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动预告:走进北京自然博物馆 (2016.5.15)

(2016-05-08 02:04:06)
分类: 公益活动


 对孩子来说,参观博物馆是一种文化的启蒙、一种知识的熏陶。

 约在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的特尔费·奥林帕斯神殿里,有一座收藏各种雕塑和战利品的宝库,它被博物馆界视为博物馆的开端。在其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博物馆只是供皇室或少数富人观赏奇珍异物的收藏室。到18世纪末,西欧一些国家博物馆相继建立,并向公众开放,博物馆的功能才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对博物馆的认识也逐渐发生了变化。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召开大会,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的活动主题为“博物馆与文化景观”。


 在博物馆日(518)来临之即,就让我们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自然博物馆,来一次博物馆探索之旅。跟随生物的遗迹,透过化石,穿越时空,聆听一下来自遥远太古代的声音,和人类的朋友”——古代的动物、植物来一次近距离接触。听听专家讲述化石的故事了解化石的种类和形成过程。最后小朋友们还可以亲手利用小工具清理化石,清理后的化石可以自己带走哦。


活动主办

皮卡书屋、 自然博物馆

活动时间:

2016515日星期日8:50—11:00

活动地点:

自然博物馆

集合时间和地点:

8:40,自然博物馆主楼南侧停车场  

活动内容:

参观自然博物馆+化石的故事讲座+清理化石

活动费用:

无,接受捐赠。

活动对象:
对化石、科普及博物馆参观有兴趣的小朋友30名(因名额有限,此活动优先考虑皮卡书屋会员,以报名先后顺序为准,额满为止)。

报名电话:

010-67118629

讲师简介:

汪阗:地球记忆工作室创始人之一,昆虫学研究者,野生动植物生态摄影工作者,自由撰稿人,北京自然博物馆外聘教师,多家中小学外聘科学指导教师,资深自然博物探索爱好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蜻蜓目昆虫系统分类。曾撰写《北京蜻蜓生态鉴别手册》、《酷虫野趣》;参编《南岭自然观察手册》;特约审校《你好!动物朋友》等书籍;并于《大自然》、《森林与人类》、《博物》等科普杂志发表科普文章不计。化石与古生物爱好者,曾参与多次化石考察活动。


博物馆参观礼仪:

  • 如报名参加,请遵守活动时间,不迟到,不早退,如不能参加请及时与馆内老师联系,您的行为是孩子的榜样。

  • 请自备饮用水。

  •  博物馆是另外一个学习场所,请保持安静。 

  • 请不要随意碰触展品,除非是对方主动邀请你触摸。假定这些是你临时寄存在博物馆的宝贝。

  • 请不要频繁使用手机及闪光灯等设备拍照,这会损害展品。 

  • 参展人群较多时,请为其他参展人留下观赏空间,每个人都希望有足够时间和你一样欣赏展品。 

  • 请不要在博物馆内奔跑。 

  • 请不要在博物馆内接听拨打电话,请将手机调至震动模式。 

  • 请不要大声讲话,以免打扰他人。 

  • 请不要在博物馆内吃喝或到指定区域吃喝。 

  • 请尽量提前上网了解博物馆及相关展品知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