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家庭 |
儿子:
你的电话和所谈的情况,令爸爸妈妈很是高兴,妈妈甚至还兴奋得一晚 没睡好,说儿子总是给我们带来好消息。
爸爸想来想去,觉得电话里虽然谈了一些意见,但还是有必要执笔给你 写信,将意见谈细点好让你参考,何况,给儿子写信对爸爸来说简直就 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首先想说的就是实践(practise)。有作为的人通常都很有天 赋,但更需要有过人的本领。这些本领,一部分来自书本或前人的传授 ,但更多的还是通过在实践中总结。实践又分为主动和被动 ,在大学里的学生管理工作,就属于主动性实践。这类活动 ,尤其需要参与者的热情和积极性;唯有这样,才能既激发自己的想像 力、创造力和耐力,又能对其他人产生感召力和亲和力。这些"力" ,是一个健康向上的年轻人必须自觉培养和逐步具备的。这一点 ,你已经在中学的实践中获益良多,大学过程中若再能主动参与到这种 强度更高挑战更激烈的活动中,相信将使你能得到更大的锻炼。
其次是团队。在澳洲旅游时,爸爸听到你谈到大学生活的重要意义之一 是交朋友。说真的,当时爸爸心里很有感触。为什么 ?那是因为爸爸当年在大学读书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都没有达到你现在这样的深度——我们仅是认为要交到一些真正的朋 友。这次又听到你很看重让你加盟的这些人的能力和素质 ,这说明你已开始认识到"朋友-社会关系-事业资源 "这其中的逻辑联系和重要性,这是很好的。
当然,在学习(今后是工作)生活中的朋友,和在团队中的同事 ,有共同的地方但也有区别,除了都注重人品外,前者较注重性格和兴 趣,后者则更注重能力和风格。这次加入到这个团队 ,恰恰要注意的就是后者——能力和风格。说到能力 ,这次在电话中你谈到喜欢"管理",这的确是一种需要有很强综合能 力的"爱好",你可能在秉性上真的得到爸爸、大伯和三叔的遗传 。高水平的管理者,既需要有开朗、热情、认真、细致等性格特点 ,同时也需要有很多专业或专门的方法和技巧,这些你可以带着问题多 看些专业的书,爸爸今后也可以给你多谈些心得体会 。现在想多说点的是"风格"(style)。一个好的团队 ,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内部结构,好就好在既有各自的风格特点 ,又有很强的互补性;你作为一个学习和生活在加国的中国孩子 ,有没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如果有,就一定要将他鲜明表现出来 ,如果不明显,则要自我提示和反省(introspection ),总之,在团队里,既要在工作的"量"上承担责任 ,也要在工作的"质"上扮演重要角色,这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
最后,爸爸要提醒的,就是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问题。作为学生 ,要承担管理工作,肯定要作出一些牺牲,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牺牲时间 ,时间少了,精神困乏了,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习。
的确,大学的这些工作,本质上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只要懂得带着问题学(比如,如何演讲、如何用人 、如何做预算管理,等)还可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然而,你毕竟是学经济学的,这就要求你必须具备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这个基础是否扎实,取决于你投放的时间,取决于你的阅读能否量广 度深,取决于你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比如抓住一条主线 (能结合自己的兴趣最好)做深一点的研究和积累,然后推而广之 ,等等。爸爸希望,你能给自己提出明确地要求——优秀的学生干部 ,首先是优秀的学生,优秀的学生,当然是学得好的学生。
如何兼顾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爸爸给你一个小窍门——编写 "工作日志"(work
daily)。用一个本子,将要做的工作分门别类 (classifies),按时间、地点、经办人提前编好 :需要自己做的工作、或需要自己检查的别人的工作 ,安排在一些零碎时间去做,大块整体的时间,则做更重要的事情— —如安心阅读、思考问题,切莫(not
by any means)
将自己的时间分割得支离破碎,也不要轻易让别人或工作牵着自己的鼻 子走而不得自主。总之,要努力学会成为时间的主人、工作的主人 、别人的主人。
好了,今天爸爸就给你写这么多,有些地方爸爸还担心你的中文理解 ,慢慢读,供你参考就是了。
爸爸妈妈希望儿子身体康健,不断取得学习和工作新的成绩。
爸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