代,也是第1个下一代,他爸是我们班第1个结婚、第1个生孩子、第1个离婚的“三1”人士(会不会成第一个第2次结婚的男生,还未知。因为,女生的这个第1已经产生了。那到时候,他就可以改称“四1”先生啦。),今年15岁,高一。据他爸介绍,已经会逃学了。老师,把他爸叫了来,说“看看你儿子写的说明吧”(至此,我才知道,现在的学校里,不再让学生写“检查”了,改成写“说明”- 情况说明的意思。想当年他爸也是写过“检查”的人。)见他儿子写道“几点几分,我到学校。几点几分我离开学校。几点几分-几点几分,我在公园儿的长椅上睡了一会儿。。。”“我一看,吼,密密麻麻地写了详细的一天的行程。呵,这小子,还挺辛苦的啊!也不怕累着。”哈哈,他爸倒是把我们一干人等讲得都笑了。是啊,没办法,已经是他们所在城市最好的学校了,还怎么办呀?于是乎,我们班的这位“三1”先生,现在每天早上6点起床,开车到前妻与儿子居住的楼下,押送儿子去学校上学。“三1”先生心态还不错,“我当年也是高中考了2回呢,看来我的基因比较强哈。他爸这不是过得也挺好的,孩子嘛,都有调皮的时候。”大家又一起回忆了一下,他爸当年逃课追女生的往事。当然了,最后坚持到大学时代是以伤心而告终的。或许因为如此,他第一个结了婚?看来,他儿子比他当年还有距离,“三1”先生或许现在也能体会一点儿,他爸爸当年的心情了吧。
接着往下,是刚丧偶的谁谁谁和班里的另一位女生,她们都是男孩,12岁,两个孩子在一个小学的一个班里。
再往下,是一波10岁的。1999年,是我们班的丰收年。有男有女,人数比较多。其中,包括99年聚会时过生日的那一男,他也是个儿子,小学四年级。99年聚会时,正怀着孕的女生,也生的儿子,10岁了。
2000年,有一个女孩,也是8岁了。她的父母也分开了,是要复还是另结,目前尚无结果。
之后,还有08年刚幼儿园毕业的,这是个女孩,6岁,在北京。
目前,最小的是1999年聚会时过生日的那一女,她的儿子3岁。
酒席宴中,我给他带照片的男生申请提前走。他也是离了的,因为初一是现女友的生日,必须去陪着买生日礼物,大家就都批准了。我们班这些人啊,怎么人家的什么事儿都知道呀?“嗨,因为大家是亲人呀!不到40岁的人,可是这些人都认识了23年了呀,还有的初中就是同班的,认识26年啦,还有的小学就是一个学校的呢。。。算来算去,大家生命中有太多的时间是一块儿过来呀,能不知根知底嘛?!”也对!
走一个,又再来了一个。从埃及回来的男生 - 厨师兼办事处司机。男生们最关心,那儿真的可以娶4个老婆吗?“真的是可以,不过,要大老婆同意,并且给4个人同样的待遇。”“那好办,让她们4个都出去要饭。”这个“三1”先生,从来就不缺馊主意。
哇啦哇啦的,迫不及待的说话,都还是原来的脾气性格,压根也没变样儿啊。生日一男也是支行的行长了,虽是比起同龄人他不算是大胖的,但是比他自己可也是发起来了。我跟他说“咱原来怎么说也是白面小生吧,怎么如今就弄成个黑头老大了呢?”“管着30多口子人,操心啊,一楼大门没关好我也得管着,累呀!”逮谁说个什么事儿,他都能给联系到他的业务上。说起另外一个班的女生,大家都认识的,人家现在检察院工作。他也能联系上,“有她电话吗?有个从看守所捞人的事儿。一个朋友的岳父拎包被逮住了。”看着他这个样子,有同学好心劝他,你平时可不能这样啊,得低调。“啊,是啊。我平时都是低调,好不容易跟同学们在一块儿啦,你还不让我放松一下啊?”噢,原来如此,那你就放松吧,这儿的人都放心,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反正,告诉你,那女生在检察院的纪检,捞人估计也帮不上忙,人家也不是咱们班的。你这认识的这都什么人呀?小偷的女婿也认识。”“没办法呀,恋爱的时候,这哥们哪儿知道女朋友的爸爸是个惯偷呢?能帮就帮帮吧。”
桌上菜没了,生日一男:“服务员,把菜单上50元以下的菜再上几个来”。噢,原来,我没来之前,他们点菜,就是按照这个标准点的 - 50元以下的都上齐。哈哈,笑死了,我们班的这帮人呀!
不得不走了,人家服务员进来说,再继续人家要加收延时费了。最后,一算账,酒水是派人到超市里自购的,菜金512。
好了,好了,这就走。
还有必须完成的任务 - “门口合影!”
大概是从前年开始,这又新添了一个定例,初一中午的这顿饭吃完了,必须合影。
开始是在门口台阶上的大合影,一站还得分三排,
餐馆20啷当岁的小服务员都很羡慕的在旁边看热闹。
我们心里也有小小的得意呢 - 看了吧,这些人都认识快30年啦,还这么好呢!
然后,是随意组合的个人照,加国女士跟所有的男生单独合影,有男生提出要挎着胳膊,“出去再见就不容易了”“挎就挎!反正都是老同学怕啥!”
生日一男,就主动的去挎我们班的一女生,因为我们那女生在医院药房工作,“我们全家看病都找人家帮忙,我得跟XXX照一张。”
他还跟人家加国女士逗贫呐“到了加拿大,别忘了给我寄免费机票哈,我就去看你!”
我跟3个同学是26年的相识啦,初中、高中的同班同学,真也是大家有缘啊,咱们照一张吧!
我跟2个同学应该是有30年啦,小学就是同学的啦,但是可惜他们2个都没来,以后吧。
大家都笑呵呵的,真是都挺高兴地。
年后,跟另一个班的同学说起来,
他说,他们班越聚越少,今年只聚了4个人。
哦,是吗?还是我们班的人好啊!
愿大家都好好地,健健康康的,每年都有这开心畅笑的一天!
等老了,咱们住一家养老院哈!人多有势力啊,还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