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2020-04-17 08:39:10)
标签:

清西陵

清西陵神道

清西陵游客中心

清西陵泰陵

  住在易县汽车站旁边的铭城宾馆,在这里公路的对面,会有去清西陵的9路车经过。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无需去太早,坐的是8点发的班车,6元。说是9路车,只是路上并没有站牌,网上也差不多具体路线,想来应该算是城乡公交。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清西陵距离县城并不远,路上经过梁各庄,再前面就进入了清西陵的范围,依次会经过行宫、永福寺、崇陵、公主园寝、端王园寝、阿哥园寝、泰妃园寝、泰陵。20分钟不到的时间,就来到了泰陵停车场。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2013年时曾来过这里,那时候主要看了崇陵,其他几个陵寝都是只看的隆恩殿以外开放的区域。想想也过了将近7年时间,这里的变化还是很大的,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之快。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用旅游年票可以免费换取一张联票的,只是要去游客中心去换。查了路线,从这里到游客中心有3.3公里。这时候还看不到其他游客,只能步行前往。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清西陵周边群山环绕,这里的气温也很低。走这条路相当于反方向游览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神道部分已经由铁丝网围护起来,这也是应该的,这才能更好的保护。而十三陵神道早已成为单独收费的景区。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有些路段也有漏网,可以走进去,沿神道南行。只是两边都是高大的古松林,更显得阴森寒冷。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走了半小时,总算来到了游客中心,在此换票。如今清西陵已经晋升5A,游客中心应该也是其中一项要求吧。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通票旺季108元,淡季80元,而且如今还增加了观光车,确实很优惠了。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观光车有两条线路,1号线走泰陵、崇陵和永福寺,路线在到达泰陵后东行,和9路车的路线重合。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2号线是西线,走泰陵、昌西陵、慕陵,而9路车是从昌西陵北侧的村中发车,到不了最西端的慕陵。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坐上1号线,司机说现在是根据游客的需要来发车的,并不按照发车时间。我就在大红门下车,把神道再游览一遍。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清西陵,位于易县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自雍正八年(1730年)首建泰陵,至民国四年(1915年)光绪的崇陵建成,历经186年,共建有帝陵4座,后陵3座,王公、公主、妃嫔园寝7座,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及王公、公主等共80人。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1000多间,石雕刻和石建筑100多座。其建筑形式体现着封建的典章制度,帝陵和后陵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嫔、公主、王爷园寝则以绿琉璃瓦或灰布瓦盖顶。清西陵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博物馆,四座帝陵中除崇陵地宫被盗外,均保存完整,泰陵的三座石牌坊、昌陵隆恩殿内的花斑石墁地、慕陵的金丝楠木大殿、昌西陵的回音壁、祟陵的铜梁铁柱等,都是清陵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珍品。1961年,清西陵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2000年11月,清西陵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1月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2019年12月晋升国家AAAAA级景区。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泰陵位于永宁山主峰之下,处于清西陵陵区的中心位置,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是清西陵的首陵,埋葬着雍正帝及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其余各陵分布在东西两侧。昌陵位于泰陵以西1公里处,是嘉庆帝和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的陵寝,以一条神道与泰陵相接,是西陵中唯一有神道与主陵相接的陵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目前两陵成为一个游览区,昌陵并不开放,但神道部分都是可以参观的。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感觉,整个景区再没有别的游客,可以尽情游览。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第一座建筑是五孔石拱桥,是泰陵最前面的建筑。电视剧《西游记》里“唐王送唐僧”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唐僧骑马离开的镜头就是走在这座桥上,只是是由北往南拍摄。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走过石拱桥,前面是三座高大精美的石牌坊,一座居中横跨神道,二座稍后,分列左右。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石牌坊的北面,是大红门。大红门是西陵的总门户,门有三洞,设东西便门各一。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从大红门的门洞里走过,眼前变得开阔起来。前面是圣德神功碑楼。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西侧有具服殿。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圣德神功碑楼是记述皇帝生平功绩的主要建筑,目前正处于维修中。这里的音响中介绍:现在清西陵正经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维修。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碑楼四周各有一尊华表。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景区的防范管理真的比以前进步了很多,碑楼被一圈铁栏杆保护起来。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继续向前,有一座白色石桥,这里是七孔石拱桥。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石像生,是指安设在陵墓神道两侧的五对精美的石雕像,神道两侧的石像生有狮子、大象、骏马三对、文臣一对、武将一对。修建泰陵时并未设置石像生。乾隆十三年(1748)乾隆皇帝为了表示孝心,强行建置了五对石像生。清西陵只有泰陵、昌陵建石像生。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石像生之前两边各有一根望柱。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石狮。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大象。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骏马。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武将。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文臣。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西侧的石像生照到了太阳,看起来也漂亮些了。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泰陵神道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它并不是笔直的,有的路段变得有点弯曲,在这里尤其明显。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这段路要长一些,前面出现龙凤门。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龙凤门,由六根石柱和四段琉璃墙壁组成的,有三个门,火焰式牌坊,起到收拢视线、突出石像生的作用。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走过龙凤门,前面是三孔石拱桥,也是我在神道外围看到的那座石桥。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走出神道区域,至此进入泰陵陵区主要部分,中间的路就是9路车行驶的那条公路。
【易县】清西陵:总神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