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懒妈读书会--倾听孩子
(2011-09-26 16:22:41)
标签:
转载 |
分类: 公益活动 |
学以致用的好妈妈!欢迎继续参加读书会!
原文地址:懒妈读书会--倾听孩子作者:小米花
上周日我们一家去参加了皮卡书屋举办的懒妈友童的读书会,这次的书是“倾听孩子”。友童还邀请了这本书的译者陈老师。上次孩子的绘画读书会,是爸爸去参加的,这次因为他没读这本书,就让我去了。
1.读书会前的生气风波
我们迟到了,因为第一次开车去凤凰城,路上我以为我指错路了,我就有些懊恼。我还拿着地图看的时候,发现米花站在我身上,把我的衣服扣子解开了,内衣都露出来了。我就大声的说米花,怎么可以解妈妈的衣服扣子呢。米花本来挺开心地在那自言自语,被我这么大声一呵斥,马上就闭上嘴巴,耷拉着脸,很不开心。我话出口之后,就后悔了。但我又在生自己和爸爸的气,所以我也没有跟米花道歉。就在这种状态下,加上迟到了半个小时的情况下,我进了读书会的门。
2.读书会
我进去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快结束自我介绍了,大部分都是2-4岁孩子的妈妈,还有一位奶奶参加。陈老师先让我们做了一次倾听练习。我这才知道原来倾听是指全身心的听对方说,倾听者只能“恩”、“是”,点头,不能说话。我们这样2人一组,一人说3分钟,懒妈给我们计时。我刚开始还担心无话可说,开始之后就滔滔不绝了。轮到对方说的时候,她刚开始说不知道我家娃是几岁,我特想告诉她。但她制止了我开口,于是我及时闭嘴听对方说。
最后大家总结,觉得这样的不能中断对方的述说,挺困难的,因为别人在述说的过程中,我们总有共鸣或者想提出我们的建议。倾听,真的不易。
倾听,是通过倾听者的协助,让述说者通过倾述,整理自己的思路,重新找回自信,最终自己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倾听时,倾听者不打断、不转换、不谈自己的事,专注于述说者的倾述。倾听的过程,要不受干扰,以便双方都可以放松、专注。
- 倾听孩子,重建情感纽带
孩子在生活中会遇到各样的问题(比如成人的“不”,被别的孩子欺负,玩具被抢,大人呵斥等),孩子会有情绪的积累,遇到宽松的环境、在感觉到安全时,孩子会释放出这种积压在内心的情绪。对于学龄前的孩子,会通过哭闹、发脾气、说狠话、说脏话来发泄情绪。如果这种情况下,成人能接纳孩子,让孩子尽情的释放积压的不良情绪,孩子就能专注于发展自己。
亲子之间是有情感纽带的,成人的一些行为会破坏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这种情况下,成人通过专门的时间来恢复这个纽带,比如一起读绘本、角色互换的游戏日等。
如果我们的孩子不断的跟我们发脾气、哭闹,说明我们的孩子对我们有安全感,请用我们的爱心温和的倾听,告诉她我们爱她。
- 我的问题
我自己问了个问题:如果孩子晚上哭,会不会对孩子不好,要不要转移视线。懒妈和陈老师的反馈时,倾听不分时间,也不认为晚上哭对孩子有啥影响。米花上幼儿园之前,有时候晚上能哭个1-2个小时,不过长大后,晚上就很少发生类似事情了。
3.成人也需要倾听
倾听,不只是针对孩子,成人也需要通过倾听来释放自己的情绪。
比如我早上指路错误后对米花爸爸发火,也是因为之前我们开车指路时就常常有矛盾。米花爸觉得我不应该在他开车时说三道四,我老觉得他走的路线或者开的速度有问题,还常常指错路。所以今天的火气也是之前开车时已经积压下来的,这次刚好爆发了。
书上上,成人要和成人来述说,不要通过小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
4.读书会后
读书会结束后,我跟米花爸道歉,为我在来的路上不好的脾气,米花爸说他也态度不够好。我问米花是不是妈妈大声说她,她不高兴了。她点点头。我又跟米花道歉,告诉她妈妈之前有些着急,所以大声说她了,是妈妈不对。米花说没关系。我们又和好如初了。
倾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我觉得这本书很值得收藏,时不时的拿出来看看,可以从中吸取些力量来应对家庭生活中的艰难。
5.<<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中的倾听
这本书里也强调针对亲子中的问题,父母首先要积极倾听,通过倾听孩子,正确解码孩子的情绪,肯定孩子的情绪。通过倾听,孩子得到父母的理解(特别是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让孩子知道负面情绪是正常的,没有对错,只是暂时的),释放了自己的情绪。她可以通过倾述理清自己的思路,并可能自己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运用积极倾听时,父母必须准备好,要坚持听完孩子的话,并且要控制自己试图去指导孩子或者给予解决方案的冲动,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解决方法。
**************************************************************
很喜欢懒妈的读书会,米花也很喜欢皮卡书屋,以后还会继续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