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溜须 纪昀拍马 乾隆自得
(2009-04-23 10:18:03)
标签:
副宰相马屁好马刘墉盘山文化 |
分类: 话说由来 |
“溜须”一词,难见于“辞典”、“辞海”,而于宋史中则有丁谓溜须的记载。丁谓在宋真宗时即在中央政府的监察、财政部门担任领导职务,他伙同王钦若大营道观,屡上祥异,以迎合帝意,不久升任副宰相,即参知政事。当时宰相是寇准,丁谓对之毕恭毕敬,唯寇准之言是听。某日,中央政府开办公会议,宰相、副宰相等在一起用工作餐,汤污寇准的胡须,丁谓起而为之揩拂,即溜其须,寇准笑曰:“参政,国之大臣,乃为长官拂须耶?”说得丁谓既羞又恼,从此对寇准怀恨在心,这大概就是“溜须”的由来。
溜须拍马就这样流传开来,在大清朝乾隆年间,溜须拍马更是盛行,第一个当属和珅,和珅就是善于揣摩人心,善于阿谀奉承,用尽伎俩讨乾隆的欢心。而正直的纪晓岚和刘墉呢,也不甘落后,虽然这两个人刚正不阿,但是,有时候也对自己所处的位置不免担忧,溜须拍马虽不及和珅,但也会逢场迎合.
乾隆十九年,有一次乾隆和众大臣从清东陵拜祖返回京城的路上,乾隆君臣一行便来到了风景秀丽的盘山,住在了静寄山庄。第二天早晨,在群臣护驾之下,乾隆皇帝前去参禅礼佛,走在通往禅院的路上,乾隆皇帝发现盘山的石头与别处山上的石头很是不一样,满山都是花岗岩石头,而且没有层次,显得乱七八糟。就说:“盘山石头稀烂棒硬。”“诸位爱卿,谁能接上下句?”刘墉赶紧作揖跟着说:“盘山之水翻开冰凉。”乾隆一听龙颜大悦,赞赏刘墉说得好。君臣们说笑着就来到了盘山最大的寺院--万松寺。
乾隆来到弥勒佛面前,见弥勒佛朝他直笑。就对纪晓岚说:“纪昀,你看弥勒佛祖他为什么一个劲儿地朝我笑啊?”纪晓岚回答说:“万岁,这是‘佛见佛笑’。”乾隆听了很高兴,可是走进了弥勒殿的时候,又问纪晓岚:“纪爱卿,他怎么也朝你笑啊!”纪晓岚机智地回答:“万岁,他笑我不成佛。”乾隆皇帝和大臣都笑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