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阅读季:皮卡书屋做客北京外语台(5.28)

标签:
北京外语台 |
分类: 媒体报道 |
2015年5月28日上午,皮卡书屋参加2015年度在中国儿童中心举办的童书博览会,皮卡书屋图书总负责人李东虹老师应邀接受北京外语台现场直播活动,与听众畅谈绘本与艺术的密不可分。 李老师就这个话题做了必要的研究工作,以下为访谈内容部分要点分享。
绘本的重要性
绘本就是指图画书,英文名称为Picture Book,指的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织,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
-
增长认知学习
绘本的内容包罗万象,举凡天文、地理、历史、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种种常识皆有所描述,对阅历不多,经验有限的孩子而言,它犹如百科全书般,提供各种观察性、思考性与感受性的认知学习经验。
-
增进语言学习
透过绘本的朗读,孩子从中体会语言之美,并丰富语汇。孩子一旦享受绘本的乐趣,必会不断问问题,不断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父母也会以感情洋溢的丰富语言响应,无形中促进孩子沟通与表达能力的发展。
-
提供生活经验
孩子的生活经验大都局限在周遭的家人与朋友关系间,然而绘本的内容多彩多姿,孩子可以从中体会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事物,甚至人性百态。许多无法直接接触的生活体验,透过绘本的媒介,间接地让孩子了解与体会,无形中开拓视野,丰富生活体验。
-
艺术的熏陶
绘本大都具备简浅的文字,调和的色彩和精美的印刷,可以陶冶孩子心性,创造视觉效果的艺术品。绘本这种形式,本身就是一门艺术,绘本不仅是语言的艺术,也是一种绘画等艺术形式的综合体。
-
增进阅读乐趣
朗读绘本给孩子听时,将其语言、情感、思想,毫不保留的传递给孩子,孩子无形中体验阅读的兴趣,自然乐于看书,终生与书为友。
-
培养创造想象的能力
绘本的文字简明,而插图细腻,因此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并进而产生学习迁移的效果,奠定日后探索思考,解决问题的基础。
-
搭建沟通的桥梁
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给双方提供一份特殊而有意义的语言;给孩子提供一份纯粹的快乐,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
绘本中图的重要性
给大家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就可以了解绘本中图的重要性了。玫瑰,原产地中国。属蔷薇目,蔷薇科落叶灌木,直立灌木,高可达2米;枝杆多针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连叶柄长5-13厘米,小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1.5-4.5厘米,宽1-2.5厘米,有边刺。花瓣倒卵形,重瓣至半重瓣,芳香,花有紫红色、白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扁球形。
这样的描述可以说非常详细,但是对于没有见过玫瑰的人来说,恐怕是完全没有什么概念的。但是,如果我们在这段描述旁边再配有一张玫瑰的图片,那我们就会对玫瑰有个相对全面的了解。这就是图的重要性,它能够非常直观和形象对文字说明进行补充。
孩子认知图形的能力从很小就开始慢慢养成。虽然那时的孩子不识字,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如果这时候家长能有意识地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营造温馨的环境,给他们读文字,和他们一起看图讲故事。那孩子们从刚开始接触到的就是高水准的图与文,他们将在听故事中品味绘画艺术,将在欣赏图画中认识文字、理解文学。比起那些一闪而过、只带来一时快感的快餐文化,欣赏绘本无疑是一种让眼睛享受、让心灵愉悦、让精神提升的美妙体验。
艺术的社会功能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艺术的社会功能,它是指艺术作品作用于人的精神而对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发生的影响。也称“艺术的价值”或“艺术的社会作用”。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美功能。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美的特质,构成着艺术审美功能的客观前提。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打动人的情感,愉悦人的精神,净化和陶冶人的心灵,升华人的审美理想,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使人从中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审美功能是艺术的首要功能,艺术的其他社会功能都是建立在审美功能之上的。
(二)认识功能。艺术是对社会生活形象的反映。它通过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的图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风云、经济生活和社会风尚,表现各个阶级、阶层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因此,人们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获得丰富的社会历史知识,了解人生,提高观察生活和认识生活的能力。
