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U3MzUyNjg=.html 感谢互联网,居然找到了视频。
这是一本浓缩着真实人物威尔森•班特利(Wilson
Bently)一生辛勤工作的图画传记绘本。作者杰奎琳•布里格斯•马丁用有限的篇幅述说了威尔森的一生。威尔森•班特利出生在19世纪美国佛蒙特州杰瑞科镇的一个农场上,那个地方位于仙圊和曼斯菲山之间,即‘雪带’的正中心,每年降雪量约有一百二十英寸。这为‘雪花人’追逐自己一生的梦想提供了舞台。可以说这本书既是给孩子看的,也是给父母读的。
该书作者杰奎琳•布里格斯•马丁出生、成长于美国缅因州的一个农场上。她被班特利的故事吸引的原因是“他在没人注意的地方看到美丽。他的理想,全心全意的坚持,视雪比金钱更珍贵,使他成为我心目中的英雄之一。”
一九九九年《雪花人》获得凯迪克金牌奖。
翻开书的第一页,图片中小男孩威尔森张开自己的双臂,仰头看着雪花,尽情的享受在雪花飞舞的世界里。他觉得美丽的雪花像漫天飞舞的蝴蝶,又像苹果树上盛开的花朵。他是那么爱大自然中的美丽,又是那么的喜欢去钻研、喜欢去研究、去留住这样的美丽。他想把雪花的美丽也留住,和朋友们去分享。可他没有办法保存它们。后来妈妈送了他一台旧显微镜,这样他就可以更加真切的观察到雪花的真面貌。这台显微镜的价钱当时可是威尔森的爸爸妈妈清其所有为热爱雪花的儿子购置的。在这里,想问问现代的父母,有几个人可以做到明知这不能带来丝毫收入但是为了支持孩子的爱好而如此全力以赴的?太多的时候我们为世俗的考试、证书蒙蔽了双眼,我们是否真正蹲下来聆听孩子真正的需求和爱好?!
一台旧的显微镜拉近了他和梦想之间的距离。看图片其他小朋友们都在打雪仗、用雪堆城堡,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威尔森却独自站在一边收集着雪花。两种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烘托出威尔森追求梦想的执着。一个人若想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成就自己的梦想,就必须得承受别人所承受不了的孤独。
连续三个冬天,他试着画出雪花的形状。可是,常常来不及画完,雪花就融化了。就是在这样的难度下,连续三个冬天,他每年却画出上百张的雪花。每片雪花都有复杂而精致的图案,美丽的程度远远超过我们任何一个人的想象。
威利十六岁时,听说了一种显微照相机。他很想拥有它。因为有这种相机,就可以把雪花拍摄下来。可是我们从书中的图画中看到,家里人的穿着、家居摆设都显示出他们家并不富裕。但父母是爱他的。在他十七岁时,父母用积蓄帮他买了这种显微照相机。从此,他用这样的镜头留住了雪花精彩绝伦的美丽。雪花在空中漫天飞舞时,就像一个个精灵。舞动着自己,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就像焰火在夜空中绽放,就像流星划过天际一样,精彩的释放着自己。“在这个‘雪带’的中心,雪就像土一样平常。谁稀罕照片?”邻居们这样说。但威尔森却说,这些照片是他送给世界的礼物。是啊,若不是威尔森这么努力的留下雪花影像,若不是他父母亲的支持加上自己不变的坚持,我到现在都一直错误的认为着满天飞舞的晶莹剔透的雪花都是一个形状。
威尔森实现了自己童年的梦想,他终于可以用照片与人分享细致、美丽的雪花。倒数第二页的图片,年老的威尔森为了拍更多的照片,踽踽独行在暴风雪中,为了进一步研究雪而死于寒冷中前后呼应,巧妙地概括了威尔森的一生。
威尔森用热情和努力工作浇灌出的生命故事,变成一本这么美丽的图画书,启发有幸认识他的大人和小孩,都去好好活出自己的生命,当做送给世界的礼物。这本书值得每一位家长和孩子用心品味,执着地去追求你所热爱的事物,并应为此付出努力,因为这个努力的过程将会使人终身生受益!
更多图书交流,请到皮卡书屋论坛
书评作者:常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