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媒体报道】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的探索

(2014-12-10 17:00:11)
标签:

中国文化报

分类: 媒体报道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的探索

2014-12-09来源:中国文化报

 

购买公共文化服务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的探索

本报记者 焦 雯 实习记者 周 格

穿街走巷,又越过数百米坑洼的路面,几经指引,我们终于找到了驹章胡同,凛冽的寒风让这个位于待拆迁区的老胡同平添了几分萧索破落的意味。当“皮卡体育馆路少儿中英文图书馆”的橙色标牌映入眼帘时,这片灰色中才忽然跳跃出一抹亮色。

从2000年开始拆迁至今,由于交给开发商托管,该片区公共服务投入较少,市政基础老化,人员纷纷迁出,直至这两年才重新恢复投入建设。位于驹章胡同43号楼的皮卡体育馆路少儿中英文图书馆(以下简称“皮卡”)就是今年6月由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引进的由社会力量筹办运营的社区图书馆。在今年的北京阅读季中,该社区被评为“十大阅读示范社区”。

“三顾茅庐”请来“金凤凰”

“最初是为了响应全民阅读的号召。街道已有一个成人的社区图书馆,就想建个针对少年儿童的,但这方面我们并不专业,多方寻找,最终才确定引进‘皮卡’。”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副主任戚家勇说。

作为一家民办、公益、非营利性少儿中英文图书馆,“皮卡”由4位留美多年的“海归”妈妈于2006年创办,目前在北京已有4家分馆,大都分布在新城区的商圈或小区,为周边小读者提供中英文阅读引导和服务。这种“高大上”的基因与这个老胡同能否找到相匹配的生存方式?与政府合作,责、权、利怎样分配?从未和政府合作过的“皮卡”存在诸多疑虑。

街道里也有不同的声音:“老百姓真能用得上这么高端的图书馆?”“政府办馆一般是免费的,但‘皮卡’要对会员收取费用,会不会引起居民的不满?”

“恰恰相反,这里的孩子更需要这样一座图书馆。”体育馆路街道聚集了一批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戚家勇认为,这可能是改变孩子们命运的又一次机会。同时他也认为,只有具备可持续发展和自我造血能力的公益,才是有生命力的公益。

用心扶助,留住“皮卡”

经过半年筹备,皮卡体育馆路少儿中英文图书馆开馆了。由街道免费提供活动场地、承担水电费开销,并提供了一笔9.8万元的启动资金。“皮卡”负责图书馆的专业化运营和日常管理,辖区居民办理会员卡可享受比市场优惠的价格,而低保家庭和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则可以免费。

在办公场所极其紧张的情况下,街道仍挤出150多平方米作为“皮卡”的办馆场地。“现在看来是值得的。‘皮卡’不仅让孩子们有了看书学习的地方,也增进了家长间结识的机会。”体育馆路街道文化服务中心主任王玉梅表示。

“开办5个月来,已经有5800人走进‘皮卡’,会员也已有200多名。街道非常支持,协助我们举办各种活动,这坚定了我们留在这里的决心。”皮卡少儿中英文图书馆馆长程欣说。

“其实这也是政府从办文化走向管文化的一个必然转变。政府包办公共文化服务难以满足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很多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引进的社会公益组织更专业、灵活,而且省钱省心。”戚家勇说,由政府来开办这样一家图书馆,预计一年需要70万元,而现在只需要提供场地和部分运营开支。这种民营公助、市场补充的运营模式,是未来对创新政府服务模式的一种探索。“我们还和‘皮卡’、家长三方成立了理事会,共同管理图书馆的事务。”

“体育馆路街道把我们当成了一家人,这让我们觉得和政府合作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皮卡有优质的服务、成熟的管理模式和自己的图书,政府则有场地和硬件支持,省去了我们双方的大笔开销,并最终将实惠归还给居民。这也是创始人罗鸣在创办‘皮卡’之初就想达成的一种理想模式。”程欣表示。

购买服务,绝非“一买了之”

作为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先行者之一,体育馆路街道的一个重要经验是,政府既不能像原先一样包打天下,也不能完全向社会机构购买服务。“那就和原先的包办没有区别了。而且政府也不能一买了之,后期的扶持和监督还得跟上。”戚家勇表示,因为不愿被商业利益绑架,政府更希望向社会公益组织购买服务,但现在这类组织太少,几乎没有选择余地。此外,如何在购买中合理界定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确定购买之中各方的责、权、利,如何让这个机制长期有效运转下去等,仍是他们感到困惑的问题。

对此,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巫志南表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现阶段最主要的问题是购买对象单一、非营利组织发育迟缓,各级政府对购买服务认识不足、理解不到位。比如,购买服务并非只有送戏下乡这样单一的形式,而只面向事业单位等购买,无异于原先的拨款,也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购买社会服务。”他认为,按照管办分离,针对社会主体的购买,才算是真购买。现阶段关键是要培育社会中的非营利组织,形成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之间良性的关系,才可能把市场机制关系真正发挥出来。

“目前这方面只有引导性的政策,下一步有关部门应该出台关于推进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措施,各级政府也应该在探索中逐渐发现社会上的骨干机构,出台相应的采购目录,并定期对采购绩效进行评估,对机构进行评级。”巫志南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