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黄永玉《沈从文与我》

(2022-03-29 07:53:12)
标签:

转载

 [转载]黄永玉《沈从文与我》[转载]黄永玉《沈从文与我》[转载]黄永玉《沈从文与我》


这一本《沈从文与我》,黄永玉著。是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年新出版的书,新瓶老酒,装帧得不错。

 

写沈从文,只能是黄永玉。一则是亲戚,沈是长辈,是黄永玉父亲的表弟和挚友;二则是乡党,二人均独爱家乡,知山水懂凤凰;三则是知己,相互都懂得对方;末一点,或许最重要,是因为黄永玉卖画挣了大钱,说话写字臧否人物,不必再看谁脸色。

更重要的,是沈从文先生,值得有传。但绝不是那种正经八百的国史馆传记。这个道理,正如要了解鲁迅,最好读读郁达夫、萧红、周作人的回忆文字,而不是吃鲁迅饭的成千上万的专家们的著作。专家们擅长的,不过是人云亦云,将道听途说的内容,敷上一层粉彩。但涂了粉,读者看到的,自然都是光鲜。

 

收入这书中的《太阳下的风景》,大约在20年前就曾经读过,很是惊异,一位画家,居然能将散文写得这么引人入胜,建国后只是埋头研究古代服装的沈从文,原来是这么有味道的一个人,不简单。这篇有名的文章,几乎伴随了沈从文的“出土”,沈从文的各类书籍大卖,湘西大热,以至于后来,小城凤凰,成了旅游胜地,文化名城。

《这些忧郁的碎屑》则只读过一些断片。作为回忆散文,太长。作为传记,又并非沈公一生全貌,且文中沈公亲友故人,也占去不少篇幅。但若将此篇与沈公湘西系列文章对照来读,则明晰许多:原来,沈公书中故事,几乎都“查有实据”。那个时代的湘西山水和人文,也就益发令人神旺。

《平常的沈从文》写于1998年,篇幅不长,有点“拾遗”的味道。这么一来,黄永玉写沈公,该写下来的,都写了。作者已没有了遗憾。

 

“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黄永玉为沈公立的这块墓碑,独特而新颖,过目不忘。

 

鲜为人知的是,沈从文也为黄永玉写过文章,那证据,都在这书里。

《一个传奇的本事》,算是沈从文为黄永玉作的家史。写作时间在建国前夕,黄永玉尚未成名,但显然,沈公对年青的后辈,青眼有加,寄予了厚望。《来的是谁》是要为这家族写一部历史,虽然只是一个长篇的楔子,但也可见,为这精巧不俗的开头,已构思了不少时间。后面的几封信的内容,以及信里所附的几首旧体新诗,则可窥见那个荒唐的年代,把一位优秀的作家,糟蹋扭曲,已经不成样子,表达方式,也别别扭扭。

晚年的沈从文,写不出像样的文章。他曾想学习别人写时应景,但又跟不上趟,委实令人鼻酸。他转行研究文物,欣慰其“种瓜得豆”,但也产生,“逼良为娼”的悲哀。

 

三个月前,有亲友去凤凰、张家界旅游,湘西喧嚣,人山人海,火爆无比。但沈先生的墓地,导游不推荐,去的人,也不多。

这一篇,算是完结。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