(三)教育功能。进步的艺术作品是生活的教科书,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倾向、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哲学观点,改变人们的人生态度,激励人们为实现人类进步的社会理想而斗争,起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作用。
(四)娱乐功能。艺术形象的艺术感染力,引发人们的审美愉悦和乐趣,“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使人们从中获得精神的享受和满足。它是人们接触艺术作品的直接动因,是对欣赏者要求获得娱乐、休息和精神调剂的满足,其核心是在审美享受中的精神快感。
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Follow the Line through the House",就是很好的一笔画游戏,可以让小朋友们充分享受艺术带来的乐趣。
此外,艺术还有宣传功能、交际功能、疏导(渲泄)功能、个性塑造功能和促进身心健康的功能等。
-
绘本中的艺术
绘本中的多元世界文化
优秀的绘本来自世界各国,题材是多种多样的,有讲友情的、讲亲情的、讲勇敢的、讲生命尊严的、讲自然和环境的。而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因此,作者要用很多的心思去表现:用他们独特的视角、质朴的画面、简练的文字将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赋予深刻的哲学意蕴。
日本作家佐野洋子创作的《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在日本被赞誉为“被大人和孩子爱戴,超越了世代的图画书”、“是读了100万次也不会厌倦的永远的名作”。故事以一只猫的传奇为线索,讲述的却是关于生命和爱的意义。此书作者将中西方文化、中西方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巧妙的融合,令人惊叹。
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作品《爱心树》、《失落的一角》、《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他用极其简单的黑白线条,充满诗意又略带嘲讽的文字,向我们讲述了“爱与索取”、“缺陷与完美”、“成长与依赖”,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还有各国的民间故事,如《侏儒怪》(泽林斯基绘,彭懿译),《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伯克特图,杨武能,杨熹中译,21世纪出版社),彩色世界童话全集(全60册,12位意大利顶级插画大师,60篇东西方经典童话,新世界出版社)等优秀绘本都体现了各个国家的文化精髓。在愉快的阅读中,孩子们感知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
绘本中的多样的艺术风格
绘本的风格迥异,可以带给孩子们丰富各异的审美体验。艺术家在深思熟虑之后,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达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正是由于不一样的艺术风格,孩子们的审美范围大大拓展了,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了。
带给孩子无限遐想与智慧启迪的是抽象派的作品。如李欧·李奥尼的《小蓝和小黄》,是一部世人所公认的抽象派作品,作者完全摈弃了常见的具象,用一蓝一黄两个近似圆形的抽象的色块,象征两个孩子,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融合的故事。
真实的场景与画面的再现,是写实派作品的特点;通过变幻莫测的光线与色调是印象派的特点,它带给孩子们感悟和领受美的乐趣。如:《This is米先生的世界旅游绘本》(捷克 M·萨塞克编绘,马爱农译,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带我们领略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及自然风情。
最后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绘本,比如《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于大武,连环画出版社),《神笔马良》(洪汛涛,钟杰,21世纪出版社)等等,让我们能够更加形象的了解各个民族的特色。
-
丰富性的绘画技巧
为了达到所要表达的效果,绘本的作者会采用不同的手法来描绘,如:有水墨画、拓印画、水彩画、手印画、撕贴画、铅笔画、油画、压克力颜料画等等。
《松鼠先生》系列(塞巴斯蒂安·麦什莫泽,湖北美术出版社),就是彩色铅笔画的优秀绘本。
《进城》(林秀穗文,廖健宏图,明天出版社)则是融合了剪纸和皮影的特色。
《100万只猫》则用版画的风格讲述了老人与猫之间的故事。
还有“Big Red Apple”(By Tony Johnston, Ill. Judith Hoffman Corwin, Scholastic),你能想象吗?这本书是用布拼成的!
正是这种多样化,才让图画书拥有了迷人的外貌,使我们能够更加了解每一种技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