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一、活动要求
1、通过学习合作,增进学生间相互交流,以求共同发
展。
2、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认识邯郸,了解邯郸的历史,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学生自由结组确立专题;在组长带领下,小组成员既在分工又有合作,查阅资料,实在考查,对所研究的名胜古迹有所了解。
2、多媒体设备,录音机,磁盘,软盘。
三、活动形式
汇报展示、竞赛
四、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
同学们,在前段时间的研究活动中,我们对家乡的名胜古迹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调查工作,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材料,锻炼了我们的能力,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对家乡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请各分课题小组对前段活动成果进行一次系统的展示。希望同学们在踊跃参与活动的同时,虚心向他人学习特别要注意别人是通过什么途径,利用什么方法了解这些知识的。
现在,我宣布:研究古赵文化,了解邯郸历史汇报展示正式开始。
(二)活动展示
1、丛台
2、学步桥
3、回车巷
3、响堂寺
3、黄粱梦 课件
小结:刚才,各分课题小组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作了精彩的汇报,老师看后不由得要说:“所有课题小组的成员们,你们真了不起!”
(三)在研究过程中,大家对邯郸历史文化一定了解了很多,现在我们开展一次知识竞赛,看谁答得又快又准。
1、问答:
①邯郸一名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什么书籍?(春秋)
②邯郸作为战国时,赵国都城,历经几代国君?历时__年。(8年,158年)
③请举出“七贤祠“中任意三位贤人的名字。(程婴,李牧,赵奢,蔺相如等)
④学步桥名字源于哪个成语(邯郸学步)
⑤“将相和”中将和相分别指的是谁(廉颇、蔺相如)
1、判断
①石窟是古时一种就着山崖开 成的寺庙建筑,里面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壁画和石刻。
②邯郸历史上的辉煌是在春秋战国时代。
③“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毛遂自荐”等典故是构成古赵文化的主要内容。
④磁山文化遗址证明,早在7300多年前,邯郸就有了人类活动。
⑤黄粱美梦源于唐人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
2、成语接力。
请各课题组分别派出男女同学各一名,到黑板前,把他们分为男女两组进行成语接力,前边同学写完后将粉笔传给下一位继续传,直到老师喊停为止,哪组写的成语多,哪组为胜。
“好,倒计时5、4、3、2、1开始!”
“我们为他们加油!”
“停!”,现在我宣布获胜组:“男组!”
“我们知道,邯郸是成语典故之乡,我相信他们知道的成语还有很多很多,如果给他们时间的话,他们还会一直写下去,写下去……
大家对成语的浓厚兴趣,为我们下一阶段的专题研究为成语分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望大家热情参与,积极准备。”
五、总结:
除了以上名胜古迹,邯郸还有赵王城,赵王陵,插箭岭、邺城、磁州窑等,这些古迹构成了邯郸特有的赵文化体系,对赵文化感兴趣的游客可前去一览。
同学们,邯郸的昨天,邯郸的昨天,曾经人杰地灵,历尽沧桑;邯郸的今天,已经崛起复兴,华章连篇;邯郸的明天,将是前程似锦,分外辉煌!让我们为邯郸美好的明天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