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识数”是怎么演变而来的

(2009-08-13 11:42:52)
标签:

胡儿

互市

胡人

皇帝

安禄山

范阳

文化

分类: 话说由来

          “不识数”是怎么演变而来的

 

                   枫叶飘落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这个人真不识数,其实这句话按照我的的理解就是有点瞧不起或者抱怨的成分,好像是说这个人不懂好歹,不懂规矩的意思。

 

说起这个“不识数”,的口语,还是由唐朝玄宗皇帝李隆基的一句话变化而来的呢。

 

我们都知道,玄宗皇帝信任的人中就有安禄山。安禄山出身少数民族,俗称胡人,因为他善于带兵打仗,于是便得到了唐玄宗的器重。仅仅10年,安禄山便加大了自己的军事地位,滋长了政治野心。公元755年反叛,也就发生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 756年便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下面用一些简单的史记看看安禄山其人!

 

(有人说安禄山相貌丑陋,其实不然。史书上记载,安禄山其肥白伟而暂,足见安禄山青年时代雄伟而白暂,略显胖一点。安禄山在30岁前一直混迹在边疆地区,是一个不很安分的商人。他聪明多智、善测人意,通晓六种蕃语,当过突厥与唐朝进行互市贸易时的中介人互市牙郎 安禄山往上爬的诀窍有两条:一是靠贿赂送礼,一是献心以取媚。岁献俘虏、杂畜、奇禽、异兽、珍玩之物,不绝于路,郡县疲于递运。安禄山送礼还非常讲究投其所好。玄宗喜音律,还建了一个音乐班底,安禄山自范阳来朝入觐,便献上几百支的白玉箫,那玉箫所吹出来的声音世间少有。
  安禄山利用进京城朝见皇帝的机会,极力赢得皇帝的欢心。他第一次正式入朝到长安拜见唐玄宗时便装出一副憨厚老实的样子,很肉麻地对玄宗说:臣生蕃戎,得到陛下的宠荣,没有什么才能可以报答圣恩,愿以死报效陛下。玄宗听了,很是喜欢。由于唐玄宗的特加宠遇,安禄山不仅身兼河东、范阳、平卢三镇节度使,拥有上柱国柳城郡开国公、东平郡王等头衔外,还成了杨贵妃的养儿,母亲、祖母皆赐 国夫人,十一个儿子都由玄宗赐名,真是富贵之已极。史称:禄山恃此,日增骄恣。尝以曩时不拜肃宗(太子李亨)之嫌,虑玄宗年高,国中事变,遂包藏祸心,将生逆节。也就是说,安禄山当时为讨好唐玄宗而有不拜太子的经历,见唐玄宗年事已高,恐太子执政后对自己不利,所以先下手为强,发动叛乱。)本段出自唐朝八大疑案之安禄山其人

 

直到这个时候玄宗皇帝才后悔莫及,说了句心里话:“信是胡儿只识疏。”意思就是:“我一直相信这个胡人出身的家伙,只听从我的政令呀!”言下之意是说:我哪里料到他骨子里是对我反叛呀!(“疏”是古代的政令、制度、报告、文书的总称)后来文人们对安禄山的变节行为行为,套用玄宗的话反其意说:“信是胡儿不识疏啊!”

 

“不识疏”后来渐渐在老百姓的口中变成了“不识数”,含义和意思有所变化,就是不懂规矩,不识时务的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