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都是细节惹的祸

(2010-02-28 21:33:55)
标签:

细节决定成败

读书体会

教育教学

学校生活

杂谈

分类: 教育杂谈

 ——有感于教育视角下的“细节决定成败”

http://s1/middle/4b73b650g80ef1a687520&690

    

    有歌唱道:都是月亮惹的祸。那唱的是情场的风花雪月的故事。而职场上的很多成与败,得与失,有时往往是细节惹的祸。身为教师,细想教育教学乃至学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也离不开各种细节,因此归结为——都是细节惹的祸。

    《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描述了这样一个职场中的案例: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参加招聘会的那天早上,小陈不慎碰翻了水杯,将放在桌上的简历浸湿了。在招聘现场,小陈看中了一家深圳房地产公司的广告策划主管岗位。按照这家企业的要求,招聘人员将先与应聘者简单交谈,再收简历。虽然小陈的简历极不平整,但招聘负责人还是收下了。

  三天后,小陈参加了面试,表现非常活跃,无论是现场操作PHOTOSHOP,还是为虚拟的产品做口头推介,他都完成得不错。一位负责的小姐对他说:“你是今天面试者中最出色的一个。”然而,面试过去一周后,小陈依然没有得到回复。当他忍不住询问情况时,负责人告诉他,其实招聘负责人对他是很满意的,但他败在了简历上。老总说,一个连简历都保管不好的人,是管理不好一个部门的。

    这个职场中的故事很经典,他给了我们一个很深刻的启示:要展示完美的自己很难,它需要每一个细节都要完美无瑕;但毁坏自己很容易,只要一个细节没有注意到,就会给你带来难以挽回的影响。

  上述求职的案例似乎与教育这个问题相距太远。其实不然。在我们大都人的思维中,考不上大学也好,找不到工作也罢,大都会埋怨平时自己不好好学,而往往没有意识到:平时不好好学,其实就是没有关注细节,没有重视细节,没有在细节问题上加以巩固和强化。试问,有多少学生写的错别字是一错再错,没有发现并予以改正?有几个学生仔细研究过教师在习作本上的密密麻麻的各种修改符号?有多少人在考试时曾经犯过不看清楚题目,明明要求将错字圈出来,却将对的字打上钩?有多少学生在洋洋洒洒的文章中注重字的大小匀称标点的到位问题,从而让阅卷老师在评分时不得不大打折扣?条理性的公式化的知识点往往都能掌握,而疏忽的往往是这些学习上的细节问题。也正是这些细节问题的日积月累让你在考场中栽倒,在职场中摔跤,在前进的道路上屡战屡败。

    学习如此,那教师的形象呢?校长的作风呢?学校的管理呢?还是那句话:有时还真是细节惹的祸。

    教师不是神,只不过是个凡人,一旦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其树立的美好光辉形象便会扫地。我永远记得一位家长曾经跟我叙述过这样的一件事:一直以来,她的孩子特别喜欢语文教师,特别佩服老师写得一手好字,她的朗诵更是征服了全班同学。可是有一天,她的孩子回来伤心至极地说,他以后再也不喜欢语文老师了!家长奇怪地问为什么,孩子非常严肃地告诉她,因为今天上课全班同学在齐读课文的时候,他亲眼看见他一直崇拜的老师竟然在讲台边上随口吐了一口痰,并且还用鞋底狠狠地来回擦了好几下!他真不敢相信老师竟然会趁他们读书不注意的时候那样做!

     是的,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是会那样做!可没有想到的是,就是教师那么不经意的一个细节竟然改变了孩子对她那么良好的印象,以至于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学习热情!孩子会因为喜欢你而喜欢你上的课,也会因为讨厌你而讨厌你的课!这难道不是细节惹的祸吗?

    不仅如此,教学中还有多少这样的细节而惹的祸啊!作文评语中那几个字不好好写规范,怎能引导孩子“写好字,做好人”?所以,关于这一条,我的原则是宁可不写,要写就写端正!期末的班主任评语也是一样,如果那每学期一次的评语都用网络上修改后拉出来的长宽都“合乎规格”的豆腐块来代替,又怎能与家长亲切沟通,又从何谈起尊重孩子尊重家长呢?

