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版基金】先秦乐制史(杨赛)
2022-03-11 16:11:11
标签: 先秦乐制史
《先秦乐制史》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杨赛:《先秦乐制史》,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日前,国家出版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公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申报的《先秦乐制史》入选。
国家出版基金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主要资助优秀公益性出版物的出版,包括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国家出版基金坚持“体现国家意志,传承优秀文化,推动繁荣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宗旨,重点资助坚持党的出版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代表我国出版业发展水平,代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水平,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的优秀出版项目。
《先秦乐制史》研究中国音乐制度的起源与早期的发展,是中华礼乐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礼乐文明渊源有自,一而贯之,从未断流。黄帝集上古以来乐舞之大成,制作了《云门》《大卷》《咸池》,建立了丰富的听觉图腾体系,是中华礼乐文明奠基人。颛顼制作了《承云》,大大丰富了器乐的表现力,推动了音乐的发展。尧增修《大章》,宣扬平章百姓的政绩。舜制作《九招》和《南风歌》,宣扬自己的孝道和政绩,开创了弦歌治国的模式。禹制作《大夏》,宣扬治水的功绩,并实施礼乐教化。商汤集历代祭祖礼乐之大成,制作祭祀契和配祀相士的礼乐。《商颂》五篇被孔子编入《诗经》。西周广泛吸收前代礼乐成果,集先秦礼乐之成,创建了声诗体系。东周礼崩乐坏。后来学者从来都没有放弃复兴礼乐文化的努力。先秦音乐与典章制度、风俗传统、治理经验密不可分。《先秦乐制史》以较新的史学观为统领,紧扣音乐这一主题,细读细辨纸面文献与考古发掘成果,发掘音乐传说的史料价值,重构上古中国音乐制度史。杨赛研究员十分熟悉中国古代音乐史料,提出了与本时段史料相适用的理论,对古代乐谱与古代乐律有较深入、较持久的研究,紧紧抓住先秦音乐制度的起源与发展这一线索,综合运用史学、文学、音乐学、考古学的史料,综合运用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将上古音乐史放到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社会治理中进行考察,以古鉴今,以今推古,对整个礼乐文明的研究有较重要的启示意义。
杨赛,文学博士。上海音乐学院研究员。曾为比利时根特大学艺术哲学博士后,复旦大学文艺学博士后,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学博士后。出版专著《中国音乐美学原范畴研究》(中英文版)、《任昉与南朝士风》等,主编、创作《唱响中国梦》原创歌曲集50首,发表音乐学、文学、艺术哲学领域论文100余篇,整理传唱古谱诗词歌曲1000余首,主编教材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国家出版基金等国家级课题8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上海文化发展基金等省部级课题30多项,获得省部级创作奖、研究奖、教学奖20项,培养卓越青年艺术人文创新型人才200余名。
【国家出版基金】先秦乐制史(杨赛)
《先秦乐制史》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日前,国家出版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公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申报的《先秦乐制史》入选。
国家出版基金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主要资助优秀公益性出版物的出版,包括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国家出版基金坚持“体现国家意志,传承优秀文化,推动繁荣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宗旨,重点资助坚持党的出版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代表我国出版业发展水平,代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水平,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的优秀出版项目。
《先秦乐制史》研究中国音乐制度的起源与早期的发展,是中华礼乐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礼乐文明渊源有自,一而贯之,从未断流。黄帝集上古以来乐舞之大成,制作了《云门》《大卷》《咸池》,建立了丰富的听觉图腾体系,是中华礼乐文明奠基人。颛顼制作了《承云》,大大丰富了器乐的表现力,推动了音乐的发展。尧增修《大章》,宣扬平章百姓的政绩。舜制作《九招》和《南风歌》,宣扬自己的孝道和政绩,开创了弦歌治国的模式。禹制作《大夏》,宣扬治水的功绩,并实施礼乐教化。商汤集历代祭祖礼乐之大成,制作祭祀契和配祀相士的礼乐。《商颂》五篇被孔子编入《诗经》。西周广泛吸收前代礼乐成果,集先秦礼乐之成,创建了声诗体系。东周礼崩乐坏。后来学者从来都没有放弃复兴礼乐文化的努力。先秦音乐与典章制度、风俗传统、治理经验密不可分。《先秦乐制史》以较新的史学观为统领,紧扣音乐这一主题,细读细辨纸面文献与考古发掘成果,发掘音乐传说的史料价值,重构上古中国音乐制度史。杨赛研究员十分熟悉中国古代音乐史料,提出了与本时段史料相适用的理论,对古代乐谱与古代乐律有较深入、较持久的研究,紧紧抓住先秦音乐制度的起源与发展这一线索,综合运用史学、文学、音乐学、考古学的史料,综合运用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将上古音乐史放到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社会治理中进行考察,以古鉴今,以今推古,对整个礼乐文明的研究有较重要的启示意义。
杨赛,文学博士。上海音乐学院研究员。曾为比利时根特大学艺术哲学博士后,复旦大学文艺学博士后,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学博士后。出版专著《中国音乐美学原范畴研究》(中英文版)、《任昉与南朝士风》等,主编、创作《唱响中国梦》原创歌曲集50首,发表音乐学、文学、艺术哲学领域论文100余篇,整理传唱古谱诗词歌曲1000余首,主编教材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国家出版基金等国家级课题8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上海文化发展基金等省部级课题30多项,获得省部级创作奖、研究奖、教学奖20项,培养卓越青年艺术人文创新型人才2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