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与盘山的不解之缘

标签:
人文不解之缘this楼阁乾隆皇帝盘山文化 |
分类: 话说由来 |
乾隆皇帝与盘山的不解之缘
文/枫叶飘落
天津蓟县的盘山属于国家重点4A级风景名胜区.历史上被列为中国十五大名胜之一,以“京东第一山”驰名中外。盘山位于天津市蓟县城西12公里,南距天津市区110公里,东临唐山市100公里,西至北京90公里,是清王朝谒东陵的必经之地,它以崇山峻岭、怪石奇松、清泉秀木、寺庙古塔而享誉京津。据史书记载,魏武帝曹操、唐太宗、辽太宗、辽圣宗、金世宗和清代的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都曾经巡游盘山,礼佛参禅。在游历盘山的帝王中,乾隆皇帝来得次数最多、留下遗迹最多、对盘山建设贡献最大。乾隆皇帝一生28年间游览盘山达32次。 最多时一年来了三次,并发出“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感慨。直到当上太上皇以后,已87岁高龄的乾隆,还撑着老弱的身体,最后一次来到盘山游玩。有此可见,他对盘山的迷恋不是一般。
乾隆皇帝一生喜好游玩,迷恋山水,曾经自称“ 山水与我有夙愿。”他除了下江南,上热河外,游览最多的留下手记诗词当数天津蓟县的盘山了。还在他做亲王的时候,就曾经反复阅读盘山志,对盘山的美景十分向往。自从他当上皇上以后,每年到清东陵拜祭祖先回京的路上,都要到盘山游览。他被盘山的自然风光,众多的名胜古迹所吸引,对盘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乾隆皇帝先后为盘山寺宇题写了十九条匾额、十三副楹联,但由于有的提写时间靠后,《钦定盘山志》只收录了十五条匾额,七副楹联。《日下旧闻考》将后写的四个匾额、六副楹联全部搜录。其中包括清峰寺殿内悬额“耆阖分秀”,联曰:“镇留岚气闲庭貯;时落钟声下界闻。”盘古寺联曰:“虚窗不得疏还密;诘迳何妨静以深”。由于《日下旧闻考》的收录,使得这些宝贵的联额得以保存,流传至今。
盘山号称东五台山,是和山西五台山相对而言的。传说,乾隆皇帝曾请人算命,算出有“和尚命”,遂命一名和他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替他出家,法名云海。这出家的地方,就选在了有“京东第一山”之称的盘山上的天成寺。天成寺是一个重要的寺庙,这里的文物也很多,“乾隆御碑、古佛舍利塔、千年古柏、辽代明代的碑记、彻工长老的灵塔、飞帛涧、善蛇洞、涓涓泉等等。”
天成寺也是乾隆皇帝所到最多的一个寺,处处可见乾隆的诗,进来之后可见一座楼阁式的建筑,这就是乾隆和皇太后休息的地方。建造这个楼阁曾经有一个故事。
(《古蓟州》上编著乾隆皇帝第一次来盘山的时间是1739年的9月17日,传说的时间是1742年)乾隆第一次来盘山,当时乾隆与皇太后拜佛完毕想让母亲休息一会儿,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乾隆就把云海叫到身边,要建一个供太后休息的地方,他们当即商议了一个楼阁的建造计划,选择了依山而建。用了两年时间建成了一座美观大方、气势恢宏的楼阁。1744年乾隆和他的母亲又来到盘山,他们一到便望见这座美丽的建筑。乾隆观赏着新的楼阁,打开窗子立即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由于依山而建位置优越向外望去江山一览无余。乾隆高兴地说:“真是江山如此多娇,一览无余啊!”于是“江山一览阁”由此闻名。
据《清代园林图录》记载,乾隆皇帝一生写诗四万余首,仅吟咏盘山的诗就多达近1700首,其中著名的有《盘山》、《望盘山天成寺江山一览阁作》、《望盘山口号》等等。《盘龙松歌》的“何处无松,盘山之松天下松之宗!”成为歌咏松树的千古名句.
一代帝王如此钟爱盘山,为盘山历史描摹上了精彩的一笔。也为天津蓟县的旅游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附上几首乾隆皇帝为盘山所做的诗句.
乾隆盘山诗之《盘山》
盘山山色翠空蒙,
我欲登游雾半封。
寄语山灵还订约,
他时拟上最高峰。
乾隆盘山诗之《登盘山江山一览阁作》
两峰天辟仙壶路,
到眼江山万派分。
树匝丹崖空外合,
泉鸣碧涧静中闻。
缘阶择走秋声细,
袅鼎香飘瑞霭纷。
今日身行图画里,
六尘幻有等浮云。
乾隆盘山诗之《登盘山口号》
千林叶落见山容,
翠嶂丹崖历几重。
漫议当年曾订约,
今朝果上最高峰。
欢迎指正其它博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