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清楚自己在击球箱中的站的位置,如果你站的位置与本垒板较远那么通常投手会给你外角球,因为球离你身体较远使你发力分散并打不远。如果你离本垒板较近,那么投手通常愿意给你内角,因为球离身体过近使你击球时间必须提前所以也很容易造成界外球。
高水平的球员这么站位是根据自己的伸踏情况来决定的,这个以后再分析。初学棒球的学员我建议最好平行站位并离击球箱内线离开10-15公分的位置,这个站位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倾向性,也可以解释为打击比较全面的站位。
下面再说说打击内角球的技术动作,首先判断出内角球的时候最先动的是哪个部位?一般初学的队员都会说是肩、手、或腰的都有,其实不然,最先发力的是伸踏腿的前脚掌内侧。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开始,由此依次动作是伸踏腿蹬直,后腿膝盖迅速内扣,两腿的力量是相对发力,让下盘像钉子一样扎在地上。同时转腰并上前手,后手由贴近身体内侧向前并向外推发力。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动作,棒子头所划出的轨迹是由近向远划出的一个大弧,而很多新手所划出的弧线是反过来由外向里做出来的,这样有几个缺点,命中率低、击成界外球的机率大、容易打在棒子根部、球蹭棒后容易击中自己的伸踏脚(低球)也容易击中自己的面部(高球)。所以棒子轨迹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就要从手的位置说起,第一是前手拉的动作,在手的位置过身体中心点后,后手的发力才能充分的推上并辅助前手做“切”和“抽”的动作,关键是击球点一定要往前放,也就是要打出你的正方向位置的球。
击出的球如果没有打到正方向说明你的后手上的过慢,球的旋转有外旋的可能,而且没有球速。
击出的球打到正方向但在空中拐弯并划到界外,说明后手推的力量过大,棒子轨迹走的是由外向里的大弧,击出的球带有内旋,所以很容易造成界外本垒打。
击出的球打到正方向且飞行中球向前并向上钻,击出很远,说明你的双手配合的非常完美,发力合理,球转的很正,棒子轨迹是由贴近身体开始的由近至远的大弧,所以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同时要注意后手的肘部要紧贴在身体上,如果后肘离身体远了,棒子走的弧线就是大弧了。相对于外角球来说腰要提前打开。
图1
顺便上一些片子,来跟大家分析。图1为天使队的第一棒在2002年对巨人的总冠军比赛中击出的3分本垒打,其实他的本垒打并不多,但这次打击的动作几乎没挑,所以很轻松的打出去,可以说这一击改变了天使的命运。
首先打击点十分靠前,腿部没有放松像钉子一样,腰肩打开的充分,后手紧贴身体,球是切出去的而不是兜出去的。
正确的内角球打击动作2
正确的内角球打击动作3
正确的内角球打击动作4
正确的内角球打击动作5
下面发些错误的内角球打击动作图片并做图解
不好的打击动作1,虽然看到他击中棒子的部位还可以,但发力不充分,后手上的晚,击球时间迟,所以不会是很深远的球。
不好的打击动作2,打开过早,击球点太靠前,很有可能造成界外球。
不好的打击动作4,转体过快,手没上来,从肩的位置看拉的动作过大,而后手推的动作过晚。
加载中,请稍候......