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教师的笔墨工夫

(2022-06-28 08:49:22)
标签:

教育

语文教师的笔墨工夫

笔墨,指文字或文章作为语文教师,写字、写文章,就是基本的工夫。

解放前,当教师的被叫做“先生”,有很多都能用毛笔写得一手漂亮的字,也有相当的一部分写得一手好文章,语文教师更是这样。如陶行知、叶圣陶就是突出的代表。解放后,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如此。现在,虽然多媒体已经普及运用,写字、写文章可以直接在电脑或手机上操作完成,但是用笔书写还是不可避免的。数字化社会的到来,信息骤增,传递迅捷,虽然人们更多时候会用电脑、手机打字的方式写作、交流,但在很多场合下,用手使笔写字还是不可或缺的不仅这样,书写还涉及一个人和时代的审美观与价值取向。写字规规矩矩,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即使选择在电脑或手机上操作完成,也还是需要基本的笔墨工夫,如构思、表等。

如果一位语文教师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肯定能让学生称赞;如果能写出一篇篇好文章,更加会让学生佩服。老师写字的示范带动作用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力量之一。学生写字的好坏不仅与教师的严格要求有关,而且教师的身教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告诉我们,哪位教师的字寫得好他学生的字也可能写得好。学生欣赏老师写的字,进而喜欢讲的语文课。所以说,语文老师的书法能力不仅强化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还能增加其人格魅力。语文教师经常要指导学生汉字的书写包括写字姿式和握笔方法、书写笔顺、汉字间架结构、用笔方法等。现在课堂上的书法教学软件可以说应有尽有,但都不如教师随手写出的俊美字迹效果更强

语文教师,应当是具有基本的学养的。学养,就是学问和修养,学业上的修养。人文素养,“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还有文化素养则是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的素养的含意大为扩展,它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素质其本源为沟通的层次和传达的印象品位,分专业素质和社会素质。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就是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主要的就是语言文字知识。语文教师从备课开始,就伴随着素养的运行了。如果能设计出令学生喜爱的教案,上出生动、有趣的课,也就足以见出教师下的工夫。当然还包括朗读的引人入胜,板书的精彩呈现……都能表现出教师的素养程度,充分的笔墨功夫。当然,原来的备课,一般是在书本上进行的。现有有了多媒体,一般就可以在网上操控了。而在网上操控的熟练乃至得心应手,需要的可能要比在书本上进行更强的工夫。因为多媒体的操作,是现代化的技术、技能,不仅速度快,程度也精准、精密,只是字迹不能像用手书写那样的直接见出高低而已。

我退休时,县里的一位老教师,原来想约我和他一起到海南去办复习班。后来因为他不会多媒体的基本操作,也就不敢去了。而我却是在本世纪初自己学会打字上网的。将近20年来,无论是在学校教学,还是退休后受聘给别人做事、自行撰写文章,五笔打字轻松自如,基本上都能使用多媒体。就是阅读,也能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积累材料,分列不同的种类,保存一定的文字或影像资料,供写作使用。不仅如此,还把进入高等院校后写下来的日记、随笔和论文等等,一一地录入电脑,修改、加工。所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对本人的读书、学习是极大的方便。

当然,语文教师不仅是语文教育的实践者,还应当是语文教育的研究者。而要做语文教育的研究者,就要撰写有关文章,如教育日记、心得、随笔、课堂实录,乃至论文等。如果这些文字、文章持续写下去,还可以逐渐向专著的方向努力。其中所用的笔墨工夫,是不言而喻的。在这个方面,于漪、李镇西、李希贵……为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读书的过程伴随着思考,而写作的进行又可以使阅读更加地深刻而具体。写作的过程可以丰富自己的头脑和灵魂,使得生活更加充盈。如果同学生一起写,作相同素材、相同要求的文章,不仅可以作示范,还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写作心理、情境,体验学生的成长过程,提高自己思想的深度和高度。提倡教师多动笔,要有写作的经验否则,指导学生写作,就是空对空谈。

不过,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相对于大学的教师,教育研究的专业程度还是有区别的。语文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母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中学阶段的语文教育,还是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和人文素养方面是一脉相承的。相比中学语文,大学语文更加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分析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强调的是广阔的视野、思维的品质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中学的语文学科,带有综合性;大学的语言文学专业内的分科,则是非常系统的。如文学,按地域分,就有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再分,又有亚洲文学、欧洲文学和美洲文学等)。按时代分,就分为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所以,中学语文学科的教育研究,其深度和广度,是不能与大学的专业研究相比的。

无论是写字,还是写文章,既然是笔墨“工夫”,必然是需要认真、努力的。前些时候,北京大学的一位知名教授,一则200多字微博发布出来,被指出有10多处病句、错字等,引起网民评论。当然,这位教授的微博是随兴而作,没有多加考虑;但从发布出来起,就引起社会反应。这就是写就的文字、文章在网络上所带来的影响作用,也是互联网时代媒体传播不可避免的现象。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毛泽东的笔墨工夫是最令人佩服的。他的文章如长江大河,奔腾汹涌风格多样,时而大气磅礴,如大江大河奔流直下;时而隽永秀丽,韵味无穷;时而朴实无华,却富含哲理说过:“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1912年19岁时写《商鞅徙木立信论》获得国文教员柳潜的高度评价,还预测道:“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所谓一色文字”,就是一流文章。所以,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境界,终生努力,把文章写好。

鲁迅先生也是文章大家。他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是要看别人的作品,但不可专看一个人的作品,以防被他束缚住,必须博采众家,取其所长,这才后来能够独立。我所取法的,大抵是外国的作家。”鲁迅先生劝人“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我们也得向他学习,把笔墨工夫锻炼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的锤炼音律的运用上,都是下过苦工夫的。他曾说:“晚节渐于诗律细”,是对自己诗律的肯定,“渐于”是指积一生之功,渐知诗律并运之自如。“细”则自认诗律精细如毫发老来对于诗律的要求更加严格。用心精细,力求其工  “赋诗新句稳,不觉自长吟”,“新诗改罢自长吟”。正是通过反复的推敲、吟咏,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要求自己,才使他的诗歌艺术到高度精美。从审美的角度来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笔墨工夫也要向杜甫学习,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提高品位、提升境界,不辜负党、祖国和人民的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