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海师专附小对口学区地段范围【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2021对口小区范围》

标签:
上海师专附小大境中学2021招生简章李欣嵘 |
分类: 赢在起跑线上 |
上海师专附小地段范围(如下图一):
蒙自路--斜土路---制造局路---中山南一路---局门路----瞿溪路----蒙自路。
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始创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由曾铸、盛宣怀捐资捐地创建,民国13年改为全日制学校。民国15年收纳非贫儿附读。当时结合教学创办的上海贫儿院管弦乐队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组织并担任指挥演奏的西式管弦乐队,并在1915年美国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荣获乐队组织金奖。解放初原址曾为勤实义务学校、局门路小学。1958年更名为上海市第四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并作为第四师范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鉴于第四师范学校升格为上海师范专科学校,1986年学校又更名为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
目前,学校有25个教学班。现代教育设施齐全,拥有1057平方米的塑胶操场,多功能厅、美术室、舞蹈房等多个专用教室,视频、网络等教学设备先进。学校师资精良,学历高,专业能力强,区学科带头人、区级骨干、中学高级教师比例高。在优化与砺练中,逐步形成一支爱岗敬业、理念前行、锐意进取,富有爱心的教师队伍。
历经一百多年,学校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贫儿院期内“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宗旨和“以学会一技一艺,能自立于社会”的培养目标,堪称近代教育中的一大亮点。学校先后被列入上海市54所整体改革试验学校、首批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试点单位等。“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学校始终秉承的办学宗旨。近阶段,学校围绕“育人为本,融爱为先”,构建基于学生发展需要,聚焦多经历,提高学生创新素养和综合能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不同起点上得到持续发展,在多种经历体验中成就“漫”成长的“优智”教育。
坐落于卢湾区南部,紧邻世博会规划区,是一所有着90余年历史的老校。
校园占地7千平方米,现有五个年级,26个教学班,747名学生,60余名教职工,其中区青年学科带头人8名、区骨干教师多名。学校的领导班子年富力强,理念领先,团结协作,锐意改革。学校现为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二期课改基地学校、上海市学业管理与评价实验基地、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实验基地、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无烟学校、上海市中小学生读书活动先进集体、上海市小记者校园联盟(《新闻晚报》)、五里社区市民学习基地、《小伙伴报》与《少年日报》小记者站。
三年来,学校围绕着“将师专附小建成办学社会化、教育人文化、管理民主化、设施现代化,具有时代特色的一流学校”的总目标,以二期课改的试行为抓手开展工作。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为今后几年继续创建21世纪的新型学校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校把和谐发展作为主题,以德育工作为先导、以减负增效为抓手,以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争创市文明单位为工作重点;以组织保障、管理畅通、队伍建设为支持,力求实现办学社会化,教育人文化,管理民主化,设施现代化。
学校把“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作为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办学宗旨指导之下,探索并逐渐形成了“育人为先、素质为重、关注生命、人文关怀”的办学模式。学校通过创设各种社会实践机会开阔学生视野;通过科学、新型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硬件建设上也注重人文化环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宽松、家庭化的环境中学习活动。学校配置专用教室,配备专职教师,保证各科均衡发展,学生全面提高。一、二年级的民乐课,二、四年级的游泳课,每周五下午全校的走班课都是该校特色课程,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近年来,学校围绕着将师专附小建成办学社会化,教育人文化,管理民主化,设施现代化,具有时代特色的一流学校的总目标,以二期课改的试行为抓手开展工作,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 学校有一支年富力强的教师,在职教师平均年龄34岁,硕士学历6.7%,本科学历70.1%,高级职称占3.3%,中级职称占67.3%。教师工作作风严谨、扎实、吃苦耐劳、合作意识强,对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及新要求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目前教师队伍中区青年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占15%、校级骨干教师13%。优秀的教师队伍增强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力。2006学年度,学校共有30名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获奖,占教师总比54%。
商圈配套(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