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15)班目前存在的问题
今天已经是十一月二十一日,我班六十一位同学在这个新的班集体——七年级(15)班度过两个月紧张的初中学习生活,也经历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孩子们感受到三十八中硝烟弥漫的期中考试,同时也在教师们带领下进行紧张而繁重的复习。正如一位刚刚在周一国旗下讲话同学总结的那样,考试过后几家欢喜几家愁,虽然不能说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优秀者获得家长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同学们的青睐和追捧,落后者受到家长的批评和冷眼,也是同学的唏嘘和教师的责罚和批评。作为班主任,我没有过多地表扬优秀者,更没有对落后者投以冷眼和鄙视的目光,我以为静静的旁观者,一个默默思考的第三者,只是悄悄的观察我们班级六十一位孩子在操场上站个队而已。我悄悄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他们的行为习惯是否存在惊人的一致,甚至是一一对应关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家长的家庭教育是否存在千丝万缕关系。家长的人文素养和他们对孩子教育关注的程度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家庭的温馨与和睦是不是直接关系到孩子人格的健全,快乐的成长。
最近一段时间,不断找一些优秀孩子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的孩子家长进行交流,发现一切都是有理由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一切也都是存在个性的差异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家庭教育一定要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只有形成合力教育才能获得成功。通过和多位家长的交流接触,感觉我们班级的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是很高的,对待我的教育设想和教育活动是认可的,仅仅经历两个多月的教学我们老师和家长已经建立了信任关系,家长对待我们班级的授课老师是认可和称赞的,通过家长的言谈我能感受到我们班级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的认可和喜欢的,我们教师的辛勤工作和对孩子充满爱心的教育是有成效的。尽管如此,我们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想动态,行为品质以及孩子的家庭教育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实际问题,在此家长会上一一列出,与家长进行沟通无极限,便于家长了解孩子,发现孩子,进一步了解初中一年级阶段学习生活特点,了解初中起始年级学习生活的重点,难点以及如何帮助孩子,鼓励孩子,对待孩子的学习,成长报以期待的目光。
目前,我们七年级十五班的六十一个孩子已经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一个稳定,和睦,互助的班集体,每一个孩子都有一种归属感,甚至有一种家的温馨,我们已经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班集体,每一位同学在班级都有自己的一份工作,一份职责,一份依恋,班集体是孩子们学校生活的乐园和天地,是他们学校生活的阵地,是同学交流、交往的温馨的家园。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班级建设的领导者,一名学生学习生活的领路人,学会冷静的思考,缜密的分析,及时的总结,不断的发现班级潜在的问题,这些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共性个个性的问题值得我们教育者思考,寻求解决办法,也值得我们家长们了解,将这些带有共性个个性的问题和自己的孩子进行比较分析,观察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
