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数学图书推荐教育 |
分类: 图书推荐 |
奥数课程成为了系统的产业链,现在的孩子们很幸运,很多千百年来难倒大数学家的迷题,如今能引入小学生课堂来研究,让更多的孩子具有我们这一代人普遍缺乏的科学精神。但是课外班培训机构的课题的结构紧凑,知识点密集,追求高效,往往很有趣的数学问题,留给孩子的咀嚼时间太短。学生的大脑里塞了很多题案,规律和方法掌握了很多,但是很少有机会鼓励他们自己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我选择了一些大名鼎鼎的中外数学家写给少儿的数学科普书,参照小学数学课程进度,和孩子的关注点来阅读,帮助孩子拓展数学学科的视野。目前读得比较多的大致有以下几种:
这些都是出版年代比较新的几种数学学科读物,我想,我不光需要陪阳阳玩儿数学游戏,还需要把好语文关。别看这些都是著名的数学读物,里面的文学性很强呢。比如把“多位数相乘”的田字格算法称为“铺地锦”;把正方形格子内填着含有奇妙规律的数字的方阵叫“丢勒幻方”,把算式填充叫“纵横求和”……。 但是每一本书都没有特定是面向二年级的学童,数学工具的使用层面跨度很大,所以需要大人帮忙画目录。
HOW &
WHY之《有趣的形状和数》是美国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一个大套系里面的一本,彩图版印刷精美,属于让人萌生数学兴趣的,对大脑细胞没有什么杀伤力的轻松读物。二年级学生没有学过课外奥数课程也能通读。
可怕的科学之《数学头脑训练营 》和《你真的会+-×÷
》把数学学科知识编写成轻松的搞笑文章,配了大量的漫画插图。但是我个人不大喜欢书中洋臭味的冷幽默,有些题出得不是十分严谨,有漏洞,所以这两本书是从公共图书架借来的,感觉品位如同玩儿植物大战僵尸游戏,翻一翻而已。
《算得快的奥秘》刘后一著 是唯一一本目前还不想让孩子细读的书,我希望他把基本的数学四则运算的常态算法耐心学扎实了以后,再去了解这些五花八门的速算巧算规律。否则光去注意背口诀,人会变得浮躁起来。
《奇妙的数王国》是儿子的最爱,厚厚一本书他完全独自看完的。他睡觉都要枕在头底下,书都被看得象课本那么旧了。他告诉过我好几次,上个月他前面的同学,上课表现好,就借给他课间看一小会儿。
《荒岛历险》和《奇妙的数王国》风格类似,都是用童话人物和事件来渗透数学思想,作者是我国的科普名家李毓佩,他的文笔很热闹,借助猪八戒、红孩儿这些孩子熟悉的角色来说故事,还兼顾了数学深度,很了不起。
《牛顿的小屋》也是李毓佩教授编的,但是是一本趣味思考题集,很多题难度接近近年来的数学杯赛,要开动脑筋。
《世界原来如此有趣 探索形状奥秘》也是李毓佩教授编的,刚出版不久,全彩版非常精美,好象在听顶级科学家聊天,又不偏离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学而思奥数课上讲的“一笔画”问题涉及到的“七桥问题”,在这本书里从来龙去脉到学科发展到拓扑学,借用原始照片讲述得很清晰,最后还引申到中国科技馆大厅里巨大的一个发光的带状陈列品上去了,阳阳喜欢我一边读文字给他听,他一边看上面的插图。我不希望他带这本书到学校课间阅读,容易分神,影响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