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曳在支漳河旁的一朵小花(静怡凇冉)

分类: 散文 |
摇曳在支漳河旁的一朵小花
http://s2/mw690/001nF2vIzy75LjRVV7P31&690
悠悠支漳水,缓缓向东方。
繁花弄清影,浣女洗衣忙。
http://s3/mw690/001nF2vIzy75LlPVYK622&690
http://s10/mw690/001nF2vIzy75LlQ5ntf29&690
庄子说过:世之至美,莫若秋水。在初秋的日子里,看到一股清水,顿感心灵澄澈。上善之水!我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定心怀善良吧?
http://s5/mw690/001nF2vIzy75LkbWtOA54&690
http://s16/mw690/001nF2vIzy75LkdLWzB9f&690
http://s14/mw690/001nF2vIzy75Lke6Gvzbd&690
http://s6/mw690/001nF2vIzy75LkeeJXT65&690
http://s8/mw690/001nF2vIzy75Lkens9187&690
跟着小路,走进绿树掩映中的村庄。家家户户灰瓦白墙,雅致大方。人们在白墙上作画,或花鸟鱼虫,或山石青松,色泽鲜亮,唯美大方。走着走着,一个瓠子和一墙藤蔓吸引了我,透过藤蔓,隐约看出墙上凸显出来四个大字——滨河民居。两位老人坐在家门口的门墩上聊着开心的话题,间或看一下附近玩耍的孩子们。看到走过来的我,热情地打着招呼。当听说我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时,忙说:“看看吧,看看吧,看看俺村有多美!”说这话时,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幸福与喜悦。
http://s11/mw690/001nF2vIzy75LklEtzIea&690
告别老人,走在整洁的村中小道,道边栾树成行,串串金黄色的小花,在蓝天下,在秋风中,摇摇摆摆,十分可人,偶尔有金黄色的小花瓣飘落下来,如小伞,一会儿,地上便是一层。有人走到飘落的花瓣跟前,俯下身来,拿起一朵、两朵,端详着,之后用手机拍下它们,落英也可爱呢!http://s12/mw690/001nF2vIzy75Lk66dn5bb&690
http://s11/bmiddle/001nF2vIzy75LksU5gSea&690
猛然看见一户门前聚了许多人,拍照的,看简介的。走近一看,原来是早有耳闻的“三早书屋”。 书屋的主人世居于此,已有百年。皆为书香门第,“三早”最早来源于其祖传家训“勤读书,笃立志,方成栋梁才矣”,即“早读书,早立志,早成才”。也有说 “三早”谐音“三枣”,因门前种着三棵枣树而得名。里面院子不大,但很整洁。西墙上是红砖砌的大大的“书”字,南墙是“夫子授课图”,东墙是“少女读书图”,院子里有一条长凳,可坐下来读书思考,北面古老的房屋是书屋,迎面墙上贴着毛、邓、江、胡、习的画像,画像下摆放着原木书架,书架正中是醒目的红漆勾画的“书”字,书架里摆放了不少书,文学的,植物的,政治的等等,书架前有桌子、长凳,用来供人们阅读。
http://s8/mw690/001nF2vIzy75LmgMC8Lb7&690
http://s15/mw690/001nF2vIzy75LmjFQwC1e&690
http://s4/mw690/001nF2vIzy75Lm0HDiz43&690
走出三早书屋,我看到一户高墙大院的门两边写着“离故乡别亲人奔赴前线,听党话建功勋报效祖国”,美丽乡村办的王卓文女士告诉我们:“这是改造而成的南下干部历史展馆。”院内影壁墙眼凸显出一个大大的“福”字映入眼帘。 “福”即幸福、福气,是祥瑞、美好、吉祥寓意的统称,寄托了这户人家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及美好祝愿。
http://s13/mw690/001nF2vIzy75LkWhhyk6c&690
往里走,树木繁茂,花果飘香,曲径通幽,桥架水上,仿佛走进江南水乡。我看出这是一个二进院落。一进院落的西屋,是一处老民宅,屋内青砖铺地,正对门摆放老式桌椅,墙上挂着黑白照片,屋子的东边盘有土炕,土炕上保留着过去房屋主人使用的箱柜、被褥、枕头,还有一架古老的纺车,一切保持着原状,可以看出这是一户勤劳人家。
http://s15/mw690/001nF2vIzy75LmquOv47e&690
http://s10/mw690/001nF2vIzy75LlacpDjc9&690
绕过翠竹,便是二进院的正房。正房门楣上是迟浩田将军手书的“南下”二字,这便是“南下干部历史展馆”的主展馆。馆内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为我们讲述了“南下干部”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姚寨乡部分南下干部的事迹。1947年以来,姚寨乡村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解放军,别妻离子,抛家舍业,远离家乡,远赴长江以南的新解放区。我想起“滨河民居”,想起“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想象着月洒清辉的夜晚,在水的一方,一位佳人缓步长廊,见月盈盈,水荡漾,思念起远在江南的夫君,情思绵延,不禁泪沾衣裳,这个温婉的女子,是在用清流般的思情静静地守望;而忙碌于他乡的南下干部又何尝不是离情正苦、对月难眠呢?“南下干部”一生为南方人民服务,体现了大忠大爱、大孝大义,在新的“战场”上为新中国政权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历史贡献。展馆收集了姚寨乡50多名南下干部照片影像和实物资料,记录了姚寨乡子弟在新中国解放和城市管理的场面和历史故事,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中共永年县第一任县委书记韩荫廷,张李庄村书记张广书的亲大爷张治学,屡立战功的杜金,被授予中将军衔的张献义等等。“南下干部历史展馆”是目前全国第二家、全省第一家以“南下历史”为主题的展览馆,是邯郸市人文历史展馆中一张靓丽的名片。
http://s13/mw690/001nF2vIzy75LlkpWhK4c&690
http://s2/mw690/001nF2vIzy75LlkD6Stf1&690
http://s16/mw690/001nF2vIzy75LlkQT954f&690
http://s2/mw690/001nF2vIzy75LldWJGNb1&690
姚寨乡房乡长说,这段历史如果我们不发掘、不保留、不珍藏,这段光荣的革命史可能将被时间遗忘。是啊,今天,那些当年意气风发的南下干部都已进入耄耋之年,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但我们没有理由忘记他们,而且我们也不可能忘记他们,“顾全大局、艰苦奋斗、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等“南下精神”的精髓亟待我们传承并发扬光大。“南下干部历史展馆”为张李庄这个美丽的滨河村庄注入了红色历史之魂,为人们了解“南下”和“南下干部”的历史及其丰功伟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至此,我不由得对姚寨乡的乡镇干部这种历史的责任感深感钦佩。
秋风起,竹叶萋萋。每一声似乎都在怀念过往,怀念曾经在远隔千山万水的地方“献了青春献终身”的好儿郎。
http://s4/mw690/001nF2vIzy75LlIiQ3963&690
http://s4/mw690/001nF2vIzy75LlIuldV23&690
http://s4/mw690/001nF2vIzy75LlIPrTZc3&690
http://s7/mw690/001nF2vIzy75LlIYKbkf6&690
走回村口,回望村庄,秋日明媚的阳光下,小河清流淙淙,碧波流转,河岸花草繁茂,翠柳依依。张李庄村就像一朵神奇的小花,摇曳在支漳河旁,点缀着邯郸大地。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感叹:这支漳水定是上天赐予张李庄的神水,才使得这里的人们不仅具有温雅善良的品格,还拥有奔腾不息的报国情怀;这张李庄,定是支漳河的好儿女,无私援助着远方,并建设着自己的家乡。
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