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你的心,去倾听孩子 --皮卡父母沙龙后记

(2013-04-16 12:31:11)
标签:

皮卡父母沙龙

倾听孩子

王倩倩

教育

分类: 公益活动

  用你的心,去倾听孩子 <wbr>--皮卡父母沙龙后记

用你的心,去倾听孩子 <wbr>--皮卡父母沙龙后记

用你的心,去倾听孩子 <wbr>--皮卡父母沙龙后记

“每个父母都是天生的倾听者。”王倩倩女士如是说:“在孩子还在母亲腹中的时候,多少父母是满怀对生命的敬畏,满怀对未来的憧憬和惊喜全身心倾听第一次胎心的搏动的?这其实正是倾听的最高境界。”相信绝大多数父母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吧?然而随着生命的诞生、成长,憧憬与惊喜被现实的繁琐和杂乱取代,天然的倾听本能却慢慢地流逝了。

 

在2013年4月14日皮卡书屋三元桥馆的父母沙龙中,王倩倩女士(广东卫视资深主持人,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通过几个现实的例子,阐述了倾听缺失所引发的家庭问题,并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深入浅出地给父母们提供了切实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倾听,首先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别无旁骛的关注。

 

父母和孩子相处之时,应该收摄内心,关注当下,提高亲子时光的质量。“心在何处,世界就在何处”。那些陪伴孩子时心不在焉、大意疏忽、敷衍了事的父母应该受到警醒----缺失了关注的内心慢慢会被幽闭,光照不到的地方必定灰暗阴沉。

 

倾听,涵盖的是一个深广的内容。

 

如同冰山,词语在水面之上,而底层的情绪、认知和渴望却是需要父母用心去辨识、调整和满足的。父母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认知和修为,和孩子建立易于融合的关联,打破物化僵硬的人际关系,带着丰沛自然的情感去感知并接纳孩子的喜怒哀乐,一旦具备了这样的“同理心”,父母便能够恰当地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使他们不再感到孤单落寞。

 

作为专业主持人,王倩倩女士还向大家示范了倾听和沟通的一些技巧。比如父母说话时应该留意自己的肢体语言、音量、语气、语调,这些比话语本身还能被对象感知。绝对不可以低估孩子的感知能力,当父母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地貌似在认真沟通时,孩子内心的失落与疏离已无可避免。父母应常常静心反省,觉察自我。

 

王倩倩女士和大家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和孩子的沟通经验。通过倾听式的沟通,父母的确能够更加理智清醒地洞悉孩子日常生活中种种言行背后的心理活动,帮助孩子调整自我定位,灵活自如地处理和疏导情绪,建立和谐健康的人格。

 

王倩倩女士反复强调,母亲的特质,应该是泥土般松软、朴实、易于接纳的。只有这样无条件的接纳,才会化解吸纳情绪,让孩子静下来,升起自己的智慧。作为母亲,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用美感和爱去滋养孩子,因为孩子会依据母亲的样子去生活。而这样美感的培养,如同倾听的能力,如同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它来自于一个母亲自身一言一行的修为。

 

最后,王倩倩女士朗诵了这首诗,感染了所有在场的听众:

 

孩          

 

                                                                                       --- 纪伯伦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