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儿子的快乐英语学习历程
(2013-02-06 19:15:52)
标签:
转载 |
分类: 英语学习 |
说到孩子智力方面的教育,我觉得自己做得比较成功的是英语方面。孩子英语学得好,恰恰不是因为我的英语能力强(我和孩子父亲的数学水平更高),而是因为我们的英语能力相对较弱,孩子很快就超过了我们,收获了我们由衷的赞美,从而一发不可收,快乐而自主地沉浸在了英文天地里。
孩子学英语是从幼儿园小班开始的。那时他才三岁,我家住在丰台区,去的是小区新开的公立幼儿园。那时我是一个杂志社的编辑,工作很忙,周围同事中似乎只有我有小孩,整个社会也没多少育儿机构天天灌输什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切都是自自然然的。一天,孩子回来,告诉我幼儿园学英语了,高高兴兴地念叨着几个英文词(或许是儿歌吧,我已经忘了)。总之,孩子很喜欢。然后,我也忘了从什么途径看到了《迪士尼神奇英语》这套光盘,觉得很不错,就买了下来。这套光盘一共分二十六个单元,每个单元25分钟,我就让保姆在孩子放学后每天给他放一集。偶尔我也陪他看。真是特别好,是美国人编的,选的又是经典的迪士尼动画片里的内容,原汁原味,生动有趣,也符合幼儿园孩子的认知水平,孩子非常喜欢。就这样,一天25分钟,只要孩子不说换,就重复看,结果在短短的三四个月中,孩子已经能把片中的句子全背下来了,总是抢在剧中的主人公之前把台词说出来。他的语音语调已全面超过我,所以,我就被剥夺了给他读英文的权利。(这套光盘的适合人群是3-12岁,但我建议还是小学前用比较好。)
幼儿园时,孩子利用率比较高的英文材料还有《迪士尼英文儿歌》,是四盘磁带,也是很经典的。
上小学后,学校的英文学习太浅,基本不用学。孩子上的是中关村三小,作业多,功课重。这时我发现了《Look, listen & learn》(看听学)这套教材,就买回来。这套教材也是《新概念英语》的作者编的,学完后能达到高中毕业生水平,我感觉第四册的难度达到或部分超过《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水平(不一定对,因为我并没有花心思教孩子学英语,这些教材我没有深入研究,况且早就送人了)。这套教材的特点是适合小学生,第一册的主人公就是刚上小学的孩子,内容是他们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很贴近当时儿子的心理特点,最重要的是带磁带,儿子每天临睡前听,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有一阵孩子每天九点半才能睡觉,我担心他睡眠不足,就建议他别听了,他带着哭音说:“我每天这么辛苦,你还不让我听英语,我还怎么活呀?”你看,英语对我的孩子来说意味着放松和乐趣。就这样,这四本书不知不觉也听完了。在周末或寒暑假的时候,孩子有时也会看这套书,我有时加以引导。囫囵吞枣般,这套书也叠印在了孩子的脑海中。同时,孩子很喜欢迪士尼动画片,我也很喜欢,无论是新出的,还是过去的,我不间断地买回来与孩子共赏,而且只听英文。孩子比我还固执,总是嫌翻译的不准确。
对孩子的英文学习是个促进的,还有去美国小学待过两个月(四年级上学期结束后的寒假),孩子从第一天起就非常融入,老师说他每天拿着个电子辞典,和老师同学交流时如果碰到不会表达的词就查一下辞典,要知道即使美国小学生的课程,地理、历史、科学、数学中的生词对我们大学毕业生来说也是生词一大堆。他在学校很开心,和同学们都成了好朋友。除了在学校的学习,美国社区图书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表姐带我们去图书馆借书,一个普通的社区图书馆都很大,有专门的儿童、青少年图书专区,借阅非常方便。我尤其欣赏很多图书有配套磁带,像《哈利波特》这样的畅销书磁带和书几乎同时面世,我表姐家的女儿当时是高中生,她特意把书和磁带一起买回来收藏。儿子借了一些书,每天晚上听磁带。对他来说,就是听故事放松。我也从不检查他的效果。听的次数多了自然会记住,不要给孩子压力,有压力就不好玩儿了。
回国后,儿子转去了一家很小的私立学校,还跳了一级(因为四年级只有七个特别生)。那个学校有很强的英语师资,有资源,但朝令夕改(后来那个学校停办了),孩子在跌跌撞撞中上完了小学。那里有一些家长是海归人士,是家庭教育方面的探索者,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有一位家长从加拿大、美国带回来很多原版视听资料,热情地推荐给我,我儿子受益匪浅。其中”The Magic School Bus”,(《疯狂校车》),是一套科普动画片,词汇量很多,语速很快,儿子看过很多遍,无形中记住了很多学科词汇。“Adventures in Odyssey”,是一套青少年广播剧精选集,非常棒,内容丰富,思想很深刻。这套CD儿子在小学时听不懂,没听,上初中时我在车里放给他听,他喜欢上了,每天去时20分钟、回来20分钟,有一段时间天天听,每张盘都听过好多遍,称得上烂熟于心。“The Chronicles of Narnia”是根据《纳尼亚》小说制作的广播剧,儿子也在这段时间听过很多遍。为了小升初,六年级时我还让他背《新概念二》,晚上听,第二天早上在车上背两三篇,好像背了六十多篇。我觉得学英文和学中文一样,泛读和精读都需要。大量的泛读,适时用一些经典教材把知识梳理、整合一下。
初中上了十一,虽然学校的英语教学远远不够,但作业留得很人性化,每天单词、句子根据自己的水平自由选择,趁此机会,他把新概念三、四过了一遍(磁带都听过N遍)。为了提高说英语的水平,有一段时间孩子还通过一家网上学英语的机构(多恩佳英语),通过Skype软件和远在菲律宾的外教学英语。好处是每晚25分钟,不用在路上花时间,教材多样,可以自由选择。有一阵孩子突发奇想,对莎士比亚感兴趣,外教老师就找来了《莎士比亚戏剧集》,里面很多词汇是古英语,孩子就瞎玩,也不复习,我也不过问。时间长了,过的英语资料也是很惊人的。我是这样想的,平时学校的作业就很多了,课外学习本来就是兴趣,如果你也把它当课程来要求孩子,孩子岂不是太累了,哪里还有乐趣。
我家里也有很多别人给的、自己买的原版英文书,但只要没光盘的利用率都不太高。上小学时儿子主要还是看中文书籍。六年级时《哈利波特》第七部英文版出版,儿子让我给他买一本,我买回来后,他一开始让我读了给他讲故事梗概,后来嫌不过瘾,就自己读,也就读下来了。后来买下全套读,再后来,自主选择购买、阅读了很多英文小说。现在的问题是不读中文书了。
儿子初三时进了十一学校国际部,所有的教材都是英文原版,老师都是外教,他很喜欢,很习惯。
影像资料:
迪士尼、梦工厂等出品的动画片
《迪士尼神奇英语》
《洪恩小乌龟学美语》
The Magic School Bus
听力资料
一些英语分级读物的配套光盘
迪士尼英文儿歌
经典英文歌曲
英文小说的朗诵光盘
广播剧等
阅读
A to Z (加拿大儿童的分级阅读书籍)
各种英文绘本、分级读物、小说等。
机构
皮卡书屋(青少年中英文图书馆,有读不完的英文书籍和有趣的活动)
多恩佳(在线英语培训机构)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