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教育随想学校生活感悟随笔教育教学家庭教育 |
分类: 教育杂谈 |

说到底,学校制定各项制度各种条例都是为了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认真地开展。无论是来自精神层面的各种先进优秀评比还是关系到经济方面的量化考核!为了规范教育,为了各科室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于制度,我想每个学校都可以拿出一本本来!从大的方面来讲,学校办公室制定的教师评职评优出勤等制度、教导处制定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政教处制定的卫生安全等制度……这么多的制度,光学习都需要学习上两天!可真正有几个教师能清楚?有几个制度几条条例真正促进了教师的工作?
说道这里,我又不由得使我想起每每临近期末时,又一个关于教育生命线的问题摆在教育管理者面前:狠抓教学质量!可这谈何容易!首先要正视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教师抓好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将教学成绩与评职挂钩?有的老师会想:我反正已经评上小学高级了,反正小中高的梦我也不做,考核只要称职即可,就算没有优秀,工资反正少不了我一分一厘,何苦要跟年轻人争呢?与奖金挂钩?简直不值一提!三十五十,我们不稀罕!三百五百,我们不在乎!三千五千,学校付不起!那么,跟奖金挂钩,也只是摆在桌面上谈谈写在纸上看看而已!与荣誉挂钩?也只是白纸一张!现在的比赛太多太杂,各级各类各门各派,早已分不清哪个有分量重哪个分量轻!还是不必太在意了吧!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促进教师一心扑进教学,促使学校抓好教学质量的砝码?教师投入工作的敏感点到底是什么?
自重感!使教师人人拥有自重感!让教师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很重要,能得到社会、家长、学生及其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提起自重感,我首先不禁想起《人性的弱点》中所描述的一段话:历史上有很多是名人为了自重感挣扎的有趣事例。甚至于华盛顿,都愿意有人称他是至高无上的美国总统;哥伦布向皇家请求获得“海洋大将”,和“印度总督”的名衔;女皇凯撒琳,拒绝拆阅没有称她“女皇陛下”的信件; 林肯夫人在白宫,向格兰脱夫人像头雌老虎似的吼叫:“我没有请你之前,你怎敢坐在我面前!”但要明确一点:自重不是自大,不是自傲!
也许你会问,这跟教师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又不是什么总统大将或是女皇?的确,教师不是什么总统大将或是女皇,但教师也是人,是需要自重感的人!记得在刚刚从乡下调到现在的学校时,曾亲身经历了一件让我终身引以为豪的事:一个本将将孩子转学的学生家长,听说我调到该校并任教该班,该家长竟放弃了将孩子转学的念头,让孩子继续留下学习,直至念完六年级。而这位家长本身并不认识我,更不了解我,他只是听他的父老乡亲说起我就是原来在太平小学任教的那位老师!
那位老师?!这就是让他的孩子留下继续学习的唯一理由!在旁人看来,这区区小事,根本不算什么!而在我——一个刚从乡下调到城区小学的年轻教师来说,知道这样的事情后,是多么的激动人心!这位家长的信任,代表着我多年认真教学的回报!我不曾拥有任何的区级的、市级的荣誉,然而我却拥有了不曾盖上任何公章的作为教师最为崇高的荣誉——孩子的喜欢,家长的信任!这张“荣誉证书”鼓舞着我,督促着我,让我时刻牢记作为教师的崇高职责——让孩子喜欢,让家长放心!
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而让我继续感动的是,这位学生家长在他的孩子毕业后,还将他的信任坚持到底,把他的一位好朋友的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在家长老师看来已经无可救药)送到了我的面前。面对着如此的重托,面对着如此的信任,我除了付出超常的耐心和恒心之外,我还能做些什么?
时至今日,这件事情已经过去整整八年,但我每每想起,我都会热血沸腾。而现在,身为中层的我,在教学管理中花费了很多心思,对得起学校,却对不起学生,常常为没有更多的时间投入教学工作而自责,常常为对不起学生和家长的信任而自责!
如果让镜头回放,我想,作为教师最为自豪最为幸福的时刻,便是在一年级开学初,家长期待将孩子安在你所任教的班级的时刻!那是一种由赏识加信任酿成蜜的甜美!而在平时的教学沟通中,教师所收获的幸福宣言便是来自家长的心声——孩子交给你,我放心!而孩子们呢?则是亲密地围着你,充满期待的冲着你说:“老师,下节是你的课!”这就是教师的幸福!这就是教师的自重感——这是任何的考核所不能达到的自重感!这是无论多么高的奖金换不来的自重感!这是任何的荣誉所无法划上等号的自重感!
因此,我相信每一个教师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讲,更渴望的不是比他人多领到多少奖金,而是能有多大价值,能得到多少学生的喜欢,能得到多少家长的信任,能得到社会多少的尊重!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讲,从更高一个层次来说,让每一个教师都拥有自重感比制定一大堆的规章制度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