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西学博物馆:中医在西方的纪实
(2023-12-31 17:01:25)中医西学博物馆:中医在西方的纪实
中医西学博物馆坐落于云南中医药大学,2013年正式开放,基于人类学“他者”研究视角,成为世界首座展示西方中医的人类学博物馆。该博物馆系统展示了欧美各式中医流派的发展与现状,通过大量实物和影像资料的有机展示,形成了苏烈(George Soulié de Morant)、腊味爱(Jacques-André Lavier)、满福利(Felix Mann)和满晰博(Manfred Porkert)等具有代表性的西方中医药大家的纪念廊。2020年有6件博物馆藏品被认定为国家级珍贵文物,介绍博物馆的纪念廊以及重要文物藏品,以期更多人了解西方人如何认识、学习和发展中医,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医药文化。
中医西学博物馆位于云南中医药大学呈贡校区,该馆原名云南省中医药暨少数民族医药博物馆中医西传分馆,2017年更为现名[[]]。博物馆隶属于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西学研究所,该所原称中医西传研究所。中医西传原指中医药向西方传播,而中医西学则强调中医药已经融入西方社会,更能体现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2011年4月,旅法学者贺霆受云南中医学院(现云南中医药大学)委托,于巴黎拍卖行购得并获捐一批前法国副领事苏烈的文物,作为馆藏的“第一桶金”。随后,得益于苏烈后人和法国针灸界的慷慨捐助,特别是在旅法学者贺霆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苏烈的遗物远赴重洋来到云南中医药大学,成为中医西学博物馆的首个特色纪念廊。而后,腊味爱(Jacques André Lavier)、满福利(Felix Mann)和满晰博(Manfred Porkert)等西方中医药大家的相关文物陆续入藏。博物馆亦有许多关于西方中医流派如产科针灸、天干地支针灸、五行针灸与飞龙脉法等的藏品,在众多中医药博物馆中独具特色。
我馆主要以人物纪念廊的形式布展,对中医知识进行传承与创新的西方医者致以敬意。博物馆于2011年开始筹办,2012年基本建成,在2013年首届中医西传暨人类学西方社会研究国际论坛(后更名为中医西学国际论坛)期间向全世界开放。2013年,苏烈(George Soulié de Morant)、阮文议(Nguyen Van Nghi)、梁觉玄(Leung Kok Yuen)纪念廊开放,紧接着腊味爱(Jacques-André Lavier)、满福利(Felix Mann)、满晰博(Manfred Porkert)等西方中医药大家的纪念廊于2014年、2015年、2016年依次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