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致,应用于课堂研究,它是一种策略

(2025-08-02 14:53:11)
标签:

教育

精致,应用于课堂研究,它是一种策略  徐杰

一线教师最为宝贵的研究资源,是他的课堂实践。

精致的语文研究,也应当在课堂优化上下功夫,它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对教学内容选择的研究。

首先根据不同“体裁”的文本,提炼教学内容选择的规律性,其次要针对文本的个性化特征,研究“选什么教”和“选什么教更好”,甚至还可以在教学内容的“主流选择”与“教师个性选择”的契合相融上进行研究。

对教学方法选用的研究。

精致语文观认为,语文教学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用”的方法。何谓最适用的方法呢?

方法与内容的契合,方法与过程的相融,方法与活动推进的共生……

总之,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学情变了,有些方法就得跟着变,可以这么说,一切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对教学流程推进的研究。

同样的教学设计,不同教师的执行效果是不一样的,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推进”的不同。

研究课堂推进,研究课堂推进过程中的得失、进退、收放、抑扬,对于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显著的积极意义。

对教学细节呈现的研究。

教学细节,小而言之,是教学技巧,教学亮点;大而言之,是教学理念,教学艺术。

尤其是名师的教学细节,蕴含着丰富的研究资源,对名师的教学细节进行品味、鉴赏、分类、提炼,我们就能发现很多规律性的元素,甚至于,我们还能就某一个教学细节,在不同名师课堂的不同呈现进行对比研究,那样我们的研究会更深入。

我的专著《听徐杰老师评课》,对一些名师的最鲜明的教学细节进行了品味、欣赏,比如,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提问艺术、黄厚江老师的活动组织艺术、肖培东老师的教学语言运用艺术、王君老师的课堂切入艺术……

细节不“细”,对教学细节的研究,其实是一个深远而宏阔的工程。

总而言之,精致,在于方法的“巧”,在于过程的“丰”,在于积累的“厚”。尤其是学习过程的丰富、细腻、深入,需要教师精心谋划,精巧推进,精彩生成。

精致,不是繁杂,不是细碎,更不是小气,它与简约、深厚、宏阔等词语并不矛盾。

精致,是一种有层次的典雅,一种有内涵的大气,一种有深度的从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