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的教育家教天地家有小龙说长道短感悟随笔杂谈 |
分类: 家有小龙 |
昨日,我参加了儿子的家长会。会上,学校请来了家教专家单立芳老师做主讲。单老师真不愧为专家,语言生动,深入浅出,理论多,经验多,例子也多,从《三字经》讲到《弟子规》,从老子讲到孔子,从中国说到美国……
一晚上听下来,我暗暗记住了三句话:第一句话是“习劳知感恩”。不用多说,从字面就能很清楚地理解,教育孩子先要培养孩子爱劳动。这一点,我感同身受。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让孩子从小去劳动,才能体会我们大人的艰辛。千万不能代替孩子穿衣,穿鞋,千万不要让孩子坐着看电视,而我们则在一旁扫地拖地,让孩子天经地义地以为劳动本该就是大人做的事。如此长期熏陶,孩子怎能明白“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如此以来,岂不从小亲自砍断了孩子的手和脚?的确,孩子只有“习劳”才能知“劳”的不易,才知感恩哪!
第二句话,是从副市长朱永薪教育孩子的故事中引出来的。单老师说朱永薪不仅是一个副市长,同时还是一个教育专家,他留给自己孩子的不是金钱,不是别墅,而是四个习惯——阅读的习惯、思考的习惯、锻炼的习惯、助人的习惯。单老师呼吁:赶紧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吧!千万别以为孩子还小,先让他玩个够,阅读的习惯是从小培养的,养成好习惯比给予孩子金山银山都重要。之所以记住这句话,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实在不够,无论是脑力的劳动,还是体力的训练。唯一感到有所渗透的是助人的教育,能够在公交车上带头起身给老人孩子让座,能在遇上需要帮助的人时挺身一把,给儿子做个榜样。
第三句话,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这句话虽熟,理解上却是不一样,这是让我记住并深深感慨的原因。以往对于“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解,狭义的来说,是指不能疏忽对孩子技能方面的学习,更多的是趋向于送到培训班去学英语、学奥数、学舞蹈、学钢琴什么的。很明显,对于家长来说,则暗指不要心疼那一个学期三百五百的培训费,从小就要让孩子打好基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而单老师传达给我们的理念是:不能输在家庭教育的起跑线上,要给孩子做好言传身教,要提早让孩子学着识字,学着写字,从小要让孩子背《三字经》、《弟子规》,要营造富有民族传统文化的“书香门第”,以塑造孩子的完美人生!
除了这三句话外,单老师还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让我惭愧不已。家庭教育,什么为先?以孝为先。教育教育,“教”字就是先“孝”后“文”。可见,“孝敬”教育很重要。“孝敬教育”怎么“教”?单老师问了大家这些问题:你们家中谁最重要?我们回答——“孩子”!家里吃饭时给谁先盛饭,请谁先上坐?我们回答——“孩子”!你们家中处处以孩子为先,以孩子为重,那老人呢?摆在什么位置?怎么在孩子心中树立“爷爷奶奶最重要”的思想?
呵呵,真是一针见血!凡孙子孙女爱吃的东西,爷爷奶奶都不爱吃;凡孙子孙女想要的东西,爷爷奶奶都不觉得贵;凡孙子孙女哪儿不舒服,爷爷奶奶比自己身上掉肉还心疼……试问,这样的环境下,谁最重要?当然是宝贝孙子最重要!如此一来,谈何“孝敬教育”?
昨日的家长会,让我一夜辗转反侧:如何让孩子不输在家庭教育的起跑线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