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独乐峰,继续游览恭王府花园中线,有独乐峰、蝠池、安善堂、滴翠岩、秘云洞、 邀月台等景观。
独乐峰,位于西洋门北部,是高约5米的北太湖石之孤赏石,有点缀园林,不使园内美色尽览之功效。“独乐峰”由于多年风化已经形成一种自然美,像软水漩涡,像淡云舒卷,古朴典雅而又富有诗情画意。
从这个角度看,这块太湖石外形酷似送子观音,相传是和珅为了求子,特意从太湖运来的,把它摆在这里,有绵延子嗣的说法。

介绍里说这是一块北太湖石,产地是位于北京西郊的房山。这块石头上有字,仔细寻找只能隐约看到“乐峰”二字,而“独”字隐于石的顶端,我抬头看并没看到。
而独乐峰在琼瑶剧里的出镜率也很高,只是自《婉君》中出现在完整的镜头中后,后来的拍摄会有意避开完整的形象。
独乐峰前有一处空地,北面是蝠池。
蝠池,水池形似蝙蝠,取“福”的谐音。又似元宝。池边植榆树。榆树果实似铜钱,俗称榆钱。故此池又象征聚宝盆。导游带游客至此,常以此将述说和珅的贪婪与奢华。
蝠池西侧是棣华轩。


蝠池北面是花园的中心建筑——安善堂,是一座宏伟庄重的五开间厅堂。

《还珠格格》中数次出现这里的镜头。

安善堂。

绕过安善堂,能看到后面有一座假山,假山上还有一座建筑。

滴翠岩为一座由太湖石叠成的宝嵦,为恭王府花园所独有。东西各有一条通向假山顶的曲径小道,小道顶端各卧有一带孔的水缸。仆人把水蓄入缸内,夏、秋高温潮湿,石壁间便生出翠绿的苔藓,石黄苔绿,黄绿相间,苍翠欲滴,故名“滴翠岩”。岩下长方形小池中有三组叠石,意为蓬莱、方丈、瀛洲三个仙岛。



站在滴翠岩正前方,能看到秘云洞里的“福”字碑。


《婉君》中,这里是婉君养鹿的地方。

《还珠格格》第二部中,小燕子在这里大闹皇宫。

当时的镜头,似乎是有意避开假山顶上的邀月台,机位很低。

假山下的山洞叫秘云洞,进入即可看到福字碑。
福字碑,是由康熙皇帝御笔刻成,碑石长7.9米,贯穿整座假山。和珅把龙脉设计在滴翠岩下的山洞里,而龙脉的正中央即为福字碑。当年嘉庆抄家时,本欲拿走福字碑,可是那样就断了龙脉,折了福气,于是命人用石头把福字碑全部封起来,不许外人看见沾了福气。1962年在周恩来总理来考察重修恭王府之事,考古人员意外的在王府后花园的秘云洞内发现了这珍贵的福字碑。总理欣然将其命名“中华第一福”,又称“天下第一福”。
碑前的地上有一副用碎石子摆成的中国象棋棋盘,方方正正,清晰可见。福字碑已经由玻璃罩覆盖住,禁止拍照。导游讲的神乎其神,游客走过时都摸摸玻璃,沾沾福气。
走出秘云洞,看到了邀月台,和两侧的爬山廊。
该场景在《还珠格格》中多处出现,如小燕子带紫薇逛花园,遇到容嬷嬷,就是在这里。


两侧的爬山廊,都没有台阶,意为“平步青云”。

《梅花烙》中,白吟霜从长廊上滚落下来,就是在这里拍的。感觉剧情也是顺应了花园里的景观而有所调整吧。看电视看到这个剧情时真的很解气,白吟霜拿着犯贱当真爱,她所受的苦都是自找的,不值得同情。
电影《霸王别姬》中,小豆子来到张公公的府邸,也是在这里拍的。以前的影视剧对拍摄地都很重视,一个短镜头都很讲究,不像现在的电视剧,粗制滥造。
两侧的上山路在最下面有两级台阶,再往上都是没有台阶的斜廊。走的时候一定要一步跨过这两级台阶,这其中是另有道理的。传说古时候人们把台阶看做是坎坷,和珅希望自己在跨过早年的艰辛后,能够一生再也没有那么多的坎坷,仕途顺利,所以修建了这条“平步青云路”。
来到高处,俯瞰这段长廊,真的很特别。

假山的顶部是邀月台。邀月台是全园的最高处,居高俯览园中,美景尽收眼底。台上三间小室,名“绿天小隐”,现称“福神庙”。每年中秋节,在此摆上点心、水果,是主人与家人或亲朋好友共同赏月的好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