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李元胜老师的《无限事》

(2013-07-18 23:56:07)
分类: 诗意生活

                     一个穿越在生活细枝末节中的人

                        ——读李元胜老师《无限事》

   我习惯性称呼书的作者为老师,读书如读人,读书如交友,读书是一门学问,每一本书总是给我带来无限真知,因此叫作者一声老师是我发自内心的一种感激,感谢。在写自己的感想之前先欣赏一下李老师的诗歌,这几首诗歌来自他的最新诗集《无限事》

   李老师的诗歌几年前就拜读过了,那是零零散散在《诗刊》上面读过一些,当时也不曾有些记忆,今天从当当网上买来一本细细研读,先是零零散散读一点,然后坐下来再读一遍,似乎有些眉目,心中有些点点滴滴的感觉,记录下来不算评论,没有能力,也没有资历,更没有这样的经历。

   从生物学上看来,人是自然的产物,当然很多诗歌主题离不开自然这个永不枯竭的源泉,千丝万缕的联系,李老师的诗歌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对自然世界的主观反映。当然这也是很多写景状物诗歌最通常的手法,李老师运用的娴熟,且不凡潜移默化中让人接受,且受到感染,细细品味不凡人生哲理,整本书这样的诗句比比皆是,《湖畔偶得》中这样的句子:时光转动,风起了,我走过湖堤一如当年\身体似扁舟,我仍爱他人世间的起伏飘荡\时有靠岸之心,时有银辉满仓\ 人世间让人沉浮飘荡的事情,让人心酸痛苦的事情,让人失去自我,甚至的失去主宰自我的时候也有,是有靠岸之心,因此诗人借自然之实物,表达心中的思考,或者是生活之感悟。

   《鼓浪屿》中,她的台阶我好像坐过 \ 她的安静,有一些锈迹的街\ 目光茫然的猫\ 都比较如我意\ 最重要的是\站在礁石上\不管我是好人还是坏人\ 都会有浪花\很多浪花\ 一圈一圈从空中围过来\ 最后一句话让我遐想,人世间自然对待人类是公平的,甚至不管你是好人还是坏人,都会有浪花向你涌来,示意拥抱,让你物我俩忘,让你沉静在自然之美当中,可以洗涤我们不曾干净的灵魂,让我们在自然的洗礼下,心灵得到净化,心灵变得更加纯洁。更有《青龙湖的黄昏》中给人带来更加清新的感觉:我们闲聊,直到雾气上升\树林相继模糊\一幅巨大的水墨画\我们只是无关紧要的闲笔\那是多好的一个黄昏啊\就像是世界上的第一个黄昏\ 自然在李老师的笔下的一幅幅水墨画,那慢慢升腾的雾气仿佛是作者在轻轻地泼墨,在渲染,在勾勒,在写意,作者笔端流露的是自然之美,自然之趣,自然之气,在与自然相比,是无比的渺小与微不足道,就像一粒尘埃,一阵青烟,一缕晚风,甚至是自然之多余的败笔,闲笔,可有可无之笔。 

    人又是社会的,因此另外一些诗歌自然是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类,对人性的思考。这些思考是透过生活的细枝末节,穿越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因此我们有理由这要看待,理解李元胜老师的诗歌,李老师有一个行走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中的人,一个热爱生活且善于思考的人,一个执着于生活的每一个场景,每一次有意义的瞬间......

   再请大家仔细阅读下一首《折射》中的句子:这当然很不公平\我尊重每一个日子\每一份,被称为当下的时空\但记忆有自己的选择\而且非常固执\有时我倾向于服从,\比如 在小区的夕阳里散步\ 起几位死去的故人\阳光,突然呈现某种荒凉之美\仿佛光线经过他们发生了奇异的折 记忆像一束光,闪现的不一定是我们曾经的刻骨铭心,不一定是最美丽的一霎,不一定是那最初的惊鸿一瞥,但一定是发自我们灵魂深处的,一种潜意识的光芒,是我们生活中的盐,水,空气和面包,是真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照亮我们活着的人的前进的灯盏,是心灵的慰藉,是一剂最鲜最美的心灵鸡汤。人是一种神奇的生灵,生活在社会的同时,也生活在属于自己的空间,具有很强的独特性,这也许是哲学家或者是心理学家思考的问题。  

   李元胜老师诗歌是多元的,多向的,多角度的,折射生活的方方面面,李老师当然也是一个善思的人,一个生活在当下,一个有担当的诗人,读李老师的诗歌,感受诗人心灵的律动,感受一个伟大的灵魂,高尚的人格无时无刻在感染你,影响你,让你在享受穿越文字之美,同时潜移默化练就你的人格,让你成为一个具有高尚的人品,拥有生活中的品味。让我们喜欢,欣赏,玩味的诗句比比皆是,如《当一个人还年轻》中:当一个人还年轻\他写的东西,会奔跑\会像豹子一样\把藏在黑暗的人追逐\ 当他已经老年\写的东西,变得安静\ 像一面不说话的镜子\ 只用微弱的光\ 照亮周围人的空洞,《我在街上看你们走过》中体现了作者欣赏生命之美。《墓志铭》让我们学会欣赏残缺的生命之美,体悟生命的脆弱,珍惜生活的每分每秒,让我们做一个永远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总有此时》作者更换一个角度描述,表达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和思考,生命中人与人之间的某种默契或者某种关联,这个世界上,我们人类不是孤单和孤独的,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关心和关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层关系,每一种依恋,我们的生活都会充满阳光,只有我们像阅读李元胜老师《无限事》的诗歌一样,细细品味生活,感悟生命,我们的每一天,每一时刻都会充满阳光。

