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岁胡婆婆的一句话等三则

(2008-06-08 17:33:52)
标签:

健康

分类:

    至2008年,已足100岁的胡秀英,是国际知名的植物学家。

    胡秀英,用了一辈子的时间来研究冬青这种植物,是国际研究冬青的权威,被国际植物界称为“冬青胡”。

    她少时家贫,一直是靠奖学金求学。从幼时的教会小学,到金陵女子大学,终拿到哈佛的奖学金成为植物学的博士。

    时至今日,身为香港一间大学教授的胡秀英,还是坚持每天8点钟到办公室工作。她笑言,“如果10点钟,我还没有来到,那就是死了。”退休已经40年,尽管不再支取薪酬,胡婆婆依然沉静心神于她的植物研究。

    胡秀英乐在其中,她笑着说:“高山、海边、湖边,香港没有我没去过的地方。年轻的时候有力气。”其实,她所说的“年轻的时候”已经是“退休的时候”了。60岁退休后,胡秀英的足迹远至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泰国、印度、意大利、瑞士、比利时、英国等地。上世纪80年代初,胡秀英到内地9所大学巡回讲学,她走了1.6万多里路。

   百岁婆婆胡秀英讲话中气十足,始终面带微笑。她说自己是运动家,喜欢玩,“爬山和打球是强项。打棒球我接球,打棍球我是领队,凡是玩的都有我。”问起她的养生之道,她报以一笑:“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放松,做不到的不要老放在脑子里。

     她的生活十分简朴,家中洗过东西的水要拿去花园浇花,纸张定要写满。而她节省下来的钱,大多捐给学校、慈善机构。她是穷苦人家出身,一直靠奖学金读书,如今看到后辈有机会受益于奖学金,她很快乐。 

    是什么信念支持她逾半个世纪的研究工作呢?「没有什么信念,你找到自然里,你跟神同在,就懂得明了,that' s a scientist, a good scientist。动力从何而来?我不晓得怎么说,动力是自然出来的,就如看见一个人你爱他,你不懂解释;又或者你看见一个小孩子跌倒,你把他扶起一样,这些动力是不能解释的,是出于自然的。」

 

另:李宁汉医生,一位朴素主义者,精神生活的拥护者,几十年来,不慕名利,积极追寻理想,享受一种两袖清风的快乐。满足,原来就是简单。 

    为了实践理想,李宁汉牺牲了赚钱的机会,换来健康的体魄、桃李满门的快乐和同行的尊敬。这是另一种人生的选择,我们会否从中得到一点体会?

 

另二:

   周有光  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参与了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

           还有“周百科”的外号,那是拜连襟沈从文所赐。
           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常州,至今也已百岁有三。
           夫人为张家二姐张允和。
 

   周有光先生已经103岁了,在不知情的人看来,他肯定已是老态龙钟、朽气十足了。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他除了稍微有些耳聋之外,其它方面都“平安无事”,而且思维清晰,充满活力。

   何以如此?不妨讲两个我所知道的小故事。

   一是:周有光先生刚从上海调来北京时,住在沙滩原北京大学内民国初年为德国专家建造的一所小洋房里。说是小洋房,但分配给他的房间其实很狭小,而且年久失修,透风漏雨。就此,他专作《新陋室铭》予以写实:“卧室就是厨室,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

    二是:常听老年人说:“我老了,活一天少一天了。”周有光的想法则与此不同。他说:“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于是,他把81岁视为1岁,从头开始计算年龄。在他92岁的时候,有位小朋友给他送贺年卡,上面写的是:“祝贺12岁的老爷爷新春快乐!”见了这张贺年卡,他高兴得三天没睡着觉。
    于是,退休以后,他依然在坚持学习。他说:“学然后知不足,老然后觉无知。”他甚至把孔夫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改成了“学而不思则盲,思而不学则聋”。他阅读了大量专业以内和专业以外的有关文化和历史的书籍。他不仅自己坚持学习,而且尽一切可能教育别人努力学习、终身学习。

     前些时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还出版了他的《百岁新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