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atherine Paterson
1932年10月31日出生于中国江苏淮安一个传教士家庭,1937年日本入侵5岁的她随父母撤离到美国,短暂停留后又回到上海,1940年全家不得不再次逃离到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由于中国战乱,1937年至1950年间她不得不跟随父母搬迁达18次。她曾经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纽伯瑞大奖,国际安徒生大奖(1998),瑞典艺术协会颁发的Astrid
Lindgren (2006)大奖。代表作Bridge to Terabithia
《仙境之桥》是她为了纪念儿子最亲密朋友莉萨而著。
皮卡书屋收藏的图书有:

分级读物I CAN READ BOOK LEVEL3:THE SMALLEST COW IN THE
WORLD,别小看这些分级读物,分级读物语言简单浅显但是蕴含道理深刻,毕竟这是可以刻进一辈子记忆的内容。 因此,I CAN
READ系列找来的都是名家作者。 我们怎么看待孩子的幻想?怎么帮助他们面对生活中的重大转变? 这本分级读物也许能找到答案。


Bridge to Terabithia 《通向特拉比西亚的桥》先后被改编过两次(1985 PBS)(2007
Disney)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AyNDE2MDQ4.html
这里优酷提供的电影链接。


Jacob Have I Loved《我和我的双胞胎妹妹》 中英文都有收藏。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katherine
是一个第三文化的孩子,父母虽是美国人,但是长期不生活在美国,当地的小伙伴不接受她,多次的搬迁迫使她不断接受新生活的挑战,没有朋友,经常被孤立,这些童年经历不可避免地带入她以后的创作中,因此她的作品充满了现实感。生活有时是幸福的,但是也会遭遇变故,人在痛苦中成长蜕变并变得更强大,这也许也是人们批评她的儿童作品成人化的一个原因吧。给孩子一个虚幻世界还是一个呈现现实世界,还是请家长阅读之后来做决定吧。
1998年,凯瑟琳·帕特森在安徒生奖领奖演说辞中利用自己的经历,表达了通过儿童文学增进各国人民间相互了解,促进世界和平的希望。在国际人、国际儿童越来越多的今天,我想一定有很多儿童感同身受。因此,特别推荐这位美国童书终身成就奖2013年得主给大家。欢迎来皮卡书屋借阅她的图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