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绮轩。恍惚间有种置身于苏州园林的错觉。
雨钱石。《雨钱》写一穷书生,巧遇狐仙,求其用法术变富,狐仙念动咒语,钱从天而降,然而到取钱时,则空空如也,只见院中怪石上镶嵌着几十枚金钱,形成了这块雨钱石。
石隐园碑廊,是当年蒲松龄写的有关石隐园景色的诗词和聊斋名篇。

共笑亭,肯定是指狐女婴宁了。



走出狐仙园,继续东行,聊斋宫更近了。

聊斋园内还是有部分古迹的,主要是柳泉和蒲松龄墓地。

柳泉,在蒲家庄东侧约百米的山谷中。据载,早年井中清泉涌流,外溢为溪,大旱不涸,古称满井。最初蒲家庄也由此得名满井村,至明朝末年,蒲姓日繁,因而村始易为今名。当年井四周有翠柳百株,故后人又称“柳泉”。相传蒲松龄曾多次在此设茶招待过往行人,搜集创作素材。蒲松龄酷爱此地,自号“柳泉居士”。

1980年,柳泉旁新建草亭、凉亭,井口围加了栏杆。柳泉旁有文学巨匠沈雁冰先生亲书的“柳泉”石碑。


10年匆匆而过,不仅感慨物是人非。


柳泉东北侧50米高处有一小亭,名采风亭,相传为蒲松龄舍茶棚听来往客官讲述奇闻趣事的地方。

亭子当然是新建的,亭内有蒲松龄坐像。


继续东行,南侧有一小土山,山上植被茂密。

有台阶通往高处。
最高处有一把硕大的锁,中间形成镂空的圆孔,这应该是对应《连琐》的故事,可明明两个“SUO”字都不一样。

返回主路上,南侧有满井寺,相传为蒲松龄的父亲蒲磐出资建造,感觉可能性不大。现存为近年重建。

满井寺位于高台之上,占地15亩,建筑面积1068平方米,寺庙以双重门拱牌坊为入寺山门,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钟楼等建筑。

坊体用鱼子石建造,坊顶为木制结构,竖额“满井寺”为赵朴初题写。


虽是近年复建,不过由于地处高处,整体上还是比较雄伟壮观的。

黄色的院墙,让我想起了寒山寺。


参观完满井寺,返回主路,路旁有摊点,主要售卖鬼面具和小狐狸饰品。

牡丹园。聊斋故事中有两篇讲述了牡丹花仙,分别是《葛巾》和《香玉》。牡丹园即围绕《葛巾》的故事而建。

《葛巾》,讲述的是:洛阳书生常大用痴迷牡丹,到山东曹州寻访,感动了牡丹仙子葛巾,与他结下姻缘,并促成其弟大器与葛巾堂妹玉版的婚事。后来大用怀疑葛巾的出身,偷偷回曹州调查,方知她们是牡丹花妖。葛巾和玉版抛下孩子离开,牡丹由此从曹州传到了洛阳。
时节尚早,要一个月之后牡丹才能盛开,园内也略显苍凉。
这两块怪石,就有点像狐狸的身姿,两石对峙,形成一个奇特的门。

婴宁苑,爱笑的狐女婴宁。

小翠亭。小翠是替母亲来到人世报恩的狐狸。

郢才诗社,不知其由来,感觉这一带的景观多而密集,令人目不暇接,但景观又没有之前的狐仙园好,有点审美疲劳了。

俚曲茶座。聊斋俚曲,是蒲松龄借用当地流行的民间小调对聊斋故事进行的再创作,用淄川方言土语演唱。他共创作了上千首俚曲。2006年,聊斋俚曲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D影院,是没开放,还是落魄了?不得而知。

财神庙,也是最近新建的吧,之前来时并没有。财神庙似乎是最受游客欢迎的,香火也是最旺盛的。


很快就来到了聊斋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