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实名举报系列之七退休老党委书记求见现任党委书记有多难?———可

标签:
365兰大二院兰州大学住宅楼文化 |
实名举报
退休老党委书记求见现任党委书记有多难?
———可能误入非工作人员的“禁区”
2001年,兰医二院12号(第一幢教授)住宅楼建成入住。
2004年,随兰州医学院与兰大合并,2005年退休。
2016年,兰大二院,“征用”12号住宅楼为公共用房。经过兰州市政府批准新建2号楼“产权置换”项目。
2020年底,2号楼建成,为填报职称、职务、工龄等资料,打分、排名,确定楼层。对退休前所属单位、身份及与二院关系的确认,去找现党委书记杨建文,方知阻力重重,要想面见党委书记,几无可能。
最后,不得不冲破重重难关,去找党委书记,拒见。
书记杨建文在办公室,意见可转告,但不能直接面见。
当时,给有关人员将主要事由讲完后,还特地自我介绍并请转告“本人任职与现书记之间相隔20年,中间经历三任书记一人坐牢,一人升官,一人帶个处分走了”。
我原地等待,几分钟后,汇报人员回来后,没有任何语言回答和说明,只示意、催促走人、离开(我理解工作人员难处,他们无法表达书记的情绪和言辞),很明显,被断然拒绝。本人还试探性的提出,自己的一本书,能不能转交给书记,对方战战兢兢的只摇头,表示不能够。
这样的态度,绝不是官僚主义哪么单纯。
一个意外的插曲
误入“禁区”———非工作人员的“禁区”
本人可能误入“禁区”———非工作人员的“禁区”。出现了恐怖一幕
我上楼,径直由外向里,各办公室走去,只看见有间办公室门半开着,向里望去,正是书记杨建文。这时,被两工作人员发现,跑步追过来,围住我,示意跟他(她)们走,在催促引导下,离开党委书记办公室,向前行至楼梯口第一间办公室时,突然,听见在上楼梯拐弯处有人大声惊呼
嗨!干什么的?怎么到这个地方来了?……,
我随声音方向望去,看见一个大个儿青年人(机关干部模样)。
如此,惊恐慌万状,大喊大叫,怎么了?
这样一个身穿旧茄克,背着旧挎包,头发花白的一个老头,把个青年干部吓成这样?本人第一反应
“禁区”?第一次看到非工作人员进入!少见,才会多怪。
领导办公处是“禁区”吗?
党委书记办公区,疑似非工作人员的“禁区”,可能有点夸张。
但退休老人极少到此,是不争的事实吧,否则,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是身背炸药包?还是外星人?这个青年会如此惊呼?这个大约30以下青年干部(应该是这个楼,不一定是这个层〈党委办公地〉),为什么对一个老头,如此恐惧,反映激烈?
上世纪80年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本世纪 20年代进不了门,见不到人,办不了事。
群众见领导,真的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