    教师个人言行中的细节不仅关乎自身形象,其严谨的作风也会通过教育直接影响学生的一举一动。从一年级开始,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先从排好自己的桌椅开始,桌脚与教室固定的正方形两边吻合,人人的桌子有自己相对应的点和线。同样,在课间操离开位置时,也不忘提醒孩子轻轻把椅子挪回原位,并且不发出声音。来到学校后,每位学生都要按照功课表整理需要用到的书本,并按顺序摆放在桌板底下,上课前再依次拿出放在指定位置,这些难道不是注重细节的表现吗?如果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来关注这些细节,那么我想,参加招聘会的小陈可能就不会将水杯放得离简历那么近,也可能不会“不小心”将至关重要的代表一个人形象与作风的简历弄湿了。即便弄湿了,也不会冒失地将那样凌乱的简历呈上去。

    《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在谈到“要想比别人更优秀,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功夫”这一点时,作者举了这样一个关于学会阅读的例子,我的感触非常深刻: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阅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的标准播音速度听谙每分钟120字,而一般人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200字。但受过快速阅读训练的人的一秀阅读速度就每分钟300字。但这要经过刻苦的训练啊。先训练默读,做到不出声音不受干扰,专心致志;再训练读目录和标题,使阅读中紧紧抓住段落的核心;再训练扫描读,像摄像机一样一目十行,而不是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再训练段读,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几秒钟就抓住一段文字中的关键词,一次性阅读一个段落。一点一滴地强化,才可能最终突破。这个例子不正是语文教学中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所要做的吗?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能不折不扣的分年级分层进行不间断的阅读训练,我想,且不要求将来人人都掌握国家级播音员的速度,但在如今这么快节奏的生活频率下挤出时间看点书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看来,这教学中的细节不可小觑!他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阅读能力!

     换个角度来说,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更要注重细节。同样也会因为一个细节的疏忽而给管理者的形象带来难以挽回的影响。在此,我们直面问题与现实:在出操时,学校领导是否佩戴校牌及时到位?随堂听课时,学校领导是否根据预备铃提示提前两分钟进教室并不随意出教室接听手机?参加教研活动或班主任例会之类的是否带着笔和笔记本提前或准时到会,同时作为其中一分子积极参与到研讨活动中?第一次如果是因为领导有紧急公文没有处理好脱不开身能够理解,第二次是因为有上级领导在检查工作走不开也能说服人,第三次的说法还能含糊过去吗?还能得到教师的认可吗?作为学校管理者的“一马当先”、“一言九鼎”、“一丝不苟”的形象与作风便不复存在,随之便失去了影响力和号召力,这难道不是细节惹的祸吗?

    关于管理中的细节,我觉得“沃尔玛服务三条基本信条”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带来很深刻的启示。先一起来回忆“沃尔玛服务三条基本信条”: 尊重个人原则,努力做到最好;  10英尺规则:任何一位职员,在顾客距离你10英尺(3米)以内的时候一定要问候;太阳落山原则:员工或顾客的任何要求必须在太阳落山前得到答复。第一条且不论,第二第三条特别精确:3米内、太阳落山前,多人性化的充满温情的信条啊!这就是沃尔玛精神!而我们的学校呢?校风教风学风呢?大同小异!无非是些“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求实、创新”、“严谨认真”、“勤学好问”之类的,缺乏童真,缺乏个性,缺乏引领,难怪有人质疑:作为同行,谁能说出几所学校的校风,画出几所学校的校徽?而不容置疑的是,我们大都知道汽车业有宝马奔驰丰田,电器业有海尔格力长虹,餐饮业有彪将军麦当劳肯德基,可见,教育要深入人心,得从做好管理做好服务入手。而做好管理服务工作,注重细节至关重要。

     根据学校现状,我认为:首先要考虑如何在常规管理中抓作业辅导试卷分析等细节问题,从繁杂的程序中找到突破口,以便更加人文更加高效的进行常规管理;其次,在养成教育中,要以抓行为习惯养成为着眼点,提倡“轻说、轻拿、轻放、轻走”,从细节教育中学会关爱他人,为他人着想;再者,在课程管理中,重点强化课程落实,以学生随机问卷或座谈为主要形式,从细节处了解,从侧面要求教师重视课程落实问题;最后,从特长培养方面来说,立目标,呼口号,树榜样,从细微处抓落实,要让莲都学子自信地抬起头说“我会跆拳道”、“我懂围棋”、“我能种菜”!

     文章的最后,我想以我能记住的认为最深刻的几句话来作为我这篇体会的结尾: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花大力气做好小事情,把小事做细。决策正确显本事,细微之处见功夫。最后是我所感受到的一句话:细节虽细,却似一条江,能载舟亦能覆舟。修身养性,先从细节处修炼起,使自己一生谨慎向前行,千万莫让细节惹出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