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向下,感觉下方的雾气小了很多。
这里是笔架峰。也确实有点笔架的感觉,只是“笔架峰”这名称仍旧是以形象取名,缺少诗意。黄山的西海大峡谷中有类似的一处景观,被命名为“岁寒三友”,就明显清新多了。


到达平地上时,有一处“小洞天”,深有10米,只能容一人进出,人在洞中,抬头上望,透过巨石夹缝,只能看到一小片天空,上面常年滴水不断,水流成帘,又称“小水帘洞”。


孙膑书院,位于仓敖岭西麓抱犊峰下,亦称九仙书院,相传是孙膑少年读书的地方。后来他在这里聚徒讲学,并完成兵家名著《孙膑兵法》。


现存孙膑书院是1996年8月修复的,内有孙膑的塑像。
走下孙膑书院前的高台阶,下方是一处休息场所。这里高高的崖壁下,有人在搞活动。

崖壁上方的山头很像一朵绽开的莲花。

九仙山群山连绵,树木茂盛,怪石林立。这里还有成群的猕猴活动。这几只猕猴显然已经不怕人,还向游人抢东西。

太阳终于出来了,环绕在山头周围的雾气很快就消散开来。

继续向前走,这里有一座刻着“孙膑书院”的石坊,原来这里才是景点的入口,我又是反方向游览的。


走出孙膑书院景点,沿着公路走了一段路。

前面有一处交通车站点,好像是叫“百鸟园”。接下来乘车去龙潭大峡谷。

查到这里不远处还有一块靴石,非常形象。不想错过,乘车也会经过那里,但并不远,步行前往。


这里就是靴石村。看到了“靴石”的指示牌,但并没看到哪块石头像靴子。

环视四周,才看到原来就在路边的高处,这里已经能看出靴子的形态。

下方有一条被踩出来的小路。

相传,张果老经过此地,把一只靴子丢在了这里,最终变成了神石。靴石的下面是石龟,故名镇龟靴石。

靴石高达3米,重达万斤,俏立在山尖上,只要找准方向,轻轻一推,巨石即上下晃动,摇摇欲坠。

靴石确实是九仙山游览中不可错过的一站。只是这里除了靴石,没有其他景观搭配,很明显游客罕至。


走下靴石所在的山坡,下方就有乘车处。接下来等车去龙潭大峡谷。

对于大峡谷这样的景观,我是不怎么感冒的。主要还是觉得北方的所谓“大峡谷”通常都没什么规模,就因为北方的山缺少水的环绕,景区利用河流进行开发,就变成了“大峡谷”。
这里的龙潭大峡谷同样如此,只是景区又开发了玻璃栈道、游船等设施,成了游客的必游之处。而且走过这里的玻璃栈道,就不须返回,可以从那边下山。

这里的商品摊点也非常多。

小溪流水,确实给大山增添了灵气。


不过这里的路可不好,既狭窄又陡峭,人多时总是摩肩接踵,

其实风景还是不错的,只是也没什么特别之处。



盛夏时景色应该会更好。


还是更喜欢人少的地方,尤其这里人太多了,走了一半就返回。回到停车场,问路去黑牛场,据说九仙山的野生杜鹃就在那里。司机的说法都不统一,有的说需要乘车回到百鸟园。只得先回到百鸟园。
没想到这里还有一大段路,需要上坡到高处,再乘车。
上方的天空被笼罩着,是为了保护鸟类吗?



一直往前走,这里的雾气又袭来,山石时隐时现。

走出这个门,就有另一处乘车点。

原来刚才游览的景观是老母阁。介绍里说,是一个充满生态野趣的幽谷,倒也名副其实。只是问了司机,说黑牛场没有花了不要去了。此时应该刚好是野生杜鹃花的旺盛期,怎么可能没有了?只是也有些劳累了,遂放弃游览。

乘车返回情侣峰,这段路很近。此时这里的人少了很多,都集中到大峡谷去了,因此错峰游览是非常重要的。

在拜月台,看到了云海,风景很美。
这是情侣峰的那两块怪石吗?近看真的毫无美感啊。


正常路线是游览完龙潭大峡谷,乘游船渡过龙潭湖,有另一条路下山。而不乘船的话只能原路返回,这里下山的车还不拉客,需要徒步下去十八盘。

再回头看看这里的风景,真的很不错。

这才是情侣峰吧?应该不是刚才看到的那两块。





半小时左右,走完十八盘,来到停车处,还有1公里的路,可以乘车返回西山门。

九仙山面积很大,游览了半天时间,仍旧是放弃了不少景点。我感觉这几处分景点中,情侣峰最美,只这里大概就能抵上五莲山。其次是孙膑书院景点上方的木栈道,风景也很不错。龙潭大峡谷风景一般,但游乐设施能吸引游客。靴石最有特色,但是比较孤立。交通车虽然方便,但如果不去龙潭大峡谷的话,必须乘车的地方并不多,完全可以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