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middle/4b7463c3g8793b7cba924&690
人们称呼自己为“我”是什么意思
通常,“我 ”字被用为第一人称,尽管这个字行遍天下,但是今天的“我”字和古代的“我”字在字义上却有着很大的区别。
“我” 字从百度上搜索有五种解释:
(1) (会意。从戈,从戈。“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如右图。本义:兵器。基本义:第一人称代词)
(2) 自称;自己 [I my;myself] 我,施身自谓也。――《说文》观我生。――《易·观卦》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尽心上》
(3) 又如:我行(我这里);我身(我自己;我这个人);我咱(我自。我,我自己);我见犹怜(形容女子容貌姿态美丽动人);我家(自己。我们家);我侬(方言。我)――按:上古时代,“吾”和“我”在语法上有分别。“吾”不用于动词后面作为宾语今者吾丧我。――《庄子》
(4) 己方;己国 [we;our;us]。如:敌我友;我每(我们);我伲(方言。我们);我曹(我们);我辈(我等,我们)
(5) 我: 手 戈
其实这个“我”字要想解开它的内涵,还是要从字形开始,“我”字的字形像兵器的形状,“戈”是古代的一种常用的兵器,装有长柄。这种武器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在秦朝以后,逐渐消失。戈的上部分叫援,援上下皆刃,用来横击和钩杀。所以“我”的本意就是一种兵器,但是这种兵器的具体形制已经很难说清楚了。后来“我”由兵器的名称引申出了“杀”的意思。《说文解字》就是解释说“我,古杀字”。
为什么代表兵器的“我”字,成了今天自己的代称呢?原来“戈”是古代有代表性的武器,很用以激起大家的斗志,所谓枕戈待发,大丈夫当“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因此古代的武士们常取戈自持,凡是持戈之人皆是属于我方,“我”便引申出表示自我的意思。并且沿用至今。
“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用,最早见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当时的“我”作代词用时,均指“我们”,那是因为当时还没有自我的概念,到西周时“我”就是指代自我了。(枫叶飘落根据资料整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