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赛新风雅的博客
杨赛新风雅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909
  • 关注人气:1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城市精神】玉兰花开(上海市花之歌)

(2020-06-11 08:27:07)
标签:

玉兰花开

分类: 文艺创作

《玉兰花开》儿歌礼赞人民城市上海

杨赛

一、礼赞人民城市上海市花

两声部儿童歌曲《玉兰花开》歌颂了上海市花白玉兰花白、花香、花开早,礼赞人民城市上海“开放、包容、创新”的城市品格和“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 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歌曲由杨赛作词,解本康作曲,包迪编曲,孙嘉研、杨欣嘉、陈禹昕、洪梓瑶四位小朋友演唱

儿童歌曲《玉兰花开》以花为喻,运用中国音乐文学“香草美人”比兴手法,艺术地表现上海城市品格和城市精神。《玉兰花开》共有四段,为AABB结构。第一段唱白玉兰在寒食清明时节开花,微风细雨中报春到万家。意寓上海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排头兵。第二段唱木兰舟行驶在浦江,沿途两岸是城市的时代新风貌,游人系舟上岸,流连忘返。意寓上海城市的开放、包容与青年一代的创新创业精神。第三段玉兰花很香,浦江上往来船只如梭,商业十分繁荣,充分显示了上海发展的新成果。第四段唱玉兰花很白,东风浩荡,春天从江南到江北登陆中国,上海汇集长江沿线的物资和人才,融汇中外文化。

1978年以后,上海市民对推选市花的呼声逐渐变高。1983年4月,市政府提出将月季、桃花、海棠、石榴、杜鹃、白玉兰等作为候选市花。同年,市政府在人民公园、中山公园、复兴公园、杨浦公园等11个公园设点,请市民投票评选。据悉,市政府最后收得10万多张票,其中以白玉兰票数最多。经专家评议,初定白玉兰为市花。市园林管理局将《关于推荐本市市花的报告》呈市人民政府。1986年9月9日,市人民政府于提请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1986年10月25日,经第八届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白玉兰为上海市市花。1986年,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设立中国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上海)。2005年,改名为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上海还先后设置了多个白玉兰市级奖项。

白玉兰,属木本花卉,原长于我国中部地区,上海有长期栽培史。共青森林公园、上海植物园种植颇多,复旦大学也将它作为校花。白玉兰开花特别早,3月下旬,清明节前,尽管春寒料峭,它就繁花盛开,是上海报春的指示植物。白玉兰树姿优美,先开花后发叶,开花时满树繁花,朵朵向上,金玉满堂,既大又白且芳香,被誉为“白花如玉、香郁似兰”。玉兰树又叫木兰树,可用于造船,叫木兰舟木兰舟船体巨大,结构坚固抗风浪强,体现了中国古代造船业的世界领先水平,闻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

2020年1月17日,在“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专题会议上,24位委员争相建言献策。王慧敏委员建议,用好上海市花白玉兰来弘扬城市精神,提升上海市花“白玉兰”的文化品牌影响力,通过举办文旅融合的白玉兰文化节、文化设计大赛,用市花弘扬城市精神。沈莹委员建议,进一步鼓励原创的儿童艺术作品。

二、上海的城市精神与品格

 

2003年,上海召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正式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八个字作为上海城市精神。2007年5月,在市第九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在代表第八届上海市委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与时俱进地培育城市精神”,增加“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表述。上海十六字城市精神完整表述形成。

2011年11月,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上提出,要结合上海历史文化积淀和现阶段发展实际,积极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8年4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力打响“四大品牌”推进大会,强调文化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好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充分激发上海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成更加开放包容、更具时代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努力使“上海文化”品牌成为上海的金字招牌。

2018年11月5日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讲话指出:“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讲话高度概括了新时代上海的重要战略地位:上海是上海人的上海,也是全中国的上海,全世界的上海。上海是长江三角州的中心,是长江与东海的交汇点,是中国东南海岸线的中点。近现代以来,上海长期引领中国风气之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行者和排头兵,要在开放、包容、创新的城市品格引领下,作出新的担当和贡献。

三、“四史”是上海文化创新的原动力

红色文化是黄浦区文脉和灵魂。黄浦区是党的诞生地,共青团的发源地、国歌的唱响地、解放上海第一面红旗的升起地。这些红色文化地标体现了黄浦城市品格和城市精神,追红色记忆、走红色足迹、悟红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上海文化品牌建设要紧紧抓住文艺原创这个牛鼻子,努力建设国内外演艺作品首发之都。要打通教学、科研、创作、表演、传播的通道,深入挖掘都市文化、江南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努力构建文化创新体系,不断推出新人新作,全面加强文化创新的活力和实力,提升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文化创新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要把“四史”与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化自信


玉兰花开

作词:杨赛(上海音乐学院)

微微雨,

微微风,

池塘春水满,

寒食又清明。

 

半开半合玉兰花,

报得春晖到万家。

 

木兰桨,

木兰舟。

城中灯市乐,

江上白沙鸥。

 

木兰舟系木兰花,

留住江南好年华。

 

玉兰花开,

玉兰花儿香。

二月东风新天地

数声长笛过浦江


玉兰花开,

玉兰花儿白。

一枝芳信春行早,

不负江河弄海潮。

 

啊,

玉兰花。

 


【上海城市精神】玉兰花开(上海市花之歌)

【上海城市精神】玉兰花开(上海市花之歌)

【上海城市精神】玉兰花开(上海市花之歌)

【上海城市精神】玉兰花开(上海市花之歌)

【上海城市精神】玉兰花开(上海市花之歌)

【上海城市精神】玉兰花开(上海市花之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