我们班级六十一位孩子来自六十一个不同的家庭,由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甚至家长接受教育的层次不一样,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这都或多或少决定着孩子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方法。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了解和沟通,我已经发现我们班级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家长的思想品质,思想境界水平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特点。希望通过我对我们班级孩子学习习惯,学校听课习惯,作业习惯,交往习惯等等情况分析,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这样那样的坏习惯,回去够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分析自己孩子是否存在某种坏习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现象一:一部分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较为优秀的孩子,他们大多具备良好的家庭环境,他们听课专注,聚精会神,课堂效率较高,例如朱辰,朱清怡,周慧,郑天琦,谢薇娜,张宇含,陈恩格,徐明越,林雨欣,孙丽雯,吴旋,胡正阳,闻一畅,凌子成,马雨辰,王宏宇,王睿奇,王哲睿等同学,他们作业完成及时,没有拖拉现象,家长作业检查,签字一丝不苟,孩子们上课精神面貌好,无论他们坐在那个角落,都会积极主动参与教师课堂,他们上课效率高,因此作业速度快,成绩优秀,这一部分孩子也出现一些不理想的状况,部分孩子出现一到两个学科成绩不够理想,希望家长关注这些孩子薄弱科目的学习,尤其晚上作业,例如数学不如意,叫孩子每天晚上第一时间完成数学作业,认真,打草稿,养成一次完成数学作业且保证作业的正确,整洁,条理,甚至要求孩子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攻坚克难,独立思考,培养孩子顽强的意志品质。
保持优秀必须没有片刻现象,如果某一科目较差,明显知道孩子小学语文,数学或者外语不行,尽早进行补缺补差,如果语文周记写的都糟糕,数学成绩每次不及格,或者偶尔及格,外语小学没有考过九十分,不要心存幻想,孩子自己的很难赶上,需要补缺补差,需要我们家长及时关注孩子的课堂听课,课后作业,每天晚上看看当天作业质量,尤其数学老师作业批改,以及数学小试卷错误种类。发现孩子不足,进行查缺补漏,补缺补差。
现象二:一部分孩子学习成绩尚可,没有惊人的缺点,但是在课堂学习和课外作业上存在一些学习习惯问题,例如作业时间思想不集中,磨蹭时间,不能专注,专心,专一,甚至作业时间同时留念几件事,不能聚精会神完成家庭作业,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喝茶,一会儿出来看看家长在干什么。家长如果发现这样问题应该及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家长,学生,老师三者沟通,教师当面沟通与交流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是家长磨破嘴皮子换不来的。这些孩子只要摒弃不良学习习惯,学习进步的显而易见的,而且通过家校联合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也可以通过外力让孩子更加端正学习态度,一个孩子有了态度,有了习惯,有了家长关注,教师的及时教育,家校沟通与合作,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现象三:一部分同学学习上存在严重的学科成绩良莠不齐问题,对待这一部分孩子的教育难度较大,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的形成除了习惯,态度,方法之外,还有更多的其他因素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我们班级在第一次测试的时候表现出语文基础普遍不理想,部分孩子语文水平甚至相当于小学四五年级水平,一篇周记十几个到二十多个错别字,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检查力度,强化周记的写作,甚至做到盯人战术,到这次考试我们班级的语文成绩基本和其他同类班级持平,希望我们家长坚持让孩子进行每日阅读,每日写感悟,我们班级的朱辰,谢薇娜,朱清怡,徐明越,陈恩格,李子涵,王宏宇,高瑞,杨康伟,陈媛媛,吴曦航,张剑飞,蒋家敏,张雪莹,林雨欣,胡正阳,陆文韬,余秋凡等同学一直坚持,比较认真,希望家长认真对待这项工程,激发孩子阅读和写作热情。让孩子热爱书本,热爱阅读,一个爱书的人一生不寂寞,与书为友快乐一生。
现象四:很有一部分孩子语文阅读能力很差,在孩子们入学之初我们语文第一次测验时,有近十三人语文基础知识不及格,语文刘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严格要求孩子们从字词抓起,从认真学好每一篇课文做起,但是部分孩子语文预习不够认真,这次期中考试中我们班级孩子的基础知识明显进步,但是有暴露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希望家长关注孩子阅读作业,要求孩子认真完成刘老师布置的阅读和理解作业,如果您的孩子其他科目都很好,考虑强化辅导,或者是买一些阅读和理解的书让孩子进行额外练习,掌握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由于是应试教育,我们家长和老师不得不考虑孩子的成绩,尤其是语文应试技巧.坚持让孩子进行阅读训练,坚持读报写批注,这是语文老师一直要求的,另外,每晚美文阅读写感悟也是很好的习惯希望能够坚持的一定要坚持下去,
现象五:一部分同学开始使用手记上网,甚至利用手机进行传送作业答案,我们班级有两位男生由于迷恋网络,甚至家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眼睛视力严重下降。我们班级出现两次作文来自网络,而且根据我调查其中这两位孩子的作为曾经抄袭网络,写出的作文来自网络,有一位男生迷恋网络导致双休日不完成作业,然后不敢上学,这样的事情发生两次,导致这次成绩下降非常厉害,有原来的男生排名前几名下降到几十名,希望其他家长引以为鉴,不要重蹈覆辙。可悲的是家长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长期以往,孩子没有希望,如果再发生类似的问题责任自负,三十八中既培养一、六、八种子选手,也培养私立学校生源。手机的使用是孩子孩子成绩下降的洪水猛兽,也是男女孩子早恋的导火索,上一届我们我经历了惊魂失魄的例证,一个女生从380名下降到1100名,最后十中没有考上,男生勉强上十中,另外一个女生在中考前半个月悬崖落马,最后考上八中,男生只考上十一中。他们发展到外出约会,夜里发送短信几十条。
手机的另外一个坏处就是阅读电子书,玄幻小说(上一届有一个孩子走火入魔),希望家长多关注孩子的阅读内容,阅读书籍的品味,尤其不能让孩子阅读质量低略的书籍,培养孩子阅读品味,阅读水平,让孩子远离图画书,小人书,玄幻小说,言情小说。让孩子阅读经典书籍,小说,散文,诗歌,尤其要阅读课标上规定的中国近代,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甚至是四大名著等等。
现象六:一部分孩子出现严重的听课问题,这些孩子表现为各科成绩下降厉害,甚至几个学科成绩低于平均分,通过近期和孩子交流,探讨,和他们的同桌和周围孩子交流了解发现,这些孩子的最大特点是就是听课不专注,不用心,思想不集中,听课时目光呆滞,这样的孩子经过我的仔细观察也发现确实如此,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孩子学习成绩提高,一方面需要教师的关注,一方面需要家长的引导,尤其家长需和各科教师进行沟通,得到教师上课的关注,只有教师,家长,孩子三方面都努力,孩子课堂听课状态才能得以扭转,同时家长要抓住这次期中考试成绩下来的机会和孩子进行面对面的教育,没有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没有不想好的孩子,只有孩子主观思想发生改变,他的行为习惯,才能发生改变,加上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多关注,多方努力,才能彻底扭转被动听课的局面,才能够提高听课效果(有时间多给老师一个电话,多到学校老一次,甚至多发一条短信,也许你一个不经意的行为让老师多关注你的孩子。)。
现象七:部分孩子数学计算能力较差,一方面是因为小学基础较差,另一方面因为孩子上了初中以后作业难度加大,作业量增加,孩子在转型期间感到极大的压力,加上家长引导不能得法,导致孩子很难适应初中学习生活,针对这样的学习生活,需要家长及时和教师的沟通,得到教师课堂上是关注,教师利用课堂内外进行引导,疏导,帮助解决他们作业中遇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让老师在帮助的同时进行引导,指导方法,同时给予鼓励,增强孩子的学习信心。让您的孩子晚上作业时间一定要专心专注,第一时间解答数学试题,或者数学基训,数学全品等作用,数学教师多次小测验,其实就是要孩子认真作业,也是因为孩子们晚上的家庭作业质量十分堪忧,就是在我看过数学课代表的作业之后,也让我们感到不理想,不尽如人意。如果你的孩子晚上作业有一到两道试题不会写,这是正常的,盯着孩子,鼓励孩子想班级优秀的孩子进行询问,教会自己孩子学会学习,学会问人,学会勤学好问。
另外,这里我要提醒家长,在家作业时间也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时候,不要一遇到问题就求助于网络,求助于老师,求助于同学,久而久之您的孩子缺乏攻坚克难的决心,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因此,教育的很多方法都是双刃剑。