 

◎青龙湖的黄昏

 

是否那样的一天才算是完整的

空气是波浪形的,山在奔涌

树的碎片砸来,我们站立的阳台

仿佛大海中的礁石

衣服成了翅膀

这是奇迹:我们飞着

自己却一无所知

 

我们闲聊,直到雾气上升

树林相继模糊

一幅巨大的水墨画

我们只是无关紧要的闲笔

那是多好的一个黄昏啊

就像是世界上的第一个黄昏

 

 

◎紫色喇叭花

 

晨光里,我想拍好

紫色的喇叭花,但相机力不从心

镜头没法解释如此美的紫色

始终犹豫着,在红和蓝之间

而我,只能看到酒杯般的花瓣

美得过份的紫色,斟得太满

简直就要溢出,它经过漂亮的曲线

突然收窄,仿佛那里有

不想公开的楼梯

漆黑的地下室,凌乱的砖头

遮掩一条神秘的路

在路尽头,没有紫色,没有相机

世界尚未开启,我们尚未出生

 

 

◎乘马爬犁驶向禾木附近山坡

 

只有在这里,寂寥才是看得见的

它有着一棵树的形状

但是没有叶子,像盛开的铁丝

当大地运行,它们深深划伤着

天空巨大的琥珀

 

只有在这里,寂寥才是液体的

它有着一滴眼泪的温度

当我的眼框四周全是积雪

当我在自己的局限里

为眼前的辽阔突然颤栗

而道路,已转向另外一边

像飞机向上昂起,分开空气

 


湖畔偶得 

 

夜晚之鱼挣脱了,鳞片散落天边     

湖水若有所得,疼痛的小词   

终于有一个斑斓的尾巴 

垂柳袖着手,保持古代姿势 

而它看不见的根系,展开潮湿的幻想画

时候还早,幼蝉在地下三尺闭目吮吸,不问昼夜 

还需历经数年,它们才凑齐一套翅膀和云曲  

柳啊蝉啊顺从于冬的沉默夏的疯狂

不知自己也是钟表的一部分

时光转动,风起了,我走过湖堤一如当年 

身体似扁舟,我仍爱它人世间的起伏飘荡  

时有靠岸之心,时有银辉满舱

 

 

◎墓志铭

 

好的小说须有基本的枯燥

好的电影,须有适当的闷

我理想的生活,当然

也得有基本的枯燥

适当的闷

 

我恐惧着过于精彩的故事

因为总有一天,会有人噙着泪

走到我面前:

兄弟,你演得真好

我都感动得哭了

 

好的友谊须有基本的距离

好的爱情,须有适当的缺陷

我喜欢你,缘于你微笑时

那细微的不对称

 

所以,好的人生

须有基本的无聊

好的时光,须有适当的浪费

让我们历经旅行和压抑

眼前终于出现

沙漠般的真实、冷峻之美

 

这样,当我挥别人世

终于可以欣慰地说——

谢天谢地

我没有相信过《读者》的说教

也没有过上它所描述的生活

 

 

◎折射

 

我能记起的,是一生中的某些年

一年中的某些天

它们就像景象不凡的树林

每过一天,就会更加繁茂

其他的日子

不过是通向它们的小路

围绕着的田野

 

或者,什么也不是

只是那片树林的摹本

对它们的再次回忆,或模仿

 

这当然很不公平

我尊重每一个日子

每一份,被称为当下的时空

但记忆有自己的选择

而且非常固执

 

有时我倾向于服从,比如

在小区的夕阳里散步

想起几位死去的故人

阳光,突然呈现某种荒凉之美

仿佛光线,经过他们时

发生了奇异的折射

 

 

◎空气

 

那个死去的人

还占用着一个名字

占用着印刷、纸张

我的书架

占用着墓穴,占用着

春季最重要的一天

 

那个离开的人

还占用着机场和道路

占用着告别,占用着我的疼痛

所有雨夜

 

其他的人

只能挤在一起

因为剩下的地方并不宽敞

他们拥挤在一起

几乎失去了形状

 

每天,每天
我眼前拥挤着空白

我穿过他们就像穿过层层空气

 

 

◎十年

我们有着某种速度,像火车

车头向前,车尾永远留在原地

人在远行,故乡留在原地

最爱的人留在原地

一切不过是撕裂、无限拉长的

道路,逐渐增加的空虚

 


◎医生的悲剧

 

我被麻药驱赶着,就像

一个居民,被迫逃出自己的房子

 

留下的木质的身体

被打开,被修整,被雕刻

 

他们一边赞叹,一边工作

他们雕刻出一个气度不凡的酒橱

 

是为了欣赏,或者庆贺吧

他们取来了各个年代的好酒

 

他们互相握手,拍照

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的悲剧

 

因为我突然醒了,从发愣的他们的面前

起身离去,也顺便带走了他们的收藏

 

 

◎土豆是盲目的

 

土豆是盲目的

当一个土豆,爱上另一个

它们羞涩的牵手,就像

被切细的丝条,交错地叠在一起

它们拥抱,代价更大

失去边缘,失去形状

还要经历碾碎成泥的过程

 

但是土豆没有后悔

它们前赴后继,拥挤着

朝着幸福,朝着虚无

 

只有一个土豆留了下来

脱离了集体,脱离了爱情

阴暗的怀疑,长出了绿芽

它悄悄积累了

生存所需要的全部毒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