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365实名举报系列之10看看一个权力私有化的官员,有多“牛”?

标签:
365兰州大学兰大二院文化房产 |
实名举报
看看这个权力私有化的官员,有多“牛”?
本人经历从拒绝见面,到“赶出兰大二院”!
从剥夺权益,到取消维权资格;
近两年时间,究竟经历了什么?
“反映谁的问题,就交给谁”!!
一、维权,申诉,回到原点
原党委书记彭振华,找现党委书记杨建文,共提出2个要求
2020年,工龄合理计算的要求,用“谎话”充当理由。
2021年,用11楼换28楼,一年变换了10条拒绝的理由。
一个小小权益,遭剥夺之后,杨建文,更是一次次发起单级挑衅
3月28日,《杨建文与部分反对‘产权转让’签名专家见面会》上“发飙”,“谩骂与威胁”。
4月26日,在兰州大学,各党委书记、处长会议上,杨建文专题编造了一个“恶意换房”的故事“污蔑、诋毁”本人。
究竟为了什么?
为了欺骗组织,转移公众视线,掩盖其重大违法违纪问题。
共遭遇三次剥夺与拒绝后,本人开始向学校(兰大)反映,经校办信访人员多次,协调、沟通,杨建文书记坚持不变,本人向学校纪委专门提出申诉。
校领导、纪委蔺海波书记批转学校办(信访)协调处理。
学校办主任很重视,很认真,专门招开4人座谈会,对二院提出申请28楼人多,无法解决的理由。
本人表态
1、如2号楼有人申请28楼,我愿意接受,腾出2号楼层。
2、问题解决了,过去不愉快的事,不提、不谈、不传播。
同一时间,马力教授,向学校领导、纪委反映二院45名老教授,对12号住宅楼个人产权被非法转让,逼迫老教授出售100%产权问题的意见。
二院为逼迫老教授“产权转让”,提出
、限定,转让“产权”作为领取钥匙,装修新房的唯一条件。
、新住户跟踪老住户,一对一骚扰和威胁,私下督促签订转让协议。
、最后,发出“强拆”的书面通知等等。
2021年12月后,二院突然发生变化,态度恶劣,措辞强硬
用警告、限期、收房等措施和手段向老教授们施压。
1、马力教授,受院内3个人多日上门骚扰,逼迫要求“产权转让”,并限定一周期限,等等。
2、本人连续几天,接到电话催促,并通过多种方式骚扰,并接到房管科短信最后警告
再不“产权转让”,就收回新房。
(这种方式,骚扰、警告、强行收房,持续到3月份,学校领导过问后,停止了骚扰。)
兰大二院,态度突然强硬,原因是
学校纪委,政策发生重大调整,不再进行协调处理。
学校纪委批示
“交兰大二院纪委,酌情处理”。
把本人反映材料(包括,马力教授代表老专家反映2号楼与12号楼置换中,产权转让的违法违纪材料,打包)一并转交。
本人询问过
1、结果还报告学校纪委吗?
回答不需要!
(成为终审)
2、本人反映,属于工作作风范围问题。可是,马力教授反映材料,属于“违法违纪”问题,怎么一并转原单位处理?
回答一回事!
兰大纪委的二次表态,给予杨建文最强支持。
我告诉他们,这不是蔺书记批示!
但是,在这里,这时,至于谁的批示?什么批示内容?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无论什么领导批示,掌握在他们手里,都会变成对付我们的一根“打狗棍”!
维权,申诉回到原点
“反映谁的问题,就交给谁”!!
三、从剥夺权益,到剥夺维权的资格
维权的资格被剥夺了,还“维”什么“权”?
2022年3月28日,在《杨建文与部分反对“产权过户”签名专家见面会》上。杨建文,态度强硬,用其“私有化”方式手段赤裸裸的讲
1、你是外单位人,兰大二院给你楼房就不错了,你还不知足。
(彭注如果兰大二院完成了私?有化改革,这话,完全正确!)
2、我可以把你赶出兰大二院(此话共讲了三次)
(黑老大的口气从自家的地盘和势力范围赶出去!)
(如果兰大二院,是杨建文“私家”单位,当然有这个权力)!
3、你是,兰大领导吗?
我如果是,兰大领导!你是这个问法?
(彭注这个我同意,本来就不是,不属歧视!)
医学院退休老领导,认可吗?无权否定,但,有权
不承认!
杨建文否定
兰大二院与兰医二院历史传承关系。
兰州医学院与兰医二院的隶属关系。
本人原兰州医学院退休前领导身份。
这就是杨建文
对于歧视与剥夺,作了一个的法律解答。
一个理直气壮的“私有化”的法律回复。
外单位人!普通成员!时刻被“赶走”的人!
凭这几句话,维权资格,被杨建文“剥夺”了!
没有了“资格”,“维”什么“权”?
特别说明面对杨建文,“挑衅”、“发飙”,本人并未“回击”、“对骂”一句,只是认真的把这些“言论”记忆到头脑里。事后,知道,8家参会教授,有3家录音。
杨建文,用私营企业的手段,挑战了一个国有单位经济体制的法律底线。
这也正是,杨建文,敢于如此“违法、违纪”的政治支撑——权力私有化。
1、自行废除经过兰州市政府批准,“产权置换”项目,将“产权置换”变成“产权转让”。不改正,还在用权力高压、力推。
2、向原兰州医学院40多名老教授开刀,用“产权转让”的名义,逼迫老教授卖出100%产权 ,重新购买市场价新产权。
3、100%产权房(即可出售),以低于市场价一百万的价格卖给院内在职年轻干部,鼓励出售。
4、 派人上门单独,欺骗8、90岁签名老教授不收钱,办产权证。办证费用,单位全包?能办到吗??政策依据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