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差异3:物称与人称
(2014-01-19 09:46:00)
标签:
翻译语言差异教育 |
分类: 教学 |
Impersonal vs Personal
英汉语言习惯的不同:
英语语言习惯:
在选择主语时,往往用不能主动发出动作或者无生命的事物作主语。这种句式一般带有拟人色彩,严密紧凑,言简意赅。这一倾向在书面语,尤其在新闻、科技论述、学术文献以及散文中较为明显。
汉语语言习惯
一、认识英语物称:
英译汉时常常要转换非人称主语为人称主语或其他主语,采用一些其他技巧。
1) Words fail me!
2)What has happened to you?
你出什么事了?
3)An idea suddenly struck me.
我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
4) A great elation overcame them.
他们欣喜若狂!
5) A must for all visitors to Detroit is a visit to an automobile factory.
凡是到底特律来的客人,一定会去参观汽车工厂。
(一)英语物称的表现形式:
英语的物称主要表现在主语的选择及相关句型上。主语为无灵主语(inanimate subject),即无生命的事物。或用句型It is my hope that……而不直接用I hope that;用there be 句型等。
其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1、 使用无灵主语(inanimate subject )
抽象名词或无生命的事物作主语, 使用本来表示人的动作或行为的动词作谓语。抽象概念、心理感觉、事物名称或时间地点等
翻译的时候,往往把处于宾语位置的名词或代词译成主语。
1)Excitement
deprived me of all power of utterance.
2)Her doubts and terrors reached their paroxysm.
他突然又怀疑又惧怕,一时不能自持。
3)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
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一点儿脚步声也没有。
4)My good fortune has sent you to me, and we will never part.
我很幸运,能够得到你,让我们永不分离吧。
英语中的无灵主语若是表示时间、范围和地点的名词,常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所,英译汉时可译为时间、地点状语或者介词短语。
1)The year 1959 saw the first appearance of a real flying ship in the world.
1959年, 世界上首次出现了一艘真正会飞的船。
2)Dusk found the little girl crying in the street.
黄昏时分,人们发现这个小女孩在街上哭泣。
3)The city witnessed the outbreak of the slaughter.
大屠杀是在这个城市发生的。
3)Investigation led us to the foregoing conclusion.
经过调查,我们得出了上述的结论。
英语中的无灵主语若是表示外因或工具的词,英译汉时可译为表示原因或者方式的状语。
Urgent business prevented me from calling on you.
(因为)我有急事,未能拜访您。
2)The explosion of births has made this country poorer and poorer.
由于出生率激增,这个国家越来越贫穷。
2、用非人称代词it 作主语。
1)用作先行词代替真正的主语或宾语。
a)It
never occurred to me that she was so
我从来没想过她会这么不老实。
b)It dawned on me that the following day would be his birthday.
我突然想到明天是他的生日。
2)用作强调词,引导所要强调的成分,也是一种形式主语。
It is in the hour of trial that a man finds his true profession.
人总是在面临考验的关头,才发现自己的专长。
3)用作虚意词,代替的主语是难以言明的现象或者情形,如用以表示自然现象、时间、空间、距离以及惯用语中。
只要走半个钟头就可以到轮渡。
4)用来表示一种笼统的情况。
It must be the boys coming back.
一定是小伙子们回来了。
3. 使用存在句
1)there be 句型。
There being nothing else to do ,we went home.
没有其他事可做, 我们就回家了。
2)there + 某些不及物动词(exist, remain, occur, appear,stand,lie等)的存在句。
There seems to be something wrong here.
这儿好像有点不大对劲。
4. 使用被动式
英语的被动式,尤其是用it作为主语的非人称被动式(impersonal passive), 如 it is believed, it is felt, it is thought 等,往往不说出施动者(doer 或 agent)。这是为了让所叙述的事实或观点以客观(objective)、间接(indirect)和婉转(roundabout)的方式表达出来
New high-tech achievements have been applied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高新科技的成果已应用于农业生产。
总结:
英语用抽象名词或无生命的事物名称作主语,同时又使用本来表示人的动作或行为的动词作谓语,因而这种句式往往带有拟人化的修辞色彩,语气含蓄,令人回味,反映了英美国家的幽默感。
二、汉语常用人称
汉语虽然也有用拟人法来描述抽象的概念或无生命的事物,如“什么风把你吹来了?”,“爱情把我们的心连在一起”,“高山低头,河水让路”,但这种表达法比较常见于形象的比喻或轻松的文体,无论从使用的语境或出现的频率来看,都远不及英语。
汉译英时要常常意识到使用非人称主语。 汉语主谓句中的主语基本上都是由人来担当的。英语大量使用非人称主语,令表达简洁自如,形象生动,变化灵活。
汉语“人称”的表现形式:
1.使用有灵主语
汉语中的人称倾向主要表现在用有灵主语(animate subject)和有灵动词(animate verb)。主语通常指人和社会团体的名称,位于动词也常用说明人和社会团体的动词。英译汉时,由有灵主语转为无灵主语,即“物称” 代替“人称”。
1)一看到那棵大树,我便想起了童年的情景。
The sight of the big tree always reminds me of my childhood.
2)发怒之后,我不难过,也不后悔。
Neither sorrow nor regret followed my passionate outburst.
3)我们没有听到任何声音。
Not a sound reached our ears.
4)他开始变得惊恐万分。
2. 使用泛称
汉语的句子无法确定人称时,就采用“有人”“人们”“大家”“人家”等泛称。
汉译英时,可采用“it is +过去分词” 或者“被动语态”。
1)众所周知,中国人四千年前就发明了指南针。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Chinese invented the compass four thousand years ago.
3. 汉语常常采用无主句(subjectless sentence)、主语省略句(subject-omitted sentence)、祈使句或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passive with no grammatical marks)。汉译英时,需增补非人称主语或者被动式。
1)发现了错误,一定要改正。
Wrongs must be righted when they are discovered.
2)看树看果实,看人看作为。
A tree is known by its fruit, and a man is known by his d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