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皮卡书屋中英文图书馆
皮卡书屋中英文图书馆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792
  • 关注人气:14,7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皮卡11.3沙龙后记--育儿如育己

(2012-11-06 12:04:34)
标签:

皮卡沙龙

育儿如育己

教育

分类: 公益活动

    

皮卡11.3沙龙后记--育儿如育己


    在对北京第一场冬雪的不安的期盼中,来参加本期父母沙龙的嘉宾和父母们真诚地如约而至。

    

    我们邀请的嘉宾徐女士一家人,夫妻都身为企业高管,皮卡书屋9:30开门,他们早在9点钟就到达书屋, 这样守时和热诚的品质不愧是给孩子最好的身教言传。


    徐女士的孩子刚上清华,品学兼优,看上去跟父母非常亲密。徐女士在分享中非常强调两点:一、跟孩子做朋友,伙伴;二、做孩子成长中的引导者、支持者。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徐女士就鼓励孩子参与家庭事务,比如家里买车买什么颜色,这样原则性不大的事情,让孩子做主,孩子会感觉自己是家里平等的一员,从而激发她的独立性、判断力、决断力。徐女士强调,要多跟孩子肢体接触,亲密、打闹,在游戏和释放中孩子会更加自然地流露想法和本性,一方面培养了亲子关系,另一方面有助于观察孩子的心理和思想动态。父母要保持一种“外粗内细”的相处方式,看似游戏,看似玩乐,心里却在用心地体察孩子,观察孩子。

 

    尤为让我们在场听众认可的一点是,国内越来越多家长似乎认为西方的教育就是鼓励自由和创造性,而这正是我们东方教育的不足。于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的态度,甚至对于学校的规矩感到备受约束,认为不加约束就是在给孩子提供思想自由,就是在鼓励创造力。徐女士提到,行为举止的规矩与创造性思维并无矛盾。我们要从小要培养孩子遵循道德和社会的规则,这和在思维上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不冲突。有些年轻父母需要澄清这些误区,不要错把放任粗野当个性,把自私自利当聪明。我们需要的是有教养的公民。

 

    作为企业领导,徐女士待人彬彬有礼,心态平和,百忙之中提前为讲话写了讲稿,处处体现着她的素养及热心。讲座中,徐女士提到她对孩子的期望值—“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什么叫“有文化”?这的确值得深思,文化不是拿到博士学位,也不是学问一车,知行不一。文化是一种素养,思维方式,价值观,世界观。让孩子从小接触优秀的书籍,交往优秀的人,培养执着坚毅的品质,谦虚尊重的胸怀,这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在知识教育的同时,人文教育的理念应该深入每一个父母的内心,从而内化成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成为孩子的榜样和力量。

 

   我们邀请到的付爸爸和付妈妈也养育了非常优秀的女孩,她十四岁上少年班,二十一岁美国法学博士毕业。这样的女孩看上去应该跟常人很不同吗?她的优秀之处恰恰在于她看上去除了年纪小些,一切都太正常,太平衡了。很多人反对天才教育,但教育本身是因人施教的,智障的孩子和有天赋的孩子都应该获得跟常人不一样的教育,这其实是一种自然的顺势而为,并非扭曲的拔苗助长。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其中一些可以普适的教育方式。

 

   付爸爸谈到早期教育时,非常强调“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兴趣的培养包括兴趣的发掘、强化和拓展,孩子幼儿时期对轮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爸爸在鼓励轮滑的同时,也将艺术体操介绍给孩子,虽然孩子开始不想学艺术体操,但是得知学了体操对轮滑的进步有益,便欣然接受了这个安排。“以点带面”地拓展并强化孩子某一方面的兴趣,是付爸爸教育实践的真知。 


   关于学习习惯的养成,付爸爸不愧是教育界人士:当孩子有认字需求时,他不教孩子认字,而是教孩子查字典。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授学习的方法让孩子自发学习胜过获取零碎的知识!谈到教育体制,学校教育,父母们永远有谈没完的话题,但是在这次的沙龙讨论中,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任何一种教育,学校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而父母要做的,恰恰是学校教育的补充。

 

   关于习惯,包括生活的习惯和工作习惯。付爸爸和付妈妈待人非常谦和有礼,所以虽然孩子非常出众,却从无傲慢之气,多年来和同学同事相处甚好。付爸爸讲了一个例子,孩子小时候在山里徒步,妈妈一直将手里一张用过的纸巾攥着,直到走了很远出了森林找到垃圾箱扔掉,也许是看在眼里,女儿也一直将吃的香蕉皮捏在手里走了几里的路。

 

   什么是父母的教育?恰恰不是什么高谈阔论生搬硬套,而是平时生活中一点一滴的言传身教,父母的修为。相比这几个父母,我们是不是够用心呢?是不是够用脑呢?还是根本不了解孩子,盲从于某些理论?还是给予孩子一套自己根本都做不到的标准?或许每个人都应该继续寻找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孩子的答案,而在寻找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偏差,接近正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