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消失的部优“龙松”名酒
标签:
365 |
平顺:消失了的部优“龙松”名酒
文◎黄建军
说起长治地方名酒,首当其冲人们会想到潞酒。潞酒因产于潞安府而得名。据古籍记载,潞酒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山西通志》列“酒之美者”有“汾潞之火酒盛行于世”的记述。可见潞酒与汾酒在我国古代已驰名于四海。
潞酒的知名度,在长治可以说是众人皆知。然而,在长治平顺也曾经有一款甘泉酒,虽然名气没有潞酒大,但因其悠久的酿酒历史和独特的酿酒工艺,使甘泉酒,早在乾隆年间,就名扬上党,饮誉三晋。
甘泉酒是山西省地方历史名酒,产于平顺县苗庄镇北甘泉村,故名为甘泉酒。在清代乾隆三年(公元1741年),北甘泉村就有用甘泉井水酿酒的记载。
甘泉酒的故事
http://s15/mw690/001nFCpSzy7gTXZyDIW9e&690
(酒厂旁边的奶奶庙)
北甘泉村位于山西平顺县苗庄镇西北,距平顺县城23公里。由于该村水位较低,历史上吃水均靠以旱井储存雨水为主。据说,村中曾有一眼深约十余丈的泉水,泉水甘淳清凉,北甘泉村由此得名。平顺县酒厂位于北甘泉村北,而关于甘泉酒,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以前,村里住着一位王姓老汉。有一天,天刚佛晓,王老汉就起床准备下地劳动。就在这时,一位芳龄少妇忽然跨进他家院门,王老汉看到后,正欲上前询问,哪知少妇却直奔他家西院而去。王老汉跟随着少妇的身影来到西院,却怎么也找不见少妇的踪影了,只看到一只大母鸡正在一块直径1米的湿地上啄来啄去,正当王老汉疑惑之际,那只大母鸡也腾空而去,从此这一怪事一直压在王老汉心头,终日惶惑不安。
过了一段时间,一位道人路过他家,王老汉赶忙将道人请入家中,卜个吉凶。道长问了前因后果,又在西院环视一周,然后屈指一算,缓缓说道:“该是东家发洪福,湿处是水,鸡属酉,水并酉,不是个‘酒’字吗?”言罢飘然而去,踪迹不见。听完道长的话,王老汉一扫之前的愁闷,转忧为喜。于是便找来工匠在母鸡啄过的地方深挖,果然挖出一股清泉,泉水非常甘甜。此后,王老汉一家人便开始用清泉水酿酒,没想到用泉水酿出的酒晶莹清亮,醇香扑鼻,绵软甘甜,沁人心脾,村里人喝了赞不绝口,纷纷介绍给亲朋好友,从此,来王老汉家买酒的顾客络绎不绝,此酒还远销三府,久而久之,甘泉酒便闻名远近,王老汉一家也从此人财两旺。发家以后的王老汉,总是时不时想起那个从自己面前一闪而过的妙龄少妇,他觉得这分明是天上的娘娘在保佑自己,于是就在清泉旁修缮了一座娘娘庙,将昔日所见的少妇形象重塑金身、终日供奉。并在庙院内植有松树一株,此树盘踞奇特,形如龙状,故称“龙松。”据记载,此树已有380余年的历史。
“龙松”让甘泉酒再造辉煌
http://s12/mw690/001nFCpSzy7gTY59sfx7b&690
酒厂大门
http://s9/mw690/001nFCpSzy7gTY6oj5m78&690
http://s4/mw690/001nFCpSzy7gTY7a8IH53&690
获奖龙松酒
http://s16/mw690/001nFCpSzy7gTY87iX51f&690
院内废弃的酒缸
http://s1/mw690/001nFCpSzy7gTY8GOo810&690
1981年,平顺县在传说王老汉酿过酒的地方建起了酒厂,酿制甘泉酒,并以“龙松”商标注册。“龙松”酒以优质高粱、玉米、豌豆等原料制成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用当地甘泉井水为酿造用水,采用传统的地缸发酵工艺,陈贮一年、经勾兑等工序配制而成。“龙松”酒质无色透明,口味清香纯正、绵甜爽口,系清香型大曲白酒。
1984年平顺县酒厂在厂长贾春发的带领下,购进了新型设备,在保持古酒特色的基础上,大胆进行科学尝试,改老五甑生产工艺为清蒸清烧,使产品的各项物理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并建立了贯穿于生产、销售全过程的五大管理制度,短短几年的时间,就使甘泉酒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年产量也由建厂初期的15吨,猛增到200吨,出酒率由36%提高到45%。
1986年,“龙松”50度甘泉白酒,代表平顺县酒厂参加了农牧渔业部举办的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全国白酒拼比。50度“龙松”酒,在众多参赛产品中脱颖而出,各项质量和理化指标均居参赛产品之首,荣获了部优产品称号,成为长治市饮料、酒类中第一个获得部优称号的产品。1987年,有关部门又进行了四次抽样检查,均符合优质产品标准。1988年,平顺酒厂生产的“龙松”牌特酿38度酒,又获得山西省酿造系统优秀产品称号。“龙松”牌甘泉酒连获殊荣,让甘泉酒再次走向辉煌,畅销国内19个省市。
“龙松”酒的没落
对于小规模企业,在巨大市场面前,一方面说是商机,利用好了前途光明;另一方面来说,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可以说,今天稍有考虑不详的地方,明天也许就会成为被淘汰的理由。
谁也不会想到,重生迎来辉煌的甘泉酒,会再次消失,并且是彻头彻尾的消失,留给长治人的只有脑海里残存的记忆和网络上偶尔翻到的几张图片。
平顺县酒厂的第二任厂长,也是最后一任厂长曹天德,一边在猪场(酒厂已经变成养猪场)给猪打针,一边漫不经心地述说着酒厂的故事。当年,因为需求旺盛酒厂生产的“龙松”酒远销全国各地,但由于销售资金不能及时回笼,导致酒厂没有资金维持生产,到他接任厂长的时候,酒厂已经不再生产产品了,库存产品全部销售给潞酒厂,也就是说到曹天德担任厂长的时候,平顺县酒厂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
我们不知道,平顺县酒厂销售出去的酒当时为什么会收不回钱?这也许和八十年代的营销策略有关,当时一些企业为了做大、做强,对销售风险考虑较少,通常的做法都是先发货,后收款。在对经营风险考虑不全的情况下,也许决策者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导致一个企业倒闭,并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