现象八:个别男女生喜欢和小学同学来往,甚至有串班现象,这是非常严重的坏习惯,希望家长关注孩子交流的圈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永远是真理。如果发现你的孩子和小学有坏习惯的孩子交往,说明你的孩子正在向坏的方向发展,如果您的在家里和你经常交流一下班级里面正面的消息,谈论班上优秀孩子是如何学习的,如何表现的,说明您的孩子获得别人的感染,正在受到优秀品质的引导,这是可喜的事情。
希望家长为了孩子成长多与优秀孩子家长交流,多与有更多家教经验的家长交流,不在孩子面前诋毁教师形象,对教师说三道四,不要一味依着自己孩子的一面之辞。我们家长心中对某个教师有个人看法,我认为是正常现象,小学六年你们接触很多优秀老师,我们也想着某些方面不如他们这是正常的,但是不要和孩子说,因为您的孩子还在留恋过去的老师,这样孩子很难走过“断乳期”,我们家长更不要和其他家长交流某个老师的缺点,一方面也许会以免以讹传讹,造成不必要的不愉快,一方面传到老师耳中影响老师的工作热情。
说实在,我们教师也是一味普通的劳动者,我们班主任几乎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你走进校园看看我们教师是怎样工作的就不会有太多的怨言,我们三十八中的老师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如果您真的为了班级发展,为全班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献计献策,您可以和我私下交流,我代表七年级十五的老师感谢您的帮助。其实我们老师首先是个普通人,人无完人,我们家长也应该报以宽容之心,不能完全使用媒体的目光,不能使用放大镜和聚光灯,这样我们很难在老师和家长之间建立互信关系,很难建立一座沟通的桥梁。我们能够教育您的孩子是我们缘分,孩子在这里读书三年,我们之间要做的事情就经常交流,互相帮助,互通信息,了解学生,帮助孩子,其实这也是一件高兴快乐的事情,我们之间没有利害冲突,有的只是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想,我们只有形成合力,才能让教育孩子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
现象九:个别孩子成长环境不够理想,导致成绩不够理想,一个完美的家庭,一个温馨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床,一对关爱孩子的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是大后方。得不到完整的爱的孩子他们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很难活获得身心的健康,很难获得永久的快乐,很难舒心的学习,很难像其他孩子快乐成长,当然作为教师,班主任,我们无法左右孩子的家庭环境,我们只能对此提出一些建议,我们只能多给孩子一些温暖,我们只能多关注孩子的成长,这里我讲这样的话题是因为家庭成长的环境与孩子学习,生活以及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我们教育学生经历的事情,还是我们从书本上看到的,一个家庭环境不好的孩子容易早恋,容易结交损友,容易养成更多的坏习惯,比如家庭教育环境较差的孩子先有手机,有的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让孩子拥有她想要的一切,其实这是大错特错,尤其是给孩子买手机,特别是给男孩子太多的零花钱,也是你正在给你孩子卖号游戏机的入场券。
现象十:我们部分家长对待孩子的关注程度比较少,有三到五位孩子家长,他们孩子小学没有养成好习惯,但是到了中学学习内容增加,增加难度,出现应接不暇,几乎不能跟上班级其他孩子的步调,还有几个丢三落四的孩子,主要出现几个孩子身上,希望家长多关注孩子的作业,关注校讯通,不要忘记带课本,带作业。我尽量少发短信,尤其集体群发短信,几个家长作业签字根本不看孩子作业内容,出现孩子错写作业,漏写作业,没有按照要求写作业,给孩子学习和老师的整体教学带来麻烦。
但我们班绝大多数家长按照老师要求做事,一丝不苟,从严要求孩子,我建议家长先严,后松,严格在前,严格容易培养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状态下可以放松,这是很多教育专家提出的观点,您有时间可以看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陈鹤琴的《家庭教育》等家庭教育专注。我们班级很多家长经常和教师进行沟通,密切关注孩子成长,例如李子涵,李月童,刘浩伟,丁睿远,闻一畅,毛宇翔,吴曦航,陆静仪,张宇含,杨康伟等家长经常和老师交流,孩子习惯,学习方法得到改进,希望家长多与授课老师交流,发现孩子不足,扬长避短,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薄弱